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年,我为什么始终忘不了她?

这么多年,我为什么始终忘不了她?

这么多年,我为什么始终忘不了她?‖老家许昌

文‖白新峰

【题记】

岁月让我忘掉了很多事情,可我始终没有忘记她。

小时候,我在她身边穿来穿去,她晃动着自己浓绿的衣衫,回应着我纯净无瑕的笑声。

我就在她的目光中一点点长大,她却在我不知道的某一天突然消失了。

——我在村里很难再见到她了。

居住的小城,盛夏总是烈日当空,风儿不知躲在哪里贪玩,雨水也躲在家里很少出门,整天热得让人难受。每当汗流浃背,便想起凉爽的故乡来。

故乡夏季有干净清凉的小院,有阴凉通透的瓦房,有拂身生凉的清风,尤其是遮天蔽日的槐树林。

夏夜,邻居们聚拢在我家门前的一棵老槐树下乘凉聊天。三皇五帝、东周列国、时事政治都成了人们聊天的话题。老槐树倾泻一地的清凉,拂去人们劳作一天的燥热和疲倦。

清风送来了舒爽和花草的清香。月亮爬上了树梢,将她清亮的光华投向人间,顿时大地明亮起来了。

老槐树下,一地斑驳的亮斑,形状自然天成,难以摹画。老槐树下,不时传出一阵爽朗的笑声……

这么多年,我为什么始终忘不了她?

槐花飘香的时候,故乡又迎来了古庙会。村里要唱上三天三夜的大戏,十里八村的乡亲们都来看戏。

村里商贩云集;卖各色布匹的、卖好看衣服的,卖好玩玩意儿的、卖各种小吃的、卖农具、家什的各自摆开阵势叫卖。街道上人来人往,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牲口市往往设在村外,猪牛羊和马匹都有,各种叫声混杂在一起,十分热闹。

戏台搭在村里空旷处,一通锣鼓声后,大戏拉开了帷幕。乡亲们坐在一起津津有味地看戏,享受着古老戏曲带来的舒适,空气里飘散着槐花的清香……

弹指间,几十年的时光已如流水东逝了。长大的鸟儿翅膀一振飞离了鸟巢,随着翅膀扇动,飞得越来越远,飞回鸟巢的次数越来越少,但对故乡的牵挂却越来越多。

我经常梦到老屋门前的那棵老槐树。在梦中,透过槐树的月光洒了我一身;用槐树叶吹出的口哨声呜呜在耳旁回响;一串串碎玉似的槐花散发着清香包围着我……

这么多年,我为什么始终忘不了她?

今年故乡的古庙会到了,我和妻领着孩子回去。走在乡间的路上,感觉有些异样。

快走到村庄的时候,我想起了什么,鼻子嗅了嗅,竟闻不到一丝清香,四下张望,满眼都是杨树林,那珍藏在心里多少年美好的感觉一下子走失了!

回到家里,吃过午饭。我问母亲:“村里咋见不到槐树?”

“大家嫌槐树长得慢,都改种杨树了。”母亲叹息着说:“槐花都吃不上啦——”

我默然了,走出家门,默默地走着。村庄里传来了锣鼓声,下午的社戏要开始了。我走在村头的一片杨树林里,树干很高树荫却很少,因此并不阴凉。我茫然地走着,走着……

突然,一缕幽微的清香钻入鼻子。它非常淡,淡到几乎没有,但这缕清香太熟悉了,正是梦中的香味。我循香觅踪,终于在儿时经常玩耍的荒沟边找到一棵——我梦中的槐树。

她长在陡峭的深沟半坡上,身子虬龙一般扭曲着躲过头顶的大杨树伸向天空,龙爪一样的根须裸露在外,还有火烧的痕迹。狂风、暴雨、野火、贫瘠的土地和陡峭的地势都没能让她屈服。

这么多年,我为什么始终忘不了她?

她顽强地昂起头来,平静地面对头顶杨树轻蔑的眼神和高高在上的重压。她的叶子青翠欲滴,生机盎然。一串串白玉般的花朵挂满了一树,在青翠叶子的掩映下愈发洁白飘逸。

一朵朵洁白的花朵好像一个小小的风铃。清风一来,满树的风铃便摇摆起来,弹奏着春天之歌。袅袅的清香从“风铃”里溢出,为村子里辛勤劳作的人们带来一阵阵清香和一丝丝慰藉……

“爸爸!”一个清脆的童声突然响起来,打断了我的沉思。我一回头,妻领着儿子已来到我面前。

“儿子要找你!”妻微微一笑。

“爸爸!我要一串。”儿子用力地拉着我的手向上蹦着。

“好!爸爸给你摘!”我突然高兴起来,踮起脚尖,猛地一伸手抓住了一串,掐断它的茎条,递给了儿子。

“闻闻,香不?”

儿子用力地嗅着:“香,真香!”

儿子边跳边问:“妈妈!它能吃吗?”

“能……可好吃了!”妻抚摸着孩子的头,欣喜地看着儿子。

这么多年,我为什么始终忘不了她?

儿子把一串花塞入嘴里大嚼起来。“好吃吗?”妻笑嘻嘻地问。

“可香啦!我还要吃!”儿子兴奋地大声嚷嚷。

“好的。”我又向上猛地一窜抓住了一大串高兴地递给儿子。

“它是啥树?”儿子边吃边问。

“槐树。”我拉起儿子的手认真地对他说。

“咱家也种一棵吧!”儿子仰起脸天真地笑着。

“老家的槐树结的槐花吃着才香甜!”我认真地对孩子说。

“明年——我还要回来——吃槐花!”儿子大声说。

“好——好——”我应答道。那一刻,我的眼眶里满是泪花,鼻子有点酸……

风中传来唱戏的声音,听起来十分醇厚悠长。“走!看戏去!”我们向戏台走去……

这么多年,我为什么始终忘不了她?

(文图无关。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摄影者或原制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作者简介】白新峰,男,建安区作协会员,许昌市诗词学会会员。热爱写作,曾在报刊、杂志发表散文、诗歌多篇,现就职于许昌市建安区职业中专。

爱许昌老家,看“老家许昌”。 老家许昌,情怀、温度、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