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世界500強來了!阿里騰訊京東成大贏家,萬達落榜有點「冤」

2018年7月19日晚,最新《財富》世界500強榜單公佈。

曾幾何時,“世界500強”這個響亮的金字招牌讓中國人豔羨不已:榜單上除了少數中國央企之外,更多的位置被美國、歐洲和日本的公司佔據。

而在今天,中國經濟崛起的腳步已經清晰可見:今年中國公司共有120家上榜,非常接近美國的126家,遠超日本(52家)。這是中國企業上榜數量連續15年增加。

最新世界500强来了!阿里腾讯京东成大赢家,万达落榜有点“冤”

儘管如此,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注意到,榜單也反映出中國企業存在的部分問題。

從行業結構講,中國的銀行業依然壟斷著超額利潤,而所有上榜的房地產企業全部來自中國;在生命健康、食品、娛樂等與百姓民生息息相關的行業,中國沒有企業上榜。

從社會貢獻講,在“最受景仰的公司”和“改變社會的公司”等衡量社會價值的榜單上,中國企業只有1家上榜。

前5名有3家中國企業

隨著全球經濟的復甦,在過去一年間全球大公司的經營狀況顯著改善。

2018年上榜500家公司的總營業收入近30萬億美元,較去年同比增加8.3%;總利潤為創紀錄的1.88萬億美元,同比增加23%;銷售收益率達到6.3%,淨資產收益率達到10.9%,都超過了去年。

最新世界500强来了!阿里腾讯京东成大赢家,万达落榜有点“冤”

按照營業收入排名,沃爾瑪連續第五年問鼎榜首,中國的國家電網、中石化和中石油分列第二到四位,排序與去年沒有變化。荷蘭皇家殼牌石油公司從第七位躍升至第五位,日本豐田汽車和德國大眾汽車緊隨其後。

最新世界500强来了!阿里腾讯京东成大赢家,万达落榜有点“冤”

按照利潤總額來排名,科技巨頭蘋果公司高居榜首,排在第二位的是英美菸草集團,“股神”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排名第三。利潤榜前十位的四家中國公司仍然是工建農中四大銀行。

財富中文網指出,中國銀行業利用壟斷地位獲取超額利潤的問題仍然沒有解決。

美國上榜的8家銀行平均利潤為96億美元;中國10家銀行平均利潤高達179億美元,遠遠高於全部入榜中國公司的利潤水平(31億美元)。這10家銀行的總利潤佔111家中國大陸上榜公司總利潤的50.7%;作為對比,美國銀行總利潤僅佔126家美國入榜公司的11.7%。

中國企業排名提高

在500強排名位次的變化上,今年上升最快的是中國的國家能源投資集團,躍升175位。

值得一提的是,排名躍升最快的前十家公司中有八家都來自中國大陸,除了國家能源投資集團,其餘七家是:阿里巴巴(上升162位)、騰訊(上升147位)、山東能源集團(上升138位)、廈門國貿(上升134位)、美的(上升127位)、廈門建發(上升126位)和碧桂園(上升114位)。

從行業看,所有的互聯網服務公司排名均有大幅提升,它們是來自中美兩國的京東、阿里巴巴、騰訊、亞馬遜、谷歌母公司Alphabet和社交媒體巨頭Facebook。

另一方面,所有上榜的房地產行業企業均來自中國。

最新世界500强来了!阿里腾讯京东成大赢家,万达落榜有点“冤”

倫敦政經學院最近指出:信息和通信技術行業的創新溢出效應最為明顯,為其它技術創新的2倍。在500強榜單中,華為公司排名從去年的83位上升到72位。

而在美國的“傳統強項”汽車製造業領域,中國企業實現了“逆襲”:

中國有7家上榜公司,美國僅有通用汽車和福特兩家。

民營企業吉利公司過去一年跨越了百萬銷量門檻,在銷量增幅和500強排名躍升幅度上位於國內行業首位。

不過特斯拉也在美國本土500強中躍升了123位,至第260位,成為去年進步幅度最大的美國企業。

上榜中國企業收益率下降

財富雜誌特約撰稿人王志樂指出,縱向比較近年數據發現,上榜中國企業的銷售收益率和淨資產收益率這兩個指標處在下行通道。

例如,2015年上榜中國公司銷售收益率為5.6%,到了2017年只有5.1%;2015年上榜中國公司淨資產收益率10.7%,到2017年只有8.9%。

最新世界500强来了!阿里腾讯京东成大赢家,万达落榜有点“冤”

中國企業產業結構調整也面臨巨大的挑戰。

作為參照,2018年美國大公司中沒有房地產、工程建築和金屬冶煉企業,卻在IT、生命健康和食品相關等領域存在眾多大公司;中國正好與此相反。

尤其在衛生健康/食品批發、保險管理式醫療、食品生產加工、娛樂等與人民生活和健康密切相關的產業裡,有美歐、日本、巴西等國公司,中國卻沒有任何企業上榜。

此外,今年有8家中國企業跌出了500強排行榜,它們是:安邦保險集團、海航集團、中國華信能源有限公司、大連萬達集團、中國國電集團公司、山西焦煤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和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等。

最新世界500强来了!阿里腾讯京东成大赢家,万达落榜有点“冤”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企業跌出榜單並非因為行業週期因素導致營收下降。

2017年,安邦保險公司銷售收入608億美元,在今年榜單中能夠名列139位。海航集團銷售收入530億美元,排名170位。中國華信能源公司銷售收入438億美元,排名222位。萬達集團銷售收入285億美元,排名380位。

其中,海航集團和萬達集團有相似之處,即過度運用槓桿擴張和非理性對外投資導致資金週轉陷入困境。

其它幾家企業則由於不同程度違法違規經營,被司法部門或監管部門調查或處理,導致企業經營困難。

這些“非正常”因素,需要引起格外注意。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財富中文網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