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帝国最后一位摄政王,一心要除掉袁世凯的载沣,辛亥革命之后怎么样了?

用户62770535332


光绪皇帝驾崩之后,慈禧指定载沣的儿子溥仪继位,是为宣统帝。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帝宣布退位,而这位摄政王也从人生巅峰掉下来,步入隐居的状态,辞去摄政王职,闭门家居。

载沣是清代最后一个摄政王,一生充满坎坷,大起大落。1939年秋,56岁的载沣从天津搬到的北京,开始了他的晚年生活。载沣的生活看起来是平静悠闲的,但他难以得到普通人的悠闲自在,不久,东北的关东军就密谋把载沣挟持到长春,试图利用他。

没想到平时优柔寡断的载沣,这时却果断和坚定,甚至还拍了桌子,就是不愿意去,意思就是不承认伪满洲国的存在。他还怒斥其子溥仪投靠日本,之后返回关内居住,不愿意与日本人有染。鉴于他和溥仪的关系,日本人也拿他没有办法。除了日本人的骚扰之外,载沣每天的活动不外乎读书看报,写字或者在花园里游玩,1943年5月载沣还过了自己的60大寿。

新中国成立后,为支持国家教育发展,载沣主动将王府及花园出售,之后,他又将自己宽敞的宅院售给更为需要的政务院。不幸的是,不久突然患病终于 1951 年 2 月 3 日病逝。载沣的一生应该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载沣在辛亥革命中表现是好的,也没有像其他清朝遗老遗少那样,进行复辟活动,促进了民国的成立。

在日本人企图挟持他为伪满洲国站台时,他表现了应有的民族气节,政治定力,这是他晚年最大的成功,也是不容易的。

历史传讯社,基于共享理念下的历史学人社区。我们团队立足于原创,书写历史,资鉴现实,努力建设为一个有情怀和质量的新传播媒体,欢迎大家点赞、评论与交流!

历史传讯社


爱新觉罗·载沣,曾经在清朝最后的三年间即1908至1911年担任监国摄政王的职位,这个职位的设立是为了代替他的长子当时还只有三岁的宣统帝溥仪处理政事而建立的,因此在这三年间载沣是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但是这个职位却令载沣感到非常痛苦和忧虑,甚至可以说是他生命中最黑暗的三年。因为他不仅要承受来自朝野上下的巨大压力,而且还要维护当时岌岌可危的清政府的统治。

爱新觉罗·载沣

载沣当上执政王首先要处理的就是袁世凯的问题。袁世凯是在戊戌变法中靠出卖维新派而发家的官僚,深受在位慈禧太后的信任和青睐。当时的袁世凯手握军政大权,位列军机大臣要位,在朝廷中有很大的势力。这引起了一些王公大臣的嫉恨和担忧,其中的肃亲王善耆、镇国公载泽和小恭王溥伟就联名秘密向载沣金嫣要他下令铲除袁世凯,而且又因为载沣的哥哥光绪帝曾经留下了“杀袁除恨”的遗旨,在这种情况下,载沣便着手准备诛杀袁世凯,但是当时的重臣张之洞却不同意杀袁世凯,他认为光绪帝刚刚驾崩,不宜大开杀戒。而且袁世凯在朝中党羽众多,一旦对他下手可能会引起军队的混乱。载沣因为自己的犹豫不决最终错失了杀袁世凯的机会,只是罢免了他的一切官职。

但是到了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之后,面对全国上下的革命浪潮,为了挽救清政府的命运,只得重新请袁世凯出山,任命他担任总理内阁大臣。随后不久,他便辞去了摄政王的职位,退隐至北京醇亲王府,不再过问政事。直到1951年安详离世,享年八十九岁。

应该说载沣在摄政王之位上是想做出一点功绩的,只是无奈当时的清政府已经处在灭亡的边缘,他又缺乏治理国事的经验和手段,最终也没能改写清朝覆亡的结局。

载沣为什么不杀袁世凯

爱新觉罗·载沣,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不得不提的重要人物。因为他可以说是清朝在最后三年即1908至1911年之间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当时的皇帝是他的长子,年仅三岁的宣统帝溥仪,载沣担任监国摄政王的职位替年幼尚不能处理政事的溥仪治理国事。载沣在摄政王这个位子上曾经也努力过,想要挽救清朝的命运,当时最终还是以失败而告终。这里面的原因,除了历史的潮流不可逆这个原因之外,载沣没有趁机杀掉袁世凯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1908年11月14日,载沣的哥哥也就是光绪帝载湉突然驾崩,因为光绪死的时候只有三十八岁,没有留下子嗣。于是在权倾一时的慈禧太后的一手策划下,决定让载沣的长子溥仪继位。因为但是溥仪还只是一个三岁的孩子,不能亲政,于是便任命载沣为监国摄政王,代替溥仪处理政事。

