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電|中國水電領先世界的程度 遠超高鐵、核電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水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僅從數據上看:我國水電從改革初期1977年的水電裝機 1576.5萬千瓦,發電量476.5億千瓦時,增長到四十年後2017年底我國的水電總裝機達到3.4億千瓦,發電11898億千瓦時。增長幅度就已超過20倍。

我國水電這種連續40年的高速增長,在全世界的範圍內,絕對是絕無僅有的。到2017年底,全球的水電總裝機也只有12.67億千瓦,其中含抽水蓄能1.53億千瓦,水電發電總量4.185萬億千瓦時。對比這些數字可見,我國一個國家的水電裝機和發電量均超過了全球的四分之一,分別佔到了全球總量的27%和28%。

文 | 張博庭

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副秘書長

一、我國水電設計、建設、製造水平全面引領世界

近些年來我國水電裝機的持續高速增長,其實也是我國水電的設計、建設、製造水平的全面領先的一種體現。早在70年代,我國改革開放初期建造的烏江渡水電站,就是全球第一座建在喀斯特熔岩地區的大型水電站。此前,如何保證在喀斯特熔岩地區建造的大型水庫而不出現滲漏是世界壩工界公認的難題。正是我國烏江渡水電站的成功建成、蓄水,突破特了喀斯特地區水電建設的禁區,第一次讓全球的壩工界看到來自中國水電建設的創新點。也可以說是我國改革開放之後,中國水電從學習、追趕到創新、超越的第一次嘗試。隨後,我國黃河上的龍頭水電站龍羊峽水庫建設所遭遇到的庫岸滑坡穩定的等一系列問題,又成為當時國際水電工程界關注的焦點。

上個世紀後期,隨著科技的進步國際壩工界先後推出了混凝土面板堆石壩、碾壓混凝土壩等新型的築壩技術。儘管,這些技術發明在國外,但是由於我國的在建的水電工程項目眾多,所以,新壩型的大量實踐大部分都是在中國完成的。因此,沒有幾年,很多新、老壩型的世界紀錄,都先後被中國的水電建設所打破。

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拱壩是我國錦屏一級水電站的305米高的雙曲拱壩;世界上最高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壩是我國233米的水布埡水電站大壩;最高的碾壓混凝土大壩是我國216米高的龍灘大壩。我國正在建設的雙江口堆石壩高度達到312米,建成後將成為世界第一高的大壩。建設這世界之最的大壩,需要一系列的技術支撐,如:與高壩工程密切相關的高邊坡穩定技術、地下工程施工技術、長隧洞施工技術、洩洪消能技術,以及高壩抗震技術等等。在這些方面,我國的各項工程技術均已經引領世界。

在水力發電機組製造方面,目前,不僅世界上單機70萬千瓦的水輪發電機組,絕大部分都安裝在我國,而且,單機容量達到80萬千瓦和100萬千瓦的水輪發電機組,也只有我國才有。

二、電力體制改革後 我國水電發展並非一帆風順

2002年我國電力體制的改革從根本上改變了水電建設投資難的困境,使得我國的水電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高速發展階段。在我國電力體制改革剛剛啟動後的2004年,我國的水電裝機和發電量,就先後超過世界上所有國家,成為第一。並從此,再無反覆。到今天,無論是我國水電的裝機、還是發電量,都已經是排在世界第二國家的3倍以上。然而,辯證的看事物沒有絕對的,電力體制改革在給水電發展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的同時,也不可避免的帶來了一些新的挑戰。

例如,市場化的開發水電方式,使得中央政府對地方的影響力大幅下降,水電開發過程中協調各種利益的難度陡增。中央電力企業之間的競爭,也曾被國、內外的反水壩、反水電勢力所利用。原來,一旦出現攻擊誣衊我國水電建設的言論,電力部或者國家電力公司都會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各種謠言很難形成氣候。但在體制改革之後,

