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目前還有哪些高科技產品無法自己生產製造?

雖然近些年,中國科技戰線發展喜人,捷報頻傳,但還沒有根本上扭轉中國製造業在世界產業鏈上位置中低端的局面。我們的《中國製造2025》計劃,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而提出來的。這個計劃從2014年提出,到2015年初,計劃雛形基本形成,正式成為國家級的發展規劃。

計劃目標,到2020年,40%的核心基礎零部件、關鍵基礎材料實現自主保障。這就說明現在核心基礎零部件,關鍵基礎材料的自給率,在計劃制定之時,是遠低於40%。這就是中國製造的現狀。現在國內有些盲目自大、自信的人群,聽不了一點批評意見,這種思維要不得。

盲目自卑的思維也不對。在中國人眼裡,世界上只有兩個國家——中國、外國。只要任何一個國家,在任何一個產業上領先於中國,就是中國嚴重落後。要知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想要任何一個產業都世界第一,才能說中國科技不落後,那是做不到的。

中國正在按照自己的步驟,做進口替代,在各個重點領域,都有突破。如在大飛機C919上,在設計之初,國產化率是不高的,現在各個進口的子系統國產化都在穩步推進中。如起落架,是意大利利勃海爾生產,現在由寶鋼生產的300M超高強度鋼已經研發出來,以後C919的起落架的承重鋼就國產化。如發動機,現在也是進口的,不過在項目之初,我們就同步推進了發動機國產項目,上個月,我們自主設計的發動機驗證機(CJ-1000AX)點火成功,預計5年左右,C919就將裝上國產的發動機。各條戰線,都有默默無聞的科技工作者在拼搏。

中國目前還有哪些高科技產品無法自己生產製造?

我們現在重點攻關的——即我們無法完全自己製造的產品主要集中在:

大型飛機、航空發動機及燃氣輪機、民用航天、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智能電網成套裝備、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伺服電機、光柵,核電裝備、生物醫藥、高端診療設備,新材料,信息技術,芯片設計製造等領域。

這些產品不是我們不能製造,而是在技術上沒處於業內頂尖位置,或者是在核心零部件(或者知識產權)上不能完全自主。

我們的《中國製造2025》計劃引起了美國的高度警惕。特朗普發動的貿易戰,目標完全集中在中國製造2015計劃上。美國的動作,從側面上印證了《中國製造2025》計劃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根據我們的計劃,到到2025年,70%的核心基礎零部件、關鍵基礎材料實現自主保障,80種標誌性先進工藝得到推廣應用,部分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到2035年,達到製造業強國的中等水平。

製造業強國的中等水平是個什麼水平?很多人心中沒有確切概念。那麼現在我們處在什麼水平?

從規模上講,我們是第一規模的製造業大國,門類最全。從科技上講,我們還不是製造業強國。如下圖:世界製造業科技水平層級。前三梯隊可稱得上製造業強國,我們排在第四梯隊。

我們的目標是在2035年達到第二梯隊的水平,即為製造業強國的中等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