在当时的朝野中,袁世凯的势力是最庞大的,他担任的是军机大臣的职位,可以说是手握军事大权,而且朝中党羽众多,这对清朝的安危成了很大的威胁。另一方面,袁世凯曾经出卖过他的哥哥光绪帝大力支持的“戊戌变法”的人,因此光绪帝对袁世凯也是非常愤恨的,基于这些原因,载沣决定诛杀袁世凯。但是却遭到了另一重臣张之洞的反对,他认为光绪皇帝刚刚驾崩,现在诛杀旧臣是不吉利的,而且袁世凯在朝中的势力和威望都很大,任何杀了他可能会引起朝廷的混乱。载沣觉得他说的有理,但是又实在担忧于袁世凯的势力,犹豫了很久之后,他最终并没有杀掉他,而是以他需要养病为由,罢免了他的职务。就这样错过了除掉袁世凯的机会。

虽然说就算除掉了袁世凯或许也不能阻止清朝的灭亡,但是可能会对当时的政局产生重大的影响,历史可能也会改写了。但是这终究只是假设,历史是不可能重来的。

载沣的晚年

爱新觉罗·载沣,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宣统帝的生父,他曾经在1908至1911年期间担任监国摄政王的职位,是实际上的清政府最高统治者。他的父亲是醇亲王爱新觉罗·奕譞,他同父异母的弟弟就是光绪帝载湉。应该说他的一生还是比较幸运的,虽然他出生在清朝末年这样一个天下大乱的时期,在时局和身世的双重影响下,他不得不做一些迫不得已或者根本不想做的事情,但是他能很快接受新事物,不像某些人一样迂腐和保守。这从他的晚年生活中可以看出来。

爱新觉罗·载沣和他的子女

在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之后,迫于全国上下高涨的革命情绪,他被迫辞去了监国摄政王的职位,从此便不再过问任何政事,居住在只过自己安心和平静的生活。他唯一的要求只是维持对皇室成员的优厚条件,不来打扰自己的生活便足矣。在“张勋复辟”的事件中,载沣对此事丝毫不关心,从头到尾没有参加过任何活动,也没有说过一句关于对这个事件的看法和意见。之后,他的儿子溥仪受日本人邀请出任“伪满洲国”的皇帝,溥仪也多次要求他跟自己一起过去,但是或许是因为他在担任监国摄政王期间所受的痛苦和磨难使他难以忘记,他并不信任溥仪所说的话,最终也没有跟随溥仪过去。

这样平静的生活载沣一直过了几十年,在此期间,无论外界如何变化,统治天下的又是谁,身在醇亲王府的载沣对此没有发出过任何声音和看法,或许他一生最大的追求便是过安稳的生活。一直到1951年,他安详地病逝,享年八十九岁,一代王侯就这样平静的度过了自己的下半辈子。

载沣的后代

在近代史中,我们都知道一个人,那就是爱新觉罗·载沣,他是宣统年间的建国摄政王。也可以说载沣是中国实际的统治者。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载沣的后代有哪些人物。

载沣的长子爱新觉罗·溥仪

根据相关资料的表明,爱新觉罗·载沣的一生中有四个儿子和七个女儿,下面就让我们具体来介绍一下。

载沣的长子是爱新觉罗·溥仪,他出身于1906年,死于1967年。关于他的这位儿子,他可是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被称之为清废帝或宣统帝。

次子是爱新觉罗·溥杰,他出生于1907年,死于1994年。爱新觉罗·溥杰,在生前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的名誉理事,还是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三子是爱新觉罗·溥倛,他出生于1915年,死于1918年。

四子是爱新觉罗·溥任,他出生于1918年,死于2015年。他曾经担任了北京市第七、八、九届的政协委员,后来在他退休后则是致力于清史的研究工作,还发表了诸多的文章。

载沣的长女是爱新觉罗·韫媖,她出身于1909年,死于1925年。她曾嫁于郭布罗·润良为妻,后来由于得了急性阑尾炎,由于当时家里人比较不相信西医,结果耽误了病情,最终不幸去世,享年只有17岁。

