「晉江經驗」的普遍意義

最近一段時間,《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廣播總檯等國內主要媒體連續刊播有關“晉江經驗”的報道與評論,引起人們的極大關注。

其實,早在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初期,晉江市(當時為晉江縣)就因敢為天下先、銳意進取、經濟上嶄露頭角,聞名於全國。諸如“鄉鎮企業一枝花”、福建首個億元鎮的故事,就在這裡演繹。令人讚歎的是,經歷了30多個春秋的風風雨雨,富有“愛拼才會贏”傳統的晉江,依然走在全國的前列,成為全國縣域經濟發展的標杆,經濟實力穩居“福建第一”和“全國十強”。

為什麼晉江能創造這樣的奇蹟?細讀新聞報道和評論,不難看到,原因就在於晉江市堅決按照習近平同志2002年考察晉江時所總結的“晉江經驗”,做到了“六個始終堅持”“正確處理好五個關係”。

所謂“六個始終堅持”,概括起來就一句話,即始終堅持改革開放的大方向。這句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君不見,有些地方,初時靠改革開放起家,取得了顯著成績,聲名鵲起。可是後來碰到困難、挫折,就猶疑起來,放慢了腳步,最終銷聲匿跡。晉江不一樣,無論前進道路上遇到了多大的艱難險阻,都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即便是發生轟動全國的“晉江假藥案”,也沒能把它擊倒。這裡的幹部群眾,吃一塹長一智,以超前的眼光,提出“質量立市”和“品牌立市”的戰略,在追求市場做大的同時,大力整合“小、散、亂、雜”的草根業態,堅持質量做好、企業做強、品牌打響,從而讓晉江的產品重新在全國樹立良好的聲譽,得到市場認可。

所謂“正確處理好五個關係”,即處理好有形通道和無形通道的關係,處理好發展中小企業和大企業之間的關係,處理好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傳統產業的關係,處理好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關係,處理好發展市場經濟與建設新型服務型政府之間的關係。這當中,處理好發展市場經濟與建設新型服務型政府之間的關係無疑最為重要。但就是這個關係,處理起來並不容易。往往是,要麼管了不該管的事——“越位”;要麼放棄管理——“缺位”“虛位”“不到位”,從而影響了其他關係的處理,進而阻礙經濟的發展。晉江的情況不一樣。長期以來,這裡始終堅持政府對市場經濟發展的引導,並及時從以管理為主轉變為以服務為主,做到既不“越位”,又不“缺位”“虛位”或“不到位”。政府通過積極引導、優質服務和有效管理,不僅履行了經濟工作的領導責任,也有力提升了自身的工作能力與水平。

“晉江經驗”造就了“晉江奇蹟”。如今,有關它的新聞已經傳遍大江南北,為國人所矚目。然而,“晉江經驗”的意義遠不止於對晉江而言。事實充分證明,以“六個始終堅持”“正確處理好五個關係”為核心內涵的“晉江經驗”,高瞻遠矚,對全國的改革開放都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

經驗,也非用於擺設,更不可將它束之高閣 ,而應得到積極推廣。

晉江,是中國的晉江,是福建的晉江。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福建各地最應該學習也最能夠學習好“晉江經驗”。只要認真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真正做到“六個始終堅持”“正確處理好五個關係”,福建改革開放的步伐必將大大加速,走在全國的最前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