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一世的秦王朝,爲何一統天下後只維持了十五年,二世而亡?

秦“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於宇內”,短短十年時間,橫掃六國,一統天下!這麼不可一世的秦王朝,為什麼在統一全國後,僅僅維持了十五年國祚,二世而亡呢?無痕結合所學,覺得秦朝之所以滅亡如此迅速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不可一世的秦王朝,為何一統天下後只維持了十五年,二世而亡?

首先,秦法過於嚴厲。秦朝是很多人公認的中國封建時代最法制的時代,甚至有人認為比近代還要法制。幾乎真的做到了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例如秦孝公之子嬴駟犯了錯,商鞅罰不了公子,也要把他師傅的鼻子割了,以示懲罰。秦朝滅亡,很多人說是因為秦法暴戾,民不聊生所致。秦法即商鞅之法,讓秦國鶴立雞群,短短數年一躍成為獨立抗衡六國的強國,所有人都感受到了變法的好處。但是,商鞅之法只是使秦國迅速崛起的強國之法,卻不是天下統一後的治國之道。秦法在一定程度上過於嚴厲,造成民眾畏懼秦法。社會看似治安很好,但是過於恐怖的法制過猶不及,老百姓終日戰戰兢兢,朝不保夕,沒有安全感和歸宿感,壓抑到一定程度,必然會反彈、爆發;

不可一世的秦王朝,為何一統天下後只維持了十五年,二世而亡?

其次,始皇的“暴政”與二世的昏庸。說始皇的“暴政”,也許有很多人並不認同,但是始皇在民力的徵用上確實存在著使用不當,徭役與賦稅過重讓下層民眾苦不堪言,對於民眾的不同意見,始皇也是簡單粗暴的高壓政策,焚書坑儒!不聽話就去死。長期高強度的作業,卻得不到有效補充,人民最終不堪重負,鋌而走險,致使一個夢想千秋萬代的帝國,二世終結,也情有可原。

不過始皇在位時,對於政事還是很用心的,他也許是暴君,但始皇絕不是昏君,因而始皇在位時,百姓雖苦,但還不至於沒有活路。秦二世就不同了,他的昏庸是有目共睹的,至少正史上是這樣記載的。詐殺復甦和蒙恬,自毀臂膀,縱容趙高做大,指鹿為馬,昏庸無能。可以說上不能制群臣,下不能駕馭趙高,朝政混亂,國家迅速衰落;

不可一世的秦王朝,為何一統天下後只維持了十五年,二世而亡?

第三,六國雖滅,人心不服,六國舊貴族復國之心不死。秦朝的統一雖說是奮六世之餘烈,經過了幾十年的戰爭,幾代人的努力。但是最後的統一,卻是很快的,六國的殘餘勢力在短短的十年中就迅速滅亡了。秦朝將秦法與秦國的制度快速推行到六國。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同時也廢除了六國的分封貴族,將新的社會秩序迅速推廣到六國,這就造成了六國的舊貴族和民眾人心不服。被六國稱之為虎狼之師的暴秦卻一反常態對六國的舊貴族沒有斬盡殺絕,也給秦朝埋下了禍根。他們都在等著機遇,只要秦朝自己出現了問題,馬上就會揭竿而起。所以陳勝吳廣起義後,六國迅速復國。正所謂“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

不可一世的秦王朝,為何一統天下後只維持了十五年,二世而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