次女是爱新觉罗·韫龢,她出生于1911年,死于2001年。

三女是爱新觉罗·韫颖,她出生于1913年,死于1992年。

四女是爱新觉罗·韫娴,她出生于1914年,死于2003年。

五女是爱新觉罗·韫馨,她出生于1917年,死于1998年。

六女是爱新觉罗·韫娱,她出生于1919年,死于1982年。

七女是爱新觉罗·韫欢,她出生于1921年,死于2004年。


鸡史


辛亥革命爆发后,汪精卫谋刺摄政王载沣,被发现后遭到逮捕。入狱后汪精卫曾作“绝命诗”一首,其中有云:“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饮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汪精卫被捕后,主管北京警察系统的肃亲王善耆认为:朝廷标榜立宪,为缓和人心起见,不如从轻发落为佳。这件事得到了载沣的批准,于是汪精卫被判无期徒刑。善耆还常常到监狱中来,与汪精卫“讨论天下大事,谈论诗歌”。汪精卫对善耆的不杀之恩十分感激,后著文回忆说:“救我命的是肃亲王。”

辛亥革命成功后,1911年12月6日,载沣辞去监国摄政王位,退归王府。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2月12日,皇太后隆裕率宣统皇帝退位。至此,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绵延268年的大清帝国结束了。

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载沣和儿子溥任去东北看望溥仪和溥杰。载沣亲眼看见他们处处受制于日本人和任凭关东军飞扬跋扈的样子,很是痛心,说:“当人家的儿皇帝有什么好处呢?连石敬瑭都不如。”后来他装病不吃东西。溥仪怕出事,只得让他们回北京了。

1947年,载沣支持儿子溥任,利用王府的家庙、旧宅办起了私立竞业小学,靠变卖家里的东西以维持学校一应开销;载沣任董事长,溥任任校长,妹妹当老师。老师不来他就亲自代课,学校办得很有起色,最多时有200多个学生。

解放前夕,国民党军队进驻王府正宅。特务机关看中了这座幽深的王府,在里面秘设了监狱。全家住在花园里,载沣病重只能坐轮椅活动,里里外外全靠20多岁的溥任。大哥、二哥自满洲国覆灭后生死及下落不知,解放大军势如破竹围困北京势态不详,而每日艰难不安的生活又受到府内军、特的骚扰,困苦可知。“那真是度日如年的日子!”溥任后来在回忆录里说。

1949年1月30日北京和平解放,盘踞府里的军队、特务被一扫而光,王府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然而,卧病在床的载沣心里总不轻松:全家赖以生存的王府产业会不会被人民政府所没收,一家老小今后的生活该怎么办?答案出人意外,又令全家皆大欢喜。当时的市领导请示了中央,回复是醇王府作为载沣的私产,政府可以出钱收购,以解当时办公用房短缺之急。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由溥任代父亲载沣出面,将醇亲王府卖给了国家(北京高级工业学校)。同年底,他们搬离了这个生活了多年的家,曾迁居数次,最后住到了后海南锣鼓巷胡同边的蓑衣胡同2号院里。如今,醇亲王府已成了国家宗教局的办公地点和宋庆龄故居。

载沣还率先废除封建王府沿袭多年的繁文缛礼,欣然同意七女韫欢与平民乔宏志的自由恋爱;并派溥任作代表,出席了他们夫妻俩的集体婚礼。


A洛阳云烟真人


清朝的覆亡在很大程度上跟醇亲王载沣有直接关系。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摄政王,载沣为挽救“沉疴在身”的清朝,开出一剂剂“猛药”,结果最终非但没有拯救国家,反而亲手葬送了爱新觉罗氏的江山。那么,载沣到底是怎样一位人物?他最终的命运又如何呢?


载沣是首任醇亲王奕譞第五子,慈禧太后名义上的外甥,光绪皇帝的异母弟,末代皇帝溥仪的生父,生于光绪九年(1883年)。载沣七岁丧父,作为剩余的兄弟中年纪最长者,继承醇亲王的爵位。载沣虽然身为天潢贵胄,但身上却毫无公子哥骄堕放纵的习气,行为端正,说话做事有分寸,而且还颇为重视气节,在皇族中的形象很好。



义和团祸乱北京期间,到处抓捕、杀害洋人及教民,德国公使克林德便死在他们手中。克林德遇害后,德国政府强烈要求清政府惩凶、赔偿,并派亲王级别的人物到德国“谢罪”。清廷不敢开罪德国,对他们的要求“照单全收”,在新任德国公使的建议下,派年仅18岁的醇亲王载沣赴德国“谢罪”。


德国公使之所以指名道姓地要求载沣前往,无非是看中他无比高贵的身份,认为只要派载沣前往,才能体现出清廷的“诚意”。就这样,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载沣以头等专使大臣的身份,率团赶赴德国“谢罪”。


