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利好刚刚到,意料中的大跌正上演

中国公布了双重大利好,这两大利好将给市场将会带来实实在在的流动性,因此属于实质性的大利好。

1、定向给商业银行提供流动性,投放基础货币。

对于商业银行投资信用债,按照AA+以上评级,给予一比一的MLF,也就是说给商业银行额外的流动性。

对于AA+以下评级,按照一比二的比例给予MLF资金,信用越低,给予的资金反而越多。

而且规定,这类信用债必须是产业类的,金融类的不符合,有范围要求和限制。

2、推动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带动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明显下降。

不但对小微企业定向降息,还要求对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不可以一刀切抽贷。

很显然,一个是定向投放流动性,一个是定向降息,这都是非常大的利好,可见在度过了流动性紧张的一段时间后,中国的货币政策正发生微妙的变化。

1、中国上半年M2的增速只有8%,这创下了有史以来的最低记录。

这必然会带来市场流动性的紧张,这个广义货币的增速非常慢了,如果继续失速,流动性可能会面临较大的问题。

流动性就是这样,钱荒的发生往往具有突然性,比如2013年的钱荒,也就是突然发生的。

中国会不会发生钱荒,这种概率是存在的,因此要未雨绸缪的做一些准备,适当的提前释放一定的流动性。

2、中国的降杠杆已经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现在不是降杠杆的问题,而是减轻降杠杆力度的问题。

股市持续下跌,债市下跌,股票经常闪崩,降杠杆的力度可谓很大,但是国际环境却发生了变化。

过去降杠杆是建立在全球经济正常发展的情况下,没有关税保护的背景下,而现在完全不同了。

3、增加流动性的投放,担心货币进入房地产领域。

这是一个困扰多年的问题,也是过去经常发生的问题,现在定向投放流动性,要求的是小微企业,必须是产业债,而非房地产、金融债等。

目的还是希望提振实体经济,而不是虚拟经济,但是这里面会不会导致资金流向房地产,只能说尽量避免,还需要其他的配套政策。

这种利好给实体经济带来的好处是实实在在的,对于股市、债市带来的利好也是实实在在的。

1、企业发行的产业信用债,会有承接盘,商业银行投资产业信用债的积极性会提高。

2、这有助于解决实体企业发债难的问题,尤其是在当前的情况下。

3、这次配套的MLF属于基础货币,会有货币乘数效应,对于商业银行和实体经济都有好处。

3、对于债市的利好,这是最明显的,因为商业银行购买信用债的力度会加强。

4、对于股市的利好也是非常明显的,债市流动性转好,必然对股市起到利好作用。

只是中国股市目前还处于调整的大趋势中,信心还没有建立,但是这次利好,有可能改变股市急跌、大跌,而变成缓慢的阴跌。

在大熊市的状态下,尽管经常会有利好,但是仍然难以改变熊市的趋势,这是趋势决定的。

当然,还有一个显著的变化,增加MLF的基础货币投放,会使得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加大。

人民币汇率今天跌破6.8,加速度下跌,就是因为增加流动性供应所导致,但这并不是坏事。

因为人民币汇率下跌,可以刺激中国的出口,可以对冲美国的关税保护,可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可以预见,流动性最紧张的时候正在过去,强力降杠杆变成了温和降杠杆,这是符合当前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是因时制宜、因地制宜采取的办法,具有很高的灵活性、艺术性。

现在很多人都没有经历过流动性紧张所导致的危机,必须要重温历史,在过去的十八年中,实际上就经历过三次严重的流动性危机。

2003年左右的时候,股市每天的成交量才19亿,很多股票半天没一单成交,当时很多券商、信托倒闭,可谓惨不忍睹。

2008年的时候,美国的次贷危机导致流动性危机,倒闭了一千多家银行,连高盛、摩根斯坦利、美国银行等要不是美联储出手相救,都要倒闭,一片风声鹤唳。

2013年的时候,到了六月份,突然发生钱荒,银行隔夜拆借利率突然暴涨,超过了24%,一些银行出现违约,银行间债券市场延迟关闭交易。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多看看不久前发生的历史,很值得借鉴,所以现在采取的流动性利好政策,我是无比赞同和支持的。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来来回回,几番金融往事,周周转转,几缕世间忧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