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節魚復街道:從「荒地」變都市,看魚復如何華麗蝶變!

曾經的奉節三馬山到處一片荒涼,被稱之為“屙屎不生蛆”的地方。隨著三峽移民搬遷,老縣城西移擴張,以及近年來縣城東出口通道的打通,棚戶區的改造,奉節魚復街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街道幹群風雨兼程,上下齊心,搶抓機遇,埋頭苦幹,最終成就“魚復佳話”,一個“商旅之都·宜居之城”逐步形成。今天,“走進魚復”,將帶你讀懂魚復,瞭解魚復。

奉節魚復街道:從“荒地”變都市,看魚復如何華麗蝶變!

(何川 攝)

魚復街道位於奉節縣城中心區域,2014年4月30日成立,坐落在風景秀麗的長江之濱。東起梅溪河大橋西橋頭,南臨長江,西至李家溝海城大道,北與蓮花池、天鵝湖景區接壤。幅員面積14 平方公里,人口8萬人。

“這裡曾是一個七溝八梁,土地十分貧脊的地方!”移民搬遷前,三馬山到處一片荒涼,土地貧瘠,植被包圍著民宅長滿雜草,唯一的通道還是一條泥濘道路,沒有一處溫暖的景象。

隨著三峽移民的搬遷,長江庫區的擴容,以及魚復街道的設立,這裡迎來發展的歷史轉折點。近年來,魚復街道圍繞打造“商旅之都·宜居之城”發展定位,統籌規劃,拉開了波瀾壯闊的發展大幕。

記憶中那個廢棄的荒山荒坡已不復存在,如今,高樓幢幢拔地而起、鱗次櫛比,街道寬敞整潔、交通便利,小區鳥語花香、綠樹成蔭,市場環境井然有序,這裡一躍蝶變為繁華的城市商圈中心、宜居的臨江住宅區、老百姓的休閒樂園……透過這些景象,可見近年來魚復的發展變遷。

奉節魚復街道:從“荒地”變都市,看魚復如何華麗蝶變!

(何川 攝)

鏡頭一:海城天街

昔日荒野山溝,今日繁華街區。海城天街是魚復街道一個重要的商旅聚集地。“新世紀不夜城”“海城天街”商圈已經形成,各知名服裝、餐飲酒店、傢俱家電、連鎖經營、便民店、超市、專賣店等相繼入駐,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繁華景象。這裡生活配套設施應有盡有,區域內居民達三四萬之眾,每當上下班時間,各類人群擁入海城天街,使得這裡繁華異常。

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海城天街萬家燈火如璀璨群星,熠熠生輝,路燈灑下桔色的光暈,霓虹燈旋轉出五彩的光環,川流不息的車水馬龍串成了一道絢爛的光帶,亮出了夜色中獨特的風景線。

奉節魚復街道:從“荒地”變都市,看魚復如何華麗蝶變!

(何川 攝)

鏡頭二:夔門印象

除了海城天街,夔門印像也是魚復街道城市名片和建築與文化地標,擁有800餘米長的景觀江岸線和濱江長廊大道以及可輻射全奉節的絕佳口岸位置,這裡將美食、休閒、旅遊、娛樂、養生等多功能體驗式商業集於一體,是縣城絕無僅有的城市魅力時尚古街休閒勝地,具有“美食娛樂休閒第一”之稱。

每逢夜晚,位於詩城路的夔門印像一帶,都可見各大商戶門庭若市,熱鬧非凡,魚莊、燒烤、火鍋等各色店鋪生意火紅,儼然成為魚復街道最為繁華的“美食一條街”。

奉節魚復街道:從“荒地”變都市,看魚復如何華麗蝶變!

(何川 攝)

鏡頭三:飛洋·陽光裡

縣城東出口蔭裡坪片區通道改建擴充,是改變魚復街道城市面貌的又一大風景線。彎轉陝窄的通道、陳舊的居民房,經過近三年的改造後,道路變得平坦寬廣通暢,飛洋·陽光裡小區高樓矗立。小區借鑑歐洲國際大都市街區模式,將居住、購物、休閒、娛樂、餐飲、交通等完美的生活空間有機的結合起來,實現了開放、活力、便捷的現代街區生活。目前,在這個區域內商鋪、商業辦公樓等逐漸多了起來。許多人選擇在這裡安居樂業,今日魚復之繁榮,應有城東出口蔭裡坪片區的功勞。