在德期间,面对德皇要求其下跪道歉的命令,载沣严词拒绝,并与德皇据理力争,最终迫使德皇收回成命,仅以鞠躬礼了事。载沣坚持气节的表现,深得清廷上下赞许,慈禧太后大为满意之余,便对载沣刻意栽培。在慈禧太后去世前的7年时间里,载沣历任随扈大臣、健锐营掌印大臣、正红旗满族都统、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军机大臣等职,不到三十岁的年纪便已成为一品大员。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相继故去,清朝的国运又迎来一个大转折期。慈禧太后临终前,遗命由载沣的长子溥仪入继大统,而由载沣担任监国摄政王,全权处理军国大政。就这样,时年才二十五岁的载沣“一步登天”,成为没有皇冠的帝国统治者。


载沣上台后思虑的第一件事,便是如何除掉时任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的袁项城。载沣之所以痛恨袁项城,一方面是他怀疑光绪帝之所以被幽禁而死,是拜袁项城当年“出卖”维新派所致;一方面是忌惮于他背后强大的北洋集团,担心他会以此为资本谋国篡位。

载沣本想借故处死袁项城,但后者电召亲信段祺瑞率兵入京,以帮助朝廷平息南苑兵变为由,对清廷进行军事威胁。载沣自知不能采取强硬手段,便改而采取解职、遣放的手段,将袁项城撵回河南彰德,去过他的“垂钓洹水”生活。



载沣赶走袁项城之后,自以为再无威胁势力,遂放开手脚,实施各项改革,以期重振国运,挽救垂死挣扎中的大清。然而载沣的一剂剂“猛药”非但没有拯救大清,反而把这个沉疴在身的“病人”直接送上“死亡之旅”。在载沣执政的第四个年头,武昌起义爆发,革命风潮波及全国,半壁江山迅速变色,清廷岌岌可危。


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载沣被迫敦请政敌袁项城复出收拾“残局”,并任命他为总理大臣,将军政大权全部拱手相让,并宣布卸任摄政王的职务。放弃权力的载沣成了“没牙的老虎”,眼睁睁地看着袁项城欺负隆裕太后、宣统帝这一对孤儿寡母,心中虽然愤恨但又无能为力。载沣卸任还不到四个月时间,袁项城便逼迫宣统帝退位,存续近三百年的清朝就此覆亡。



满清灭亡后,载沣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不再过问外界事物,对满清遗老遗少的复辟活动也不热心。他之所以如此,或许是觉得清朝在灭亡时已人心尽失,不可能有复兴的希望。所以,无论是张勋复辟期间,还是溥仪在东北自组伪满政权,载沣都没有参加。


不仅如此,对于儿子的卖国行径,载沣深感不安,曾怒斥溥仪卖国求荣,是汉奸的行为。载沣同时提醒溥仪,称日本人狼子野心、心怀叵测,一旦受其挟持,必将落得身败名裂、任人宰割的下场,可惜终究无法说服执迷不悟的溥仪。



看着儿子一步步走上万劫不复的“悬崖”,载沣无能为力,他所能做的便是将家中其他成员牢牢看紧,防止他们被溥仪“拉下水”。晚年的载沣一直居住在王府,过着衣食无忧、罕闻外事的寓公生活。1951年初,载沣因感染风寒去世,终年68岁,死后葬于北京西郊福田公墓。至此,中国最后一任摄政王,走完自己传奇而坎坷的人生。


文史砖家


清帝逊位后,载沣生活很低调。他从不参与复辟活动,只求维持对皇室的优待条件和保持现状不蔓不枝足矣。在“张勋复辟”的闹剧中,载沣表现得极不热诚,从头至尾都未参与,而是冷眼观看了这一幕只有12天的复辟丑剧。日后溥仪潜往东北,载沣独认“凶多吉少”持反对态度。溥仪到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后,曾多次要他全家搬去,把前景说得一片光明,日方代表也屡次来劝说他迁往长春,而载沣总是忧心忡忡,缺乏信任感,甚至一直把最小的儿子溥任,最小的女儿韫娱、韫欢留在身边不放。他认为全家去东北是愚蠢的,一旦陷入圈套,必将落得任人宰割的下场。

