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水利部部长为四川南充“记者河长”打Call

国家水利部部长为四川南充“记者河长”打Call

记者河长巡河现场

国家水利部部长为四川南充“记者河长”打Call

记者河长巡河现场

四川新闻网南充7月20日讯(记者 邓成满 摄影报道)国家水利部部长鄂竟平为四川南充首创的“记者河长”工作机制打Call了。7月17日,水利部举行全面建立河长制新闻发布会,水利部部长鄂竟平在介绍全国河长制工作时,称记者也参与进来,叫做“记者河长”......社会共同治水正在形成,群众好评不断上升。

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鄂竟平说,各地在健全河长体系的同时,广泛发动社会公众参与河湖治理和保护,涌现出一大批乡贤河长、党员河长,记者也参与进来,叫做“记者河长”……通过实施河长制,中国的江河湖泊实现了从“没人管”到“有人管”,有的河湖还实现了从“管不住”到“管得好”的重大转变,推动解决了一批河湖管理保护难题,使河湖的状况逐步得到好转。

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科技日报、中国日报、中国新闻社、人民网、新华网、新京报、澎湃新闻等13家媒体的记者参加了新闻发布会。最近几天,“记者河长”大量进入中央媒体视野。

“记者河长”工作机制,系南充首创。2017年7月,南充市委宣传部、市河长办为来自省级和市级媒体的11名记者颁发了“河长记者”聘书,从此在南充大大小小的河流、湖泊边,多了一群巡河的记者身影。根据职责,11名“记者河长”承担着政策宣传员、护水监督员、治水参谋员、信息传播员四个职能,同时监督南充各级河长履职尽责情况,曝光各级河长不担当、不作为、不爱河、不护绿的行为,以及各级各部门在河长制推进过程中的问题。

日前,《中国水利报》、“中国河长制湖长制”微信公众号发文专题介绍南充的“记者河长”,称这是全国首创,这一创新机制,完善了河长制工作体系,补齐了宣传短板,拓宽了监督渠道,对解决河长制推行过程中重视程度不够、宣传方式不活、社会认知不足等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

截至目前,南充11名“记者河长”已经分时段、分节点奔赴全市100余个乡镇,对70多个污水处理厂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40余条河流等进行明察暗访,在全方位宣传解读相关政策、法律以及治水工作先进典型的同时,大力曝光河长制工作不足、不力的单位和现象,引导全社会树立环保意识和治水意识。

据悉,此前南充“记者河长”工作机制也受到四川省及南充市领导也充分肯定。四川省政府、省委宣传部、省水利厅及南充市委市政府研究室等,多次出专报、通报介绍记者河长工作机制。南充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其他市领导多次表扬、批示“记者河长”的公开报道或内参。一名“记者河长”还被评为2017年度感动南充的十大人物。

记者河长、南充市广播电视台记者陈思蓓表示:成绩和荣誉已经成为过去,我们决不吃老本,在未来的工作中,将擦亮“记者河长”金字招牌,为河长制工作有效开展、为守住嘉陵江最柔美的身段、为筑牢嘉陵江中游生态屏障再立新功。

国家水利部部长为四川南充“记者河长”打Call

记者河长走西河大型采访活动启动

同步播报

青藏高原是江河之源。如何保护江河源、家乡河?7月上旬,西藏拉萨市水利局高级工程师次央在接受当地媒体记者采访时称,内地省市设置的“记者河长”工作机制,这很新颖,“保护家乡河、推进河长制工作,不是少数工作人员的努力就能达到效果的,它需要全民的参与。如果借助媒体的宣传平台,发挥媒体监督效应,向大众普及预防和保护水资源、水环境的知识,河长制工作将更有力度。”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