由於各個企業之間的競爭關係,既是誰遭遇到了誤解、甚至是誣衊,單個獨立的企業都很難發出有說服力的聲音。以至於我們改革的標誌性成果之一,代表國家去積極開發水電的電力央企,常常被一些環保組織,宣傳成為跑馬圈水的黑心開發商。

上個世紀末,當國際上的反水壩、反水電的偽環保非常時髦的時候,我國國內由於水電的舉國開發體制,偽環保宣傳根本就沒有任何可乘之機。但電力體制改革引進水電開發的競爭機制之後,情況似乎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加之這一階段我國對外開放的力度加大,國外環保組織對國內代理人的支持和資助也大幅度增加。國內迅速成長起來了一批以反水壩、反水電為目標的極端環保組織。這些由國外指導、資助的環保組織,有著豐富的反水壩、反水電鬥爭經驗,它們不僅善於利用媒體挑撥和利用公眾情緒,而且還特別注意在各個相互競爭的電力公司挑撥離間,甚至還經常通過各種手段影響和利用有關部門的政府官員。

總之,相對於國際社會關於水電發展的爭論,我國有一個滯後期。當國際上的反水壩運動最高潮的時候,我們國內的聲音還很少。那時我國建設水電的態度也非常堅決。特別是我們三峽工程的上馬和成功建成,讓國際上很多反水壩、反水電的謠言在事實面前碰得頭破血流。然而,當國際社會的主流已經開始反思並澄清極端環保對水電的各種誣衊之詞之時,

國內的一些炒作反水壩問題的極端環保組織卻已經在國外勢力的資助下活躍起來了。並且對我國水電的發展構成了不少實質性的損害。

三、我國很多水電開發項目建設 曾因偽環保宣傳一度遇阻

2003年個別環保官員利用職權,召集了一批具有反水壩思潮的學者召開的怒江環評論證會,製造了一系列有關怒江的謠言。如,他們把上游早已經建造了水電站的怒江,宣傳成是世界上唯一沒有建水壩的河流。他們完全無視怒江幾十萬人生存多年,砍伐林木、陡坡耕種,水土流失嚴重,地質災害頻發,河谷地帶生態環境已經遭到極大破壞的現實,欺騙宣傳說怒江是世界上最後一條生態江。特別是某媒體的一篇“為子孫後代保留一條生態江”的不實報道,幾乎欺騙和誤導了整個社會。有人還以這些謊言為依據上書全國人大,甚至寫信給聯合國,要求制止怒江水電開發。

瀑布溝水電項目的移民衝突,更是輿論被誤導之後導致群眾情緒失控的典型案例。在眾多的挑撥公眾情緒的誤導宣傳中,某媒體刊發的《用十幾年前的標準拆遷,漢源移民鉅額損失》文章,故意把92年頒發的移民補償條列,說成是用92年的標準拆遷。其實該文件中清清楚楚的寫著要用拆遷前三年的平均值計算補償。但是,煤體的這種欺騙性的誤導宣傳對移民的情緒挑撥性極大,當時憤怒的移民幾乎是人手一份這張報紙。以至於在瀑布溝爆發了我國水庫移民歷史上最嚴重的群體暴力衝突事件。