  在清朝遗族中,载沣是一个能较快接受新事物的人。他是遗老遗少中最早剪去辫子,安装电灯电话、穿西服、买汽车的人物之一,这也许与他出使德国,接受过新思想有关。他的这些举动,自然引起一些守旧的王公大臣们的不满,甚至有人骂他“忘本”,但也有人称赞他开明。一些皇族的后代受他的影响,改变了旧的生活方式。载沣对天文学有浓厚的兴趣。每有月蚀或日蚀出现,他都要作仔细的观察并绘成工笔图形,记入日记,他也喜好数学,更喜爱照像,认为自己并不是一个固步自封的人。载沣为人宽厚,对亲对友从来都以诚待人,谦虚和蔼。载沣虽在政治上不如意,但在待人处事上却较为成功。载沣讷于言词,说话甚少,与亲友兄弟们在一起时,总是一位沉默的旁听者。他最讨厌应酬与交际,凡是来醇王府的人,无论呆多久,他一般不轻易留饭,照例是淡淡漠漠、敷敷衍衍的。即使是对待自己的亲戚本族的庆吊大事,他也只是露露面,寒暄几句,便赶忙起身告辞,留下其他人哭笑不得收拾残局。

  载沣的一切行动准则,概括地说,就两个字——“照例”。无论什么季节,他的饮食、穿戴、发式,甚至有病吃什么药,下人都不用请示,因为他们知晓,王爷的回答一定还是照例。在肩负国家重任,手握王权时,载沣是如此,遵循旧制——“照例”行事,不越雷池半步;对王府的生活开支费用,他也是如此,“照例”不闻不问,府中一切大小事物皆由其母刘佳氏管理。在这种平淡无奇的日子里,载沣倒也安逸平和,无忧无虑。可是在1925年正月,醇王府发生了一件很不寻常的事。事情来得突然,时间也很短暂,但如迅雷不及掩耳,引起王府上下极大震动。

  在一个漫天飞雪、人鸟寂静的上午,孙中山先生突然造访醇王府。一位革命领袖访问一位被革命推翻的皇族权势人物,这在当时多么令人不可思议。然而,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孙中山竟然对被人斥为窝囊废、书呆子的庸碌王爷夸赞表扬了一番。他认为载沣在辛亥革命中辞去摄政王,是爱国的,有政治远见的行为;载沣能把国家和民族利益摆在前头,而把家族利益放在一边,是难能可贵的。他又表示,深知载沣从戊戌政变中就看透了袁世凯,本来要决心除掉袁贼,只是因局势演变复杂,掣肘限制太多,力难从心。并且孙中山对载沣在“逊位”后态度冷静,不问政治,不参加复辟活动,予以充分肯定。孙中山先生访问载沣之事,不仅使载沣受到一次深刻的教育,还留下一张富有历史意义的照片,照片后有孙中山的亲笔题字:“醇亲王惠存,孙文赠。” 在分手之时,两人本约好下一次载沣回访孙中山先生。但不幸的是,一个多月以后,传来了孙中山先生逝世的消息,全府上下陷入了悲痛之中。载沣将那张珍贵的合影照片供在书房里,围上素色白花,焚香蒸秉烛,虔诚地祷念早逝的一代伟人……此后,载沣在中国政治舞台上销声匿迹,在王府贻养天年。新中国成立后,于 1952年安详地病逝于北京醇王府。

  作为权倾一时的末代王爷,载沣的一生既是幸运的,又是不幸的。幸运的是他年少就承袭醇亲王爵,一路官运亨通,20岁就监国摄政,又贵为宣统帝之生父,可谓是手握王爵,口含天宪。但不幸的是他生在风雨飘零、激烈动荡的满清末年,在执政的三年里,他多灾多难。这三年,是他一生最遭难的时期。满清皇族中很多人认为他庸碌无能,只是一个窝囊书生,毫无政治才能,不配做摄政王,大清的江山断送在他们兄弟父子手中。这过于偏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清廷倒台的历史责任,非载沣一人能承担。面对清皇室气数已尽、回天乏术的局面,即使是一位资质甚佳、政治经验老到的政治家也很难力挽狂澜,更别说从政历练不足、缺乏魄力、能力有限的载沣。在晚清这种急剧嬗变的复杂环境中,载沣虽不能挽救清廷倒台的命运,但也能迅速看清形势,较识时务。他辞去摄政王之职,从此不再过问政治,不参与遗老遗少的复辟活动。他所追求的是一世无忧、恬静安逸的普通人生活。也难怪他在解除摄政监国职务的那天回到醇王府,一脸轻松地对福晋瓜尔佳氏说:“从今天起,可以回家抱孩子了!”因为从此后,他可不再忧虑朝中大事,不再受隆裕和权贵的挟制而安享余年。他的后半生平平安安,无病无灾,比起他的胞兄光绪帝载湉及其子宣统帝溥仪来说,或许可以算是幸运多了。


