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古建筑会说话:有“小天安门”之称的宜宾古建筑——大观楼


有“万里长江第一城”美称的宜宾市,有一座精美典雅,巍峨雄壮的古建筑——大观楼。据宜宾文史工作者考证,在清嘉庆宜宾县志中记载:宜宾大观楼始建于明嘉靖年间,距今约500年历史。明朝末年,谯楼毁予兵火,清康熙年间,知府张利宾重修,至乾隆甲申年间又遭火焚。次年,知府托隆再建,因其面临滇池,远望西山,尽揽湖光山色而定名为大观楼。

大观搂,又名谯楼(古时筑于城门上用以燎望的楼),因为形似北京的天安门,在当地有“小天安门”之称。大观楼位于宜宾市翠屏区西街口,是宜宾市的标志性建筑。2013年5月,大观楼成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对于这个“国保级”称谓,大观楼当之无愧。大观楼高28米,长31.6米,宽20,4米,呈长方形。登楼眺望,远山如画,双江若带,令人心旷神怡,由此得“大观”二字名之。

大观楼四楼东檐端有一块“大观楼”牌匾。关于这三个字的来历,有个传说,说是这三个字当时乾隆年间知府托隆的幕僚冀宣明所写。冀宣明先写了“大”和“楼”,最后才写“观”字。在写“观”时,手腕无力,遂用脚尖踢了一下笔托,结果用力过猛,墨汁溅到知府托隆身上,托隆很不高兴。幸好冀宣明机智过人,直接在题款上落下知府托隆的大名:长白托隆题。托隆转怒为喜,后来大观楼声名远扬,于是托隆举荐冀宣明为官。


解放前,大观楼年久失修,楼台窗棂残破不全,栋梁檐檐腐蚀,楼下通道成了乞丐楼息之地,楼上则为观火报警和关押“壮丁”之所,整座搂宇萧瑟凄凉。解放后,人民政府多次拨款修葺大观楼,使之焕然一新,比以前更加雄伟壮观。

由于长期的雨水冲淋使大观楼的二三重檐部分椽子已朽,尤其是三重檐更为严重,有的地方已经承受不起瓦的重量,导致大观楼部分坍塌。2003年——2006年宜宾市作了大量维修工作。游人既可到楼内图书馆看书,又可登楼欣赏古建筑的精湛艺术。凭窗一览古城风貌(该楼以封闭,无法入内参观)。在大观楼后往西街方向,至西城角街为止,这一块地盘旧称为"府堂坝",说明以前宜宾的县府就在此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