尤其可悲的是,一些環保組織通過各種手段拉攏、影響環保官員,以至於不少環保官員對我國的水電開發形成了嚴重的偏見。例如,在“十一五”期間就曾有環保官員公開的對媒體表示“水電的汙染破壞比火電還嚴重”。因為火電的汙染是可以治理的,而水電的生態破壞是不可逆的。這種歪理邪說。本來是最典型的水電妖魔化的謬論。但卻不僅被我國的環保官員接受、而且公開宣傳,並用來指導我國的環境評價和汙染治理。其後果的嚴重性,我們可想而知。其實,在“十一五”期間,我國對煤電的環保要求還只是脫硫,不考慮脫銷。而這種氮氧化物排放極其嚴重的煤電,卻被環保部門當作比水電還要清潔的能源大力推崇。導致的結果是,我國的煤電超常規的高速發展。然而,幾乎是當我們國家的煤炭消耗,超過全球的50%的同時,我國就爆發了全國性的嚴重霧霾汙染。後來的研究發現,煤電排放中的氮氧化物,是造成霧霾的一個主要元兇。因此,從“十二五”開始,環保部門緊急要求全國所有的煤電廠都必須加裝“脫銷”裝置,這才使得此後幾年,各地嚴重的霧霾汙染逐步開始減輕。然而,我們不能否認的沉痛教訓是,正是那些當年被某些環保官員吹捧為比水電還要清潔的火電,一度造成了全國大面積的霧霾汙染。

受這種妖魔化水電偏見的影響,在“十一五”的中期,我國幾乎所有的水電項目都不能正常地通過環境評價,一些大型水電項目在拿到開工路條之後,居然被擱置了數年之久。例如,當時世界上最高的拱壩小灣幾乎都要封頂了,但因為環評問題電站的核準還沒有通過。2009年“叫停金沙江水電”的環評風暴,讓妖魔化水電的誤導宣傳達到了頂峰。我們知道“未批先建、跑馬圈水、過度開發”是2009年叫停金沙江水電的主要理由。然而,“未批先建”的說法根本就不成立。根據我國2004年投資體制推行的改革“無須批准、只需核准”是改革後的管理政策。況且,開發金沙江是“十一五”水電規劃中關於水電建設的首項任務。而且金沙江所有的水電項目,又都是在拿到國家的開工路條後,又毫無理由地遲遲得不到有關部門的環評和核準。這顯然就不是什麼“未批先建”,而是典型的“先建未批”。“先建”本來是合法的(因為有開工路條),“未批”則是因為環保部門對水電報有偏見。

再看當時所謂“開發過度”的指責,金沙江所規劃的電站在2009年時,還沒有建成一個。開發程度還是零,怎麼就已經產生過度了呢?總之,這些明顯的違反基本事實,違反邏輯的妖魔化水電的論調,由於被反覆的宣傳、炒作,似乎成了當時的真理。以至於在不同程度上誤導了社會輿論,矇騙了公眾,也一度影響了領導的和政府部門的決策。使得我國“十一五”中期的水電建設,幾乎完全停止。

叫停金沙江後,有關部門通過調查才發現“先建未批”的原因是環保部門對相關企業報上來的環評報告置之不理,一擱幾年。一些地方政府為了能安全度汛,則要求企業必須截流施工,以保障安全。企業受的是夾板氣,“先建未批”其實是不得已而為之。發現問題的結症後,為了避免今後發生類似的問題,國家發改委和環保部曾經聯合發文,明確要求今後環評報告必須在2個月內予以批覆。然而,不解決思想上對水電的偏見,這種程序性的要求只能治標不治本。以前,水電企業遭遇的是環評審批難,新文件出臺之後,則變成了環評申報難,我國水電項目的開工和建設,依然是困難重重、舉步維艱。

四、物極必反,減排帶來中國水電發展的黃金期

當時由於我國的水電發展受阻,幾大國有電力企業的競爭,都不得不在集中在火電上。以至於我國的火電比重增速過快,能源結構逐漸嚴重惡化。由此也不免讓國家的能源發展陷入了嚴重的困境。2008年前後有一段時間,在國內:煤炭供不應求、價格飛漲、礦難頻發、煤電矛盾突出。在國際上:由於排放了與我們的發展水平不相適應的溫室氣體,哥本哈根氣候大會我們遭遇到全球的批評。