回忆还是要忘记


清朝的历史上,一共出现过三次“叔嫂共治”的局面。第一次是孝庄太后和小叔子多尔衮共同辅佐顺治;第二次是慈禧和小叔子恭亲王奕訢共同辅佐同治和光绪;第三次就是隆裕太后和小叔子载沣共同辅佐溥仪。

这三对组合中,能力最差的就是这最后一对。前面的两对,不管男女,皆是人中龙凤。而隆裕太后和摄政王载沣,都是缺智少谋之人。

载沣是末代皇帝溥仪的生父,是悲情皇帝光绪的弟弟。光绪死后,慈禧做主,让溥仪继位,而载沣父凭子贵,当了摄政王。

载沣当上摄政王后,干的第一件蠢事就是要杀袁世凯。

而当时的情况是,袁世凯的北洋系早已羽翼丰满,手中既有钱又有兵,还有一帮官场上的门生故吏。

不用说载沣小儿,就算慈禧活着,想杀袁世凯也得好好掂量掂量。

老臣张之洞深知其中利害关系,因此坚决反对载沣杀袁世凯。老张并不是护着老袁,而是纯粹为清廷利益考虑。

在重臣们的反对下,载沣还算听话,没杀袁世凯,但是把他的所有官职一撸到底,把他赶回河南老家养老去了。

载沣为何跟袁世凯过不去呢?原因有二:第一,袁世凯和光绪有仇,而载沣是光绪的亲弟弟,他要为哥哥报仇;第二,他觉得袁世凯的权势太盛,威胁到了小皇帝溥仪。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操之过急,取祸之道也。

果然,后来革命党在武昌起事,载沣无计可施。最终不得不自己打脸,再把被罢官的袁世凯请回来,主持大事。

吃过载沣苦头的袁世凯,当然不会轻饶他。老袁东山再起后,立即罢免了载沣。

载沣从一个睥睨天下的摄政王,一下子变成了一个闲人。

好在他的心理素质不错,并不为失去权力而懊悔,反而很享受无官一身轻的生活。他为自己的赋闲生活写了一副对联:有书真富贵,无事小神仙。

坦白说,以载沣的性格和能力,确实不适合坐在摄政王的位子上。

此后,载沣一直过着凡人的生活,没有掀起一点浪花,一直到1951年病死。


趣谈秘史


载沣是清廷忠实的“看门狗”,所以他25岁当国不久,便把袁世凯撸了,让他回河南老家养病。辛亥革命爆发后,他被袁世凯还以颜色,被迫辞去摄政王之职,回家去也。

当然,这还没完,因为这个时候的载沣才28岁,还有大段的人生道路等着他去走。身为清王室要员和大清最后几年的实际统治者,他之后的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值得玩味。

大清和平灭亡后,载沣虽经历大起大落,心态却十分平和,深居简出,不再涉足政治。所以,当张勋于1917复辟的时候,载沣很不热心,置身事外。再后来,儿子溥仪打算去东北依靠日本人做皇帝梦,载沣也不支持。溥仪到东北后写信给父亲,说东北如何如何好,劝他也去。载沣犹豫良久之后虽然去了,却只待了1个多月就回了北平。显然,他认为日本人靠不住。对父亲的态度,溥仪很有意见,曾说:“载沣胆小怕事,难堪大任,无法给予儿子一点保护。”

说载沣不关心世事也不尽然,比如1948年解放军兵临北平时,他每天都通过收音机了解信息。也就是说,辛亥革命之后的载沣已经把家族安全放在首位,活着就行,至于“发展”,还是算了吧。正如他辞去摄政王之职回家后对家人所说:“从今天起,可以回家抱孩子了。”

不少人说载沣无能,才导致袁世凯卷土重来,造成大清灭亡。这话有失公允。试问,不是载沣当政,换个人上,就能挽救大清?当然了,载沣确实能有不足,做摄政王时不过25岁,放在今天也就是大学毕业工作才3年。不过,也许应该提一提他早年做过的一件很有民族气节的事儿:德国公使克林德被杀后,载沣被委以一件苦差事——专程代表清政府去德国道歉谢罪。德皇要其下跪,他就是不肯!当时的载沣,18岁。这个细节,不少人忘记了。

1951年,载沣病死,以没落皇族的身份。


脑洞大开的历史


载沣这个人其实很有意思,祖父是皇帝,兄弟是皇帝,儿子还是皇帝。总体来说,载沣这个人整体评价是还算不错的,虽然他当摄政王期间有些举措可能会有争议,但是大清灭亡真的不是他的责任。到了溥仪继位的时候,大清基本上已经风雨飘摇的了,东南地方的封疆大吏基本上在慈禧晚年的时候已经不太受朝廷控制,好不容易训练的北洋新军也成了袁世凯的私人武装。朝廷之中,能够担当重任的满族皇亲国戚也不多。

