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平台相继“跑路”“炸雷”,请带好这根避雷针

理财平台相继“跑路”“炸雷”,请带好这根避雷针

面对市场上良莠不齐的金融产品,你会做出如何选择?

是选择高收益,高风险?

还是低收益,低风险的?或是两者都不选?

01

识别误区

首先,提示一下投资者的常见误区:

  1. 过度依赖背景
  2. 如果宣传国资背景,您就需要考虑一个问题,国家会随便把钱给一个看起来你都能超越他的人去管理吗?甚至都会怀疑,国家的眼光比你还差。
  3. 如果是上市公司,你就得考量一下,一个上市公司,为什么不好好的做好本业,去搞一个募资平台,那么募资走向会不会是流到本公司去了,如果是流到上市公司,那么这显然不是p2p啊,记住p2p是个人对个人的借贷。
  4. 过度追求大的平台
  5. 什么叫做大的平台?如果不符合逻辑的,大平台我们也要怀疑,交易量再大都不行。我们只能选择真实的交易,真实的资产,定价合理的资产。
  6. 广告效应
  7. 广告应该是一个企业文化宣传的渠道,告诉你企业的理念及愿景,而不是通过广告告诉你谁买了他们的产品收益有多高;金融产品是不能直接宣传收益的,私募类产品宣传渠道是要受到严格要求的(没有了监管吗)

02

如何识别

(一)人因

  1. 如果销售人员连最起码的金融逻辑都没有,那么你就要小心了。
  2. 金融产品的逻辑讲解不清,只讲收益,自己都搞不清楚(销售道德风险)。
  3. 从业人员如果是靠诽谤对手去做生意,那么你需要小心了,你愿意把钱交给一个职业道德有待考量的人为你管理吗?

(二)价格因

金融资产和市场的”苹果“定价原理是一样的,每一种资产都是有价格的,超出价格只有两种原因:创新、违法。而实际上金融产品只要资产类别不变基本没有所谓的创新。

如果定价年化收益15%以上的固定收益高流动性,其产品的合法合规性就有待于考量,爆雷实属正常现象。明明知道是信贷资产、融资资产,怎么就可以拿到那么高的收益呢?

那接下来举一个最近频频暴雷的p2p案例。

p2p实际上就是个人对个人借贷的一个关系,它本来的样子应该是这样的:

理财平台相继“跑路”“炸雷”,请带好这根避雷针

问题的平台是这样的:

理财平台相继“跑路”“炸雷”,请带好这根避雷针

往往问题平台都是在存管账户上做文章。

存管账户是指由银行管理资金,平台管理交易,做到资金与交易的分离,使得平台无法直接接触资金,避免客户资金被直接挪用。

03

总结一下

(1)产品架构是否清晰?不管谁去做这件事情,资金流向搞清楚再做决定。

(2)资金用途是否合理?按照p2p的定义,是个人对个人,那么个人用款会一下子用到上百万上千万嘛(还不用抵押)?因此要分清真伪p2p。

(3)资产定价是否合理?信用贷年化收益10%并不奇怪,但是没有时间限制,没有投资限额,每天都可以赎回年化给到10%就很奇怪了。我们都知道,流动性是靠高收益换来的,所以高流动性高收益的固定类产品不存在!

最后的最后,对于爆雷这件事情不要过度紧张,因为行业在没有行业监管准则之前都会经历野蛮生长,野蛮增长之后必然历经几次洗牌,原来信托公司竟然有1000多家,而现在存活的也只有68家。

而现在市场上呢,p2p公司准入门槛比较低,而行业监管文件也出来比较晚,不排除p2p行业最终留下来也只有几十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