2009年底的哥本哈根氣候大會,讓出席會議的國家領導人深切地感覺到水電缺位的中國能源發展之困境。回國之後,立刻佈置中宣部、國資委和國家能源局加強水電的正面宣傳。同時為適應國際社會的減排的需要,緩解國際壓力,我國也向全世界做出承諾,要在2020年把單位GDP能耗降低40%到45%,非化石能源的比重達到15%。此後,在2010年藉著紀念我國水電建設100週年之際,由政府出面組織了一系列的反擊妖魔化水電的正面宣傳。至此,叫停金沙江水電的荒唐和嚴峻的國際社會的減排壓力,終於讓我們認識到了:我國水電被妖魔化的傾向不糾正,中國的發展將難以可持續。

此後,我國水電發展迎來寶貴的黃金期,包括小灣和被叫停的金沙江水電站在內的一大批“十一五”期間被長期擱置的水電項目,在2010年下半年陸續都獲得了核准。我國的水電建設者們也不負眾望的幹出了一系列出色的成績。完美地實現了我國水電從追趕到超越,最後到引領世界水電的嬗變。

今天的我們中國的水電已經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無論從規模、效益、成就,還是從規劃、設計、施工建設還是裝備製造水平上都已經是絕對的世界領先。

一般人可能想不到,中國水電領先世界的程度,其實遠超我們經常宣傳的高鐵、核電等行業。我國的高鐵、核電等技術雖然已經非常先進,但是在國際市場上還是有競爭對手的。例如,日本的新幹線、德國的磁懸浮;法國、美國以及俄羅斯的核電技術。但是,唯有在水利水電領域的國際招標中,幾乎所有像樣的競爭對手,都是中國的公司。這種全行業的絕對領先,在我國曆史上是否能絕後我們不知道,但絕對是空前的。

五、水電在人類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工業化以來,全球水電的開發和應用是減少世界溫室氣體排放的最大功臣。目前由於一些發達國家的水電資源幾乎開發殆盡,已經進入大規模發展風能、太陽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的階段。國外各種媒體所宣傳的可再生能源,也大都以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為主。但是,事實上由於受到技術水平和能量密度的侷限,水電仍然是當前最有效率、最起作用的可再生能源。在發電領域內,目前全球可以利用的其它所有形式的新型可再生能源量的總和,還達不到水電的減排作用的一半。在眾多的可再生能源中,

水能不僅是目前唯一具有大規模商業化應用的。而且在改善電網的調節性以及經濟回報方面,也將會對其他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應用起到重要的支撐和保障作用。除此之外,我們水電家族中的抽水蓄能電站,也是目前最有效的電網調峰、調節手段,同時也是大規模的風、光等間歇性、波動性的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入網的重要保障。

根據國際權威機構的預測,如果要實現巴黎協定所提出的,在本世紀下半葉就實現淨零排放的目標,那麼2050年的能源結構中非化石的比重至少要佔80%以上。相應的在電力構成中,應該達到100%的非化石能源發電。最近,歐洲、美國的一些能源研究機構,根據各國現有的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技術水平,明確指出:只要我們堅持能源轉型的方向,在2050年在全球實現百分之百的由可再生能源供電,無論是在技術上還是在經濟上都是可行的。在這當中,水電的作用絕對不容小覷。

結語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水電的發展雖然經歷過不少曲折,但畢竟還是成績斐然、令人矚目,並且今天已經成功地站上了世界的巔峰。放眼未來,我國水電發展的前景依然非常廣闊。

一方面,我國水電還有超過60%的開發潛力等待我們去挖掘。另一方面,我國能否實現能源轉型和可持續發展以及兌現我們《巴黎協定》的承諾,將主要取決於我們水電的發展。目前,不少國際輿論都承認,全球的《巴黎協定》能否實現,主要看中國,而中國的承諾能否兌現,將主要看我國的水電。

總之,未來中國的水電依然是前途光明、任重道遠,機遇與挑戰同在。然而,作為中國的水電工作者,無論是回眸歷史,還是展望未來,我們都會倍感榮幸、自豪。因為,我們水電事業的發展、興衰,從來都是與祖國的前途、人類的命運,緊密地聯在一起的,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