隨著魚復街道的設立以及“東出口、棚戶區”城市改造的實施,魚復遂成為一塊“生態宜居”的熱土,市容市貌悄然發生著變化。

城市“八亂”減少,市容環境變好,公用設施改善,城市功能提升,老縣城整治改造,城市佈局更加宜居……近年來,魚復街道藉助“玉帶雙珠”城市建設和後三峽移民項目建設的契機,進一步加大公共服務設施改造力度,加強城市管理執法工作,完善生態宜居建設與佈局,城市管理再上新臺階,實現舊貌換新顏。

該街道積極謀劃融入全縣大戰略,通過積極有效的協調服務,大力實施棚戶區改造工程,推進了明良、康寧、茶店等片區的居民搬遷,以貨幣化安置或產權調換安置的方式,開展棚改徵遷。目前,徵遷進入掃尾收官階段,累計簽約1167戶,完成簽約99.6%,補償資金達8.12億元。居民實現房屋“以舊換新”。居民實現房屋“以舊換新”。

“棚改徵遷前,街道三個片區居住人口混雜、公共配套不足、衛生髒亂差、安全隱患突出,2014年魚復街道成立後,啟動了城東出口通道建設和棚戶區改造,我們幫助1564戶居民搬離了危舊房,改善了基礎設施和生活環境,促進城市新發展。”魚復街道黨工委書記沈建華說道。

去年以來,轄區城市道路“白改黑”基本完成,蔭裡坪停車場開工建設,後山菜市場恢復,城市建設與管理逐步優化,宜居環境逐步改善。

該街道還結合“六項專項治理”和“創文”等工作,聯合規劃、市政、建管及相關社區,簽訂了“門前新三包”承諾書,集中開展了存量違法建築拆除,全力整治城市“髒亂差”,城市環境“五化”效果顯著。同時,轄區每個社區統一建立了文化長廊、“尊德守禮”等系列壁畫,針對各種節日舉辦形式多樣的慶祝活動,組織了一系列如“乾乾淨淨迎新年”“結對聯創迎端午”以及“創文知識競賽”“詩歌朗誦比賽”等各類文化活動,極大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提升了街道文化軟實力。

發展中的魚復充滿著朝氣,發展步伐日新月異。進入新時代,邁上新徵程,魚復街道將再次發力,以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標準為目標,努力打造環境優美、配套齊全的魚復街區。

2018年對於魚復街道而言,不僅是站上新起點、進入新階段的開局之年,更是產業定位、發展理念、品牌創建的突破之年。

人口的集聚必定要解決就業、就學等諸多問題。魚復街道經過近年的培育,第三產業提速增效,樓宇經濟持續蓬勃發展,新世紀商都、泰悅大酒店等大型企業引領商圈經濟,為打造旅遊升級版、激化發展內動力打下良好基礎,“吃、住、行、娛、樂、購”的消費氛圍空前高漲,“商旅融合”進一步凸顯。據統計,2016年,商貿、旅遊服務業產值達25億元,同比增長19.6%,第三產業佔了GDP比重65.8%,進一步帶動了轄區居民就業,至2018年就業及再就業率達97%以上。“商業聚集也解決了就業問題”魚復街道辦事處主任李曉婭說。

原在絲綢廠下崗職工李女士,近幾年家庭收入逐漸寬裕,這得益於新世紀百貨的引入。在2003年絲綢廠下崗後,她一直在家裡洗衣、煮飯帶孩子,後來,新世紀百貨入駐不夜城,她便到超市上班,每個月2000多元的收入,貼補家用,不僅改變了生活質量,而且也方便照顧家庭。“在家門口上班很不錯的”李女士說。據統計,隨著商業化程度提高,魚復街道居民的收入比例也不斷加大。

就業是民生之本,解決就業問題是老百姓安居樂業的前提。與此同時,魚復街道還努力從文化、衛生、教育等方面,傾力打造“幸福街區”。先後成立了魚復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海城小學、新竹敬老院等,有效緩解當地居民就醫、就學壓力,實現老有所居、老有所養,提高了居民幸福指數。

生活趨於富足,民生得到保障……如今越來越多的魚復居民,在工作之餘,或到長江河畔,或到海成天街,或到鳳凰梯道、後山公園閒庭信步。魚復這個曾經的荒野之地,經過近20年的發展,已然演繹成為一個宜居宜業的生活所在。

往前看,昔日的景象漸行漸遠;往後看,嶄新的姿態多彩絢爛。隨著“玉帶雙珠”、高鐵建設項目的快速推進、全域旅遊的提檔升級,未來的魚復,將緊跟著時代的腳步,讓大地綠起來、讓生態美起來、讓環境好起來、讓百姓富起來。屆時,一個自然秀美、人文優美、發展壯美、社會和美的“商旅之都·宜居之城”必將展現在人們的眼前,成為長江經濟帶上人人嚮往的美麗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