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仁醫生:讓體制內醫生通過多點執業產生增值

杏仁醫生:讓體制內醫生通過多點執業產生增值

杏仁醫生創始人馬丁在做“新診所模式創新--醫生共創合夥人制診所”演講

會議:2018基層醫療創新實踐峰會

地點:浙江杭州華盛達雷迪森廣場酒店

分享人:杏仁醫生創始人馬丁

杏仁醫生是全國最大的醫生多點執業、自由執業平臺。杏仁醫生創始人馬丁曾是一名聯合國維和部隊軍醫,也曾任職於西門子醫療信息服務業務發展總經理、和睦家醫院總經理。

他所創立的杏仁醫生,2015年獲得2億元融資,此輪融資成就了移動醫療項目B輪最大融資額。

杏仁醫生去年年底開業以來,已經完成了手術1531起。杏仁醫生平臺已收穫的實名認證醫生有43萬名,覆蓋全國23869家醫療機構,醫生數量和醫療機構的規模相當於歐洲最大的國家。

醫生自由執業的價值和未來在何方,杏仁醫生創始人在2018基層醫療創新實踐峰會新型診所論壇中做了分享。

動脈網對馬丁的精彩觀點進行了整理主要分為四部分:

一、未來醫療的核心在於醫生力量

二、醫生多點執業是醫療體系中的合理佈局

三、醫生共創合夥人診所模式,共擔風險,共享利益

四、醫生執業平臺商業模式成功三大要素

· 1、 門診投資:與醫生利益保持一致的投資模式

· 2、 診所運營:老百姓也能支付的高品質醫療

· 3、門診業務:打造能提供閉環服務的平臺型診所

未來醫療的核心在於醫生力量

醫療服務裡面主要有三個角色:政府、醫生、門診和醫院。

在公立體系裡面,這是一體化的機構,叫公立醫院,在非公立體系裡面,這三個角色是分開的,政府是主導者,醫生是臨床服務者,診所和醫院本來就是一個平臺。最終誰會解決患者的問題?是媒體嗎?不是,是政府嗎?也不是,是門診嗎?也不是,是醫生。

整個醫療行業最核心的就是醫生,所以如果我們考慮非公立體系裡面怎麼談醫療,怎麼落地新型醫療的模式?我們要首先考慮一下怎麼去提升醫生的價值,解決醫生的問題。通過這個方式,我們也許能更好地解決患者的問題。

只有醫生能夠受人尊敬,醫生能在家庭和工作之間得到良性的平衡,醫生才能更好地服務患者。這也是行業的需求,我們杏仁醫生從2016年開始佈局醫生的線下工作室,發佈杏仁醫生,我們受到了醫生們很大的歡迎和積極的反饋。

醫生多點執業是醫療體系中的合理佈局

醫療發現醫生的價值,這也肯定是未來醫療的發展趨勢。這種趨勢體現在幾個地方。一是多點執業也是國家政策主導的方向。

新型醫療作為公立醫院的補充,公立醫院的體系是一體化的機構,醫院提供硬件,醫院買單,但是看病的流程是政府下的規定,這是權力醫療,是提供基本醫療保障。這就造成了在有限的資源裡需要去解決大量的需求。

而在非公立的體系裡,離開了政府的扶持,無論是什麼醫療機構都需要落地自己的模式。

杏仁醫生就是圍繞醫生群體。在多點執業這一塊,我們發現政府有120多個政策出臺了關於多點執業的政策。所以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佈局,而政府處於主導的佈局,醫生可以發展自己的多點執業。

其次從醫生的需求出發,我們也可以看到多點執業和自由執業的未來。從現行的醫療體系來看,醫生自由執業,五天在自己的診所裡面看工作,不現實。沒有一個醫生有五天的病人量,也沒有落地的付費機制,除非你的自我品牌、運營能力非常強,有自己的患者來源。

但是,多點執業,我在三天內、四天左右,在公立醫院裡面工作,我在自己的工作室有一天,而在這一天的收入是前四天的三倍,這就是多點執業的意義,這就是今天的機會。

我最好的一個朋友,是血管外科的主任,在澳大利亞,他在體制內的工資是五百澳幣一天,他在體制外,每週一天半的時間,一年賺了近一千萬人民幣。為什麼在體制內留下?因為他真的喜歡為人民服務。醫生在醫院工作,並不完全是為了錢,但是這樣的佈局是合理的佈局,給你機會去補充你的收入。而這樣的方法,可以保護醫生更好地留在體制內,這是非常好的一點。

杏仁醫生最大的特點是能夠給醫生提供完整的平臺,診前、診中、診後到預約、檢驗檢查、開刀、開藥、隨訪、用藥,我一切都能提供給醫生。

很多醫生有開藥的平臺,就是解決商業流程的問題。其實我是一個醫生,我的職業其實跟木工一樣,你給我一個螺絲刀,但是你不給我電轉,我也完成不了工作。

作為一個醫生,你就給我一個開藥的工具,這不叫職業平臺,這叫門診。所以我們集成的供應鏈不光中醫藥、基因檢測,我也能夠幫到醫生完成他的工作。

醫生共創合夥人診所模式,共擔風險,共享利益

杏仁醫生定位於服務醫生,提供醫生完整的個人執業平臺。2014年我們第一家推出醫生的SAS/CRM工作室平臺,那時候很多人還在提供掛號、門診、社交等平臺,有43萬實名制醫生。