他上台之后,搞过一系列的新政,其实就是想顺着潮流改革,趁机加强一下皇权。载沣搞出个皇族内阁,撤掉袁世凯等等举措,这些其实都是无济于事的。最后,大清还是亡了,好在宣统能够和平退位,载沣也终于不用干这摄政王,之后马上就退隐了。他把权力也看得淡,受过很好的教育,是为说不多精通满文的人。载沣虽然是摄政王,但是不过是一个老实人,思想其实也很开明。当年汪精卫刺杀他被抓以后,他还是赦免了了汪精卫。

当时的醇亲王府规模宏大,仆人上百,生活很是惬意。他喜欢读书,各种书报杂志都看,特别是《资治通鉴》。晚年的时候,他自号“书癖”,还专门刻了个章子,上面写着“书癖”二字。他喜爱看戏,喜欢当时的杨小楼、梅兰芳等人戏。曾经在六十岁大寿的时候,他专门请马连良、孟小冬唱了《游龙戏凤》和《盗宗卷》。后来,由于经费的问题,人员日渐稀少,他的王府基本上已经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了。

载沣其实一生评价是不错的。他曾经对孙中山表示过对民国政府的照顾,张勋复辟的时候,他也认为这是在胡闹。后来,他的儿子溥仪溥杰在东北建立“满洲国”,在日本人的一再劝诱下,他也没有过去。民国时代的载沣一辈子在王府里实行旧礼,新中国成立以后,他参加了政协会议,带头取消了旧礼节;后来,他为了支持国家教育发展,主动将王府出售。

后来,周恩来总理对载沣是这样评价的:

1.载沣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当上摄政王的, 他不具备这个能力,也无法承担历史重任。他后期在辛亥革命中的表现是好的,也没有积极进行复辟活动。

2.他 自己从未任过任何伪职,表明了民族气节,是一个爱国 者。他带头取消王府的旧礼节,不能不说是思想的开通进步。


历史是什么


说到载沣,哥哥光绪是皇帝,儿子溥仪也是皇帝,在清朝政治中也算一个比较特殊的人物了,关键慈禧拿捏政权时间太久,然而死的又有点早,因为慈禧死的时候载沣才25岁!国家权力交接的太过迅速,载沣在最后其实并没有完全获得国家权力。

25岁担任摄政王,上任之初意气风发,和光绪年轻时候一样,兴致勃勃的要干掉当时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袁世凯,但是还是因为年轻,没有杀掉袁世凯,如果真的杀掉袁世凯,估计清政府灭亡的时间会更早,而且辛亥革命后根本不会有皇室优待条件。

载沣主政的三年,正是袁世凯赋闲在家的三年,结果是南方爆发辛亥革命,载沣下罪己诏才请的袁世凯出山主持政事,最后在袁世凯的压力下被迫辞去摄政王职务,赋闲在家,闭门不出,彻底告别了历史舞台。

1912年,同意溥仪退位,在溥仪退位后,载沣生活低调,不主张那些遗老遗少参与复辟活动,尤其在1917年张勋复辟中,载沣展现出极大的抵触。1928年迁居天津,后反对溥仪到东北去建立伪满洲国,并且拒绝日本人劝降的要求,怒斥溥仪投靠日本。

解放后,载沣将醇王府贡献给人民政府以作办公,1952年因多年风寒,于2月3日病故。


史论纵横


晚清的失败其实是整个满族集体无意识的失败,他失败的真正原因是开历史的倒车:集权;


任何政权从来都不会平稳,即便是稳定,也只是暂时的,是各方势力博弈形成的相对短暂而动态的平衡。(而非是武装镇压);这个时候,聪明的政治家是不让矛盾集中爆发;遗憾的是,载沣的操盘水平不行,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导致所有的问题一下子爆发了;那么,载沣错在哪里呢?


载沣的视野受几百年满清的集体无意识的控制,立足于大清;当大清利益与国家利益冲突时,保大清不保中国;载沣要是聪明的话,就应该明白:覆巢之下无完卵---大清是中国这个巢穴下的蛋,要保大清应先保中国,没有中国,哪来的大清?!


