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Apollo怎么样?如何看待离开陆奇之后的百度Apollo

百度Apollo怎么样?如何看待离开陆奇之后的百度Apollo?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李彦宏发内部信宣布,陆奇因个人和家庭原因无法继续全职在北京工作,将从今年7月起不再担任集团公司总裁兼首席运营官职务,但将继续担任集团公司的副董事长。

在李彦宏的邮件中还宣布了一项人事任命:从即日起,王海峰晋升为百度公司高级副总裁并继续担任AI技术平台体系(AIG)总负责人。王海峰可以说是过去一年晋升最快的高管。我们无法判断陆奇离开百度的真正原因,但陆奇上任之后,百度确实换了一副崭新的模样。在陆奇加入百度的一年多时间内,股价提振,内部架构梳理清晰,基本上摆脱了百度前几年的不利形象。

百度Apollo怎么样?如何看待离开陆奇之后的百度Apollo

值得一提的是,Apollo是陆奇在百度的486天一手搭建起来的智能驾驶系统,可谓创造了百度的一个奇迹,然而陆奇的离去,意味着Apollo智能驾驶开放平台首发团队最后一位开拓者也离开了。

百度Apollo怎么样?如何看待离开陆奇之后的百度Apollo

功未成身已退

是否还记得2018年春晚,百度Apollo自动驾驶的28辆无人车驶过港珠澳大桥,打着“百度无人车国家队”的旗号百度自动驾驶车队还曾亮相雄安,种种动作的高度曝光都间接或直接表明了百度已经将Apollo事业推向了政府与国家层面的新高度。

而在陆奇到来之前,百度在智能驾驶方向的业务非常散乱,在自动驾驶部门之外还单独成立了L3部门,两个部门之间甚至没有任何联系,这种情况在一家公司内部是十分不健康的状态。[!--empirenews.page--]

在陆奇大刀阔斧改革下,原有自动驾驶及智能汽车进行整合,成立智能驾驶事业群组(IDG),新的事业群组由陆奇直接担任总经理。

到2018年,Apollo平台已经发布了四个版本,积累了超过100家合作伙伴,这其中包括了汽车厂商、OEM、Tier1供应商、科研机构、地方政府、芯片公司、激光雷达公司、软件算法企业、出行服务商和其他软硬件供应商等等贯穿整个汽车行业的产业链。

巨大的Apollo体系可谓正在高速驾驶轨道,而驾驶员的突然离开会给Apollo以及百度AI造成怎样的影响?如果陆奇不离开,Apollo计划能够完成,显然对于百度决战AI时代的战略有重大意义。然而Apollo计划从创立之初就带有与生俱来的硬伤。

百度Apollo怎么样?如何看待离开陆奇之后的百度Apollo

车企跟风参加

百度系统通过打造Apollo平台的过程中做资源整合,包括信息的收集、处理、分发和优化,希望合作伙伴把数据交给它,以便分析后更好地为大家服务。这只是百度单方面的构想,计划要落地,需要车企的数据共享,而车企最不想给的也是数据,众多车企参与Apollo平台,更多的是带着行销的心态。

现实是Apollo更像一个平台,一个协会,很多人参加,但都没有贡献,只有百度自己在开发,与其共同开发的初衷背离。而参与者不知道百度在打什么牌,只好跟风参加,但也不知道为什么参加。

百度将Apollo计划比喻为安卓,其实想法过于简单,安卓其实做的是手机底层OS,手机的应用场景比较单一,而汽车行驶在路上,要复杂得多,百度从事Apollo平台的人对汽车不了解,注定了其产品只能做做demo,或许是非常好的demo,即使做出来了也没人敢用。[!--empirenews.page--]

在这样的合作基础上,百度想强行打造一个自动驾驶生态,是不可能的愿景。

实际上,去年开始百度自动驾驶技术专家的陆续离开,直至今日陆奇转身已经在暗示,Apollo的路快走到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