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8西安|幼儿自主游戏开展与教师有效观察、指导策略专题研修班

1

课程背景

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只有通过观察,才能真正了解儿童的内在需要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和材料,并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儿童成长的需要。”然而,教师在自主游戏中处于何种角色?需要观察什么?如何观察? 何时介入?观察后要如何应采取哪些措施呢……唯有观察、分析才能得以知晓。

2

课程目标

聚焦幼儿自主游戏活动,还幼儿属于他们的游戏。对其活动中的行为观察与分析,通过专业理论支撑与实践经验分享,为老师呈现最真实的游戏活动场景。

通过主题讲解、案例解析、动手操作、头脑风暴,让您深入了解并掌握:观察的意义和方法;观察的手段;观察和记录的方式;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时机判断等。

3

课程安排

2018年8月8日全天报到

日 期活动安排8月9日

全 天

一、专题讲座+案例分析:关注幼儿运动经验—幼儿户外游戏与运动活动

让幼儿在运动中成长,鼓励、激发、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幼儿身体运动的兴趣与需要,使他们在基本运动能力(生理)、心理素质(意志)和适应环境方面(社会化)得到发展,为其终身的健康体质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参与式讲座+案例分析:一位一线教师眼中的运动游戏

幼儿的身体发展和健康水平对幼儿的成长至关重要。而且直接影响智力和个性的发展。生理方面,体育能提高全身的活化度,为良好体力打下基础;与运动相伴随的兴奋和愉快情绪能促进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的发展。在心理方面,运动发展扩大了活动空间,激发想象,活动场所信息的扩展更增加了学习的机会,探索世界的能力的提高成为认知发展的基础。

三、案例分析、互动交流、答疑解惑

上海幼教界第一位男教师、上海市徐汇区乌南幼儿园教师、上海师范大学客座教授、上海市中小幼“二期课改”学前教育运动活动修改工作组专家。先后参与市幼儿《运动》教材编写、教育部委托华师大学前教育学院教师专业成长培训资源包项目研究 潘浩瀚

8月10日

上 午

专题讲座+案例分析:基于核心经验的幼儿园运动游戏课程创新设计

由于幼儿这一特殊年段的身心特点和学练方式的不同,幼儿园体育课更多的需要游戏化的手段来进行实施。游戏化的目的在于提高活动的吸引力,提高幼儿的主动性学习动机,进而提高实效。所以教师需要充分的预设幼儿的经验基础、各环节目标任务与学练方式,方能有效有序的实施。

江苏省“幼儿体育”学科带头人、江苏省常州市银河幼儿园副园长,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体育教育双本科,常州市首位男幼儿园教师、男园长,江苏省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优一等奖获得者,江苏省评优课一等奖及最佳创意奖获得者 王 彦

8月10日

下 午

一、专题讲座+案例分析: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中的有效观察与支持

户外游戏活动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从幼儿的兴趣、爱好、能力、水平出发,给幼儿提供了更多自由活动的机会。其活动的趣味性和自由度,不仅有利于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更有利于教师进行因人施教。

二、案例分析、互动交流、答疑解惑

江苏省“幼儿体育”学科带头人、江苏省常州市银河幼儿园副园长,常州市首位男幼儿园教师、男园长,江苏省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优一等奖获得者,江苏省评优课一等奖及最佳创意奖获得者 王 彦

8月11日

分组研习、智慧共享、案例分析、互动交流

8月12日

全 天

游戏与学习是幼儿最重要的活动之一,是影响幼儿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怎样的游戏既能让幼儿获得快乐又能有所收获?怎样的学习既有效对幼儿又有益?

一、专题讲座:走进游戏——孩子在游戏中的那些事儿

二、专题讲座与案例分享:以绘本为载体的游戏化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

三、案例分析,互动交流,答疑解惑

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教研员、上海市青年教师教学评比一等奖获得者、上海市闵行区学科带头人 顾 莹

8月13日—8月15日 三日教育文化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