所以,要保满清,唯一的途径就是放权;可惜的是,载沣走反了;咱们从政治与经济两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政治上的责任内阁,导致其他民族离心离德;


咱们看看载沣是如何操作的,辛亥革命前五个月,载沣推出责任内阁,13人中皇族就占了5个(皇族之外的满人3个,占多数的汉人才4个,蒙古人1个),因此人们称之为“皇族内阁”。


按现代政治学分析的话,这个责任内阁也埋下了不少的隐患

  • 就5个皇族成员素质而言,大多不识大体,这样的人只要有一个在内阁都会坏大事(无法达成共识),激起阶级矛盾
  • 没有照顾到其他少数民族的利益,比如回族、 苗族、维吾尔族居然没有一个成员,这会激起民族矛盾
  • 占多数的汉人居然只比占少数的满人多了一票,激起满汉矛盾,而满汉矛盾恰恰是主要矛盾,孙中山的口号--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就是民族主义的旗号,所以,载沣聪明的话,应该应该拉拢汉人中的立宪派

载沣聪明的话,应该放弃满人的部分利益,通过责任内阁拉拢中间派以孤立革命派;稳定了内部,孙中山根本成不了气候(其实,即使是辛亥革命的时候,孙中山也是翻不起大浪的小泥鳅)


那么,满清就可能向君主立宪过渡了,即使满族完全丧失了权力,满人也不会那么惨(清朝宣布退位前后,针对八旗子弟的报复性屠杀持续了三天,最惨烈的是广州、长沙、武汉和西安,当地满人几乎被屠光),溥仪也不会当儿皇帝了,那时d的日本会不会侵略中国,也很难说;载沣没有政治智慧,不但毁了满人,也毁了国家


第二,经济上的国进民退激起武昌起义


从导致辛亥革命的川汉铁路谈起,保路运动分为三个阶段,其实每个阶段都可以解决问题,可惜的是,满清巧妙地避开了每个阶段解决问题的时机


第一,【政策错误,国进民退与民争利】满清要求将川汉铁路收归国有,麻烦的是拒绝赔偿,这直接触犯了股民的利益,在当时的四川,很多人都将“身家性命”搭在铁路上,就如现在的房地产,所以,保路运动有了群众基础;股民们开始游行示威,但是满清不予理睬


第二,【斗争升级】股民们成立了一个名叫“保路同志会”的组织(不到10天发展到10万人),并罢市罢课,满清拒绝对话,


第三,【各县独立与武装暴动】由于满清处理不当,一场本来可以和平解决的经济争端酿成了流血事件“成都血案”,结果,四川各地宣布独立,清军武装镇压导致武汉空虚,武汉革命党公开活动,孙中山后来自己都说,“若没有四川保路同志会的起义,武昌革命或者要迟一年半载的。”


客观来说,全国独立,并非革命党的功劳,而是因为满清操盘失误导致自己失去群众基础(责任内阁失去了官僚的支持,保路运动失去了百姓的支持)


结果,满清土崩瓦解;遗憾的是,满清操盘不当,将本来是经济问题的保路运动,扩大为由立宪派领导的文明争路,最终激化为武装革命,从而丧失了整个天下


客观来说,载沣文不能安天下,武不能定乾坤,以他个人能力,想要扭转一个几百年积弊的政权,几乎不太可能;何况,满清已经立国三百年,差不多该寿终正寝了;不过,如果载沣会操盘的话,完全可能将一个帝制国家和平过渡到君主立宪制国家(概率很低,但可能性不是没有),这是国之大幸吗,也是天下大幸;

载沣这个人,性格来看宽容,开明。能力不一定非常出色,但是在辛亥年,清朝还能对蒙古、满洲等地有绝对统治力和影响力的情况下,能够顺应民意选择退位,这个胸襟可以说超越了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避免了中国的分裂。可以说他没能挽救清朝,但是他的所作所为挽救了中国,也使得辛亥革命成为中国流血最少的一次革命。

载沣跟他父亲奕譞很像。奕譞大儿子当了皇帝,结果大半辈子战战兢兢,一心求清静无为,闭门读书过安生日子,载沣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压根就不想当摄政王,所以袁世凯把他弄下去之后载沣开心得不得了,为此还遭了老婆一顿骂。

因为为人谦和耳根子软,本身也年轻,摄政那会儿支持立宪,但具体作为也可想而知。宣统逊位之后遗老遗少一直折腾着复辟,他一直是不积极的。溥仪去东北当儿皇帝后载沣带着家人去探望了一下,回去之后要求任何人都不准再去,可见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那类人,另外也颇有眼光。

私下里喜欢研究研究天文学,早早地也罢辫子剪了,对新事物不排斥,偶尔也有些不忌讳传统的“惊人之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