2016首創WeWork共享門診。Wework工作模式"指,由杏仁醫生負責尋找場地、設計裝修、購買設備、申請執照、招聘工作人員等繁雜的工作,完成建設一家標準門診的所有各項工作,並進行維護和管理,醫生直接來多點執業,並就醫療執業收入與杏仁進行分成的運營模式。

2017年我們去了上海、廣州、成都、深圳,聯合醫生一起開了4家綜合門診。可以說杏仁這一塊做的主要是多點執業的醫生平臺,第二個是藍海的醫療服務的市場。陸續展開的綜合門診中,杏仁醫生引入了"醫生合夥人"的概念。

合夥人的方式是由杏仁和醫生合夥人共同出資、合夥經營、共享收益、共擔風險。

從商業模式上看單個醫生出來開自己的診所,很難做下來,因為成本都是個人承擔。你們都不知道我們有多少個醫生,自己嘗試開診所,獲客量不多。而從第一天入駐我們之後,就賺到錢。

共享空間,不同時段,診室屬於不同醫生,隨用隨走,提升多點執業醫生效率。降低成本,降低門診運營和投資成本,最大化醫生及醫生集團的收益。個性配置,為醫生打造個性化的行醫體驗,合作愉快。

為什麼這樣的模式能成功?它有三個主要的特點:第一,門診投資模式;第二,門診運營模式;第三,門診業務模式。

門診投資:與醫生利益保持一致的投資模式

我們能為醫生提供完整、高標準的醫療設備。杏仁醫生的設備都是國內領先的設備。實際上公立醫院的設備都是最好的。

但是我們共享醫療的設備可以買國產的,也可以買進口,我不會拒絕任何醫生的需求,但是大家都有腦子的,如果你用進口的,你的成本分攤掉多少錢,如果你用國產的,你的成本分攤又是多少錢?就這麼簡單。你會發現利益一致了,醫生的態度馬上也變了。

這是診所內部資金的投資邏輯,在對外吸引融資上,杏仁醫生的諧音"信任醫生"就是我們的秘訣。

我們在2017年3月份上線的門診合夥人招募活動,上線30天,募資到了1596萬元,來自257個合夥人醫生。為什麼會募集到這麼多資金?就是把平臺利益給醫生,醫生是把錢給我。你們從來沒有聽說過醫生把自己的錢拿出來給平臺,這是醫生相信我們。

診所運營:老百姓也能支付的高品質醫療

第二診所的運營。我們最大的特點:杏仁醫生是大眾的定位,但是我們一樣提供高端診所的裝修和環境。在醫生資質上,杏仁醫生的醫生都是在職的三家醫院的專家,而不是離職的應聘過來。

杏仁醫生的定位是醫生的多點執業。所有的費用,除了醫生自己的掛號費以外,跟三甲醫院一模一樣。

你的運營模式不僅僅是IT系統、HIS系統。軟件解決不了任何問題,你必須要運用管理的思維。所以我們從硬件到管理模式,到IT,所有的模式我認為都很重要。管理模式和思路,都要系統化。

很多同行在這兩天都轉型開診所,杏仁開診所之前就有三年的線上運營基礎,我們沒有轉型,三年前線上是輕門診,如今我們是業務延伸到線下。從第一天開始杏仁的方向就是不變的,之前是醫生服務在線上,而現在延伸服務到線下。

門診業務:打造能提供閉環服務的平臺型診所

門診業務閉環:中國最大的醫生業務經營平臺。我今天提供新型醫療的第二個方面,我們的模式是什麼?傳統門診可能是有五個醫生,業務目標是有一千個病人。而杏仁門診可能有兩百個醫生,每個醫生五個病人,同樣是一千個病人,商業價值是相同的。

所以我們開每一個診所之前,前提是什麼?我們有足夠的醫生數量在每一個城市。門診業務基礎是龐大的醫生流量,每一個城市都有我們龐大的醫生數量,這是護城河,很難模仿和超越。

杏仁門診的2.0模式,服務閉環再一次延伸,日間手術中心可以病人開刀,後續的隨訪和用藥,全部在平臺完成。開刀之前,術前的檢驗檢查三天就完成了,開完刀回家,後續的服務全在平臺上服務。而我們的價格跟醫院一樣,甚至是更低的價格。

HIS系統。我認為這是一個基礎的工作。平臺跟很多城市簽訂了醫生,其實醫生更多的定位是服務好病人,臨床知識、臨床學習和科研那塊,而不是想患者要付多少錢、藥品應該要多少錢。這是杏仁幫醫生解決的問題。

你去杏仁的手術室,每個手術室的紗布、剪刀都是一模一樣的,管理非常重要,我認為這是行業最大的挑戰,能否保證這樣的質量水平?我認為挺難的。你看一些老品牌的門診,你會發現每一個店都不一樣,每一個管理模式、採購流程都不一樣。

我們去年年底才開業,到今天為止收支平衡,在平臺上完成了1531臺手術。

互聯網行業有很多也是虛假的,但是我們開始走到線下,真正服務好病人。我們覺得走到線下之後,能很好的區分"做事的團隊"和"會講話的團隊",這是嚴肅醫療必須要解決的。

按照杏仁這樣的模式,可以說醫生的定位就很清晰:治好他的病人,杏仁醫生幫助醫生經營業務、管理他的團隊,希望與醫生一起,改變醫療未來。謝謝各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