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设2条轻轨线!打造“二轴四区多廊”济南医学科学中心规划详解

增设轻轨线

建设人性化立体交通体系

构建“二轴四区多廊”的总体空间结构

保障安置区配套建设

……

随着重点项目的集中开工

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备受瞩目

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引爆”项目集中开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质子治疗中心、两安置区率先开建!

这里将如何规划建设

具体要建成什么样?

详细规划解读来啦

一起来看看这座健康之城的真面目

增设2条轻轨线!打造“二轴四区多廊”济南医学科学中心规划详解

打造产城人全面融合健康示范城

这将是一座规划引领、高点定位的未来之城。

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管委会副主任李建华表示,规划结合贯穿基地的南北生态景观轴、东西文化健康轴和依托原生态河道绿化营造纵横交织的景观廊道网络,秉承“产城融合,以产为主”的开发理念,形成“二轴四区多廊”的总体空间结构,推动生态、生产、生活的融合,打造宜居、宜业、宜养、宜游的总体布局。

增设2条轻轨线!打造“二轴四区多廊”济南医学科学中心规划详解

两轴:东西文化健康轴和南北生态景观轴

东西文化健康轴:结合济南市既有东西向城市发展轴,联通济南西站与济西湿地和长清组团,贯穿医疗硅谷。其两侧布局多种医疗设施及相关服务机构。轴线内设置中心交通枢纽,并于与西客站片区通过地下通道连接,将东侧来自主城区与西站的人群有效导入规划用地内。

南北生态景观轴:将医、教、研、产、养等不同功能板块有效串联,并根据各功能区的需要进行空间设计,打造具有不同主题特色,贯穿用地南北的景观廊道。

四区:充分结合用地条件,因地制宜地设置医疗硅谷、生命科技创新产业区、生态康复颐养示范区、健康智慧生活实践区四大功能园区。每个组团均配置核心功能,形成产业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实现生态、生产、生活的融合,打造宜居、宜业、宜养、宜游的国际医学科学中心总体布局。

多廊道:利用现有生态肌理,结合现状生态隔离带及规划用地内部水系的布局,规划城市景观轴线,打造多条贯穿城市的生态廊带,在空间结构上实现自然与城市的融合与平衡。

建设步行优先的人性化立体交通体系

增设2条轻轨线!打造“二轴四区多廊”济南医学科学中心规划详解

地下:设一公里长自动扶梯自动驾驶公交连接西客站

“西客站距离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仅有一公里左右的道路。我们将结合地铁线路相关方案,打通这段地下通道。通道内还将有中小型公交车、出租车通行道路,还有可能设置一条人行通道。”李建华表示,这条连接起西客站和医学中心的地下通道,将东侧来自主城区与西客站的人群有效导入规划用地内。

地下通道采用无障碍设计,全长1公里距离设置自动水平扶梯。另外,乘坐高铁客流还可通过地下自动驾驶公交以舒适、便捷、高效的方式抵达医疗硅谷,其他来自市内短途人流可通过地铁和轻轨到达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

公路:四纵四横主干网格局新增高速路口和跨黄通道

片区公路交通体系规划中,将结合城市现有路网体系,规划连接东西、南北方向的干线道路,打造四横四纵的主干路网格局。

其中,横向交通干线路网为济齐路、青岛路延长线、经十西路、刘长山路等,共有15条东西向道路与东部片区建立联系;

纵向交通干线路网为医学大道、北绕城西延主干路、齐鲁大道和腊山河西路等,共有6条南北向道路串联各组团和相邻片区。

在与高速体系衔接方面,规划用地北侧新增高速出入口,涉及京台高速公路和绕城高速北环线。保留现状济南西出入口、槐荫枢纽立交西延增设出入口、增设青岛路高速出入口,共3个高速出入口;远期可考虑医学大道南延至殷家林立交,并增设高速公路出入口。这样一来,高速绕城环线将与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的联系性大幅提升,尤其是至北部创新产业区的可达性大幅强化。

此外,为加强与黄河北侧区域联系,增设齐鲁大道、医学大道跨黄通道,保留在建的济齐路西延跨黄通道。

轨交:增设轻轨北线等环线地铁站与规划BRT站衔接

考虑到进入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的客流量较大,在现有规划地铁线路基础上,增设轻轨北线、南线及覆盖西客站片区的轻轨环线,同时与连接中心城区的BRT规划衔接,加强与中心城区的交通联系。

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内规划连接基地和西客站片区及中心城区的轻轨线路,方便学校教职工、学生通勤。为实现无缝换乘,规划充分考虑了轻轨与BRT及地铁的换乘。轻轨站间隔为500米设置,以创造适宜步行的交通环境。

此外,调整已有轨道交通规划,将M1线延长增设位里庄站。M3线的小高庄站设置与轻轨北线换乘车站,实现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的无缝衔接。该区域内站点通过地下通道连接,实现地下空间一体化体系。R1线向北延伸,在健康生活方式文化示范区核心增加站点,完善该区域轨道交通网络格局。

慢行:设观光主体慢行路线结合绿地规划8处停车场

为方便居民和住院病人健康出行,未来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将在各个组团区域周边规划环线,在中心区域规划长宽均约100至200米的路网。同时,规划高架步行连廊、地下通道实现人车分离。

据介绍,片区设置连接周边美里湖公园、黄河生态景观廊道、济西湿地公园的观光主题慢行路线,规划用地内部沿主要河道规划适宜康养、休闲及开展交流活动的健康主题慢行路线,两类慢行路线有所交叉,使慢行线路灵活多变。在条件适宜的河道上方及主要交通路口设置过街天桥。

此外,结合位里和美里湖轨道车场上盖复合设置2处公交停车场,在济西热源厂北侧、齐鲁大道和小清河交汇处西北角规划公交场站2处,结合绿地规划8处社会停车场。

安置区及配套建设

增设2条轻轨线!打造“二轴四区多廊”济南医学科学中心规划详解

在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项目选址示意图上可以看到,安置区分布在南北两侧,与重点项目相连。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统筹拆迁农民的保障房建设与园区产业发展,将保障房与产业开发、配套服务和人才公寓、陪护公寓等功能建设统筹规划,让拆迁群众共享医学中心建设发展成果。

“将老百姓安置到一个相对好一点的地段,就业也会方便,因为这里有医院,需要有医生,有专家,同样也需要其他人来服务,肯定是就近拉动就业。”李建华介绍。

增设2条轻轨线!打造“二轴四区多廊”济南医学科学中心规划详解

来源:济南日报记者 邱天 李雪梅、济南时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