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将重点考核非常规水源利用占比再生水开发利用将迎新格局

12月3日,水利部发布信息,今年全国非常规水源利用量将超过90亿立方米,其中再生水利用量占到80%以上;未来,将把非常规水源利用纳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重点考核当年非常规水源利用量较上年增加或占当年用水总量比例情况;非常规水源的巨大潜力将进一步释放,“第二水源”的重要作用将进一步增强,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将迎来新的格局。水利部将综合运用行政、法治、经济、科技等手段,推进非常规水源工作迈上新台阶。

1

2019:40年来较重干旱 未来极端天气概率增加

今年可以说是最近40年以来比较严重的干旱。此前,在中国气象局5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室首席叶殿秀表示,今年干旱日数是历史上同期第四多,面积在南方地区也是历史同期第二大。7月下旬至10月底,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安徽南部等地气温偏高1~2℃,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5至9成。高温少雨导致湖北东南部、湖南北部、江西北部、安徽南部等地先后出现农业干旱。灌溉条件较差地区的晚稻出现萎蔫、卡穗、结实率下降等状况,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下降,也不利于蔬菜播种、油菜播种育苗等秋种工作。10月中下旬,江西、安徽等地农业干旱持续,7月以来旱灾共造成江西、安徽2省农作物受灾面积1174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88亿元,其中11月农作物受灾面积新增250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新增22.9亿元。同时,长江中下游地区伏秋连旱导致土壤湿度持续下降,植被生态变差。

水利部:将重点考核非常规水源利用占比再生水开发利用将迎新格局

六安舒城万佛湖上游晓天河河床

未来极端天气出现概率增加,可能带来更多旱涝。据专家统计研究发现,最近几十年来,全球温室效应加剧,温度急剧上升,同时伴随大气水循环加剧,即“大气中的持水能力会增加”,从而更有可能带来更多旱涝。专家表示:“本世纪末,江苏流域降水强度或增加10%,降水的变率或增加20%。实际上,我国中下游地区‘旱涝并存、旱涝急转’灾害近几十年来呈显着加剧趋势。”未来,我国年热浪天数将大幅增加,霜冻大幅减少,极端降水强度和频数将增加。

2

水利部:重点考核非常规水源利用占比,释放非常规水源巨大潜力

水利部表示:非常规水源是常规水源的重要补充,对于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提高区域水资源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益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广义非常规水源涵盖常规水源以外的一切其他水源,主要包括再生水、集蓄雨水、淡化海水、微咸水、矿坑水等。国家节水行动方案规定重点地区节水开源,在超采地区要削减地下水开采量,在缺水地区要加强非常规水利用,在沿海地区要充分利用海水。

近年来,水利部不断加强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管理工作。把非常规水源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特别是缺水地区,进一步扩大配置到工业、生态环境、城市杂用、农业等用水领域,强化规划引导、严格论证、计划管理、工程建设等配置手段,完善激励政策,发挥市场作用,加快推进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把非常规水源利用纳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重点考核当年非常规水源利用量较上年增加或占当年用水总量比例情况。

水利部:将重点考核非常规水源利用占比再生水开发利用将迎新格局

据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介绍,近年来各地不断扩大再生水利用规模,提高水质,拓展使用范围,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成效明显。北京已建成规模以上再生水厂54座,再生水管线达到1877公里,再生水利用量达到10.7亿立方米。广东、福建、浙江、山东、江苏、海南和辽宁等地因地制宜,沿海岸线布局的火(核)电厂直接利用海水作为冷却用水,2017年利用量超过千亿立方米,大幅度节约了淡水资源。各地积极探索创新,形成了富有特色的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模式。昆明市政府与企业签订污水处理特许经营权协议,宁波岩东再生水厂运用市场机制为园区开辟水源,青岛市利用水价杠杆促进再生水推广利用,丽江市统筹实施城市污泥处理处置工程,兰州市科学开发利用苦咸水等。据统计,今年全国非常规水源利用量将超过90亿立方米,其中再生水利用量占到80%以上。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非常规水源的巨大潜力将进一步释放,“第二水源”的重要作用将进一步增强,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将迎来新的格局。水利部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节水优先”治水方针,综合运用行政、法治、经济、科技等手段,推进非常规水源工作迈上新台阶,促进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和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3

再生水处理领域膜技术应用优势明显

当下,膜技术已在再生水回用系统上推广开来,使得再生水水质得到大幅提升。2018年,我国膜应用产业规模达到2438亿元,其中膜与膜材料340亿元、设备630亿元、工程与应用758亿元相关配套产品400亿元、贸易与服务280亿元、其它30亿元。在全球经济极不稳定的形式下,取得了20%以上的增长率。

水利部:将重点考核非常规水源利用占比再生水开发利用将迎新格局

为加强膜产业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完善膜技术产业链完整性,加强行业上下游企业连接的紧密度,推动膜产业进一步发展,第一环保网积极组织各方资源,在中国膜工业协会、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中煤科工集团南京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联合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南京江北新区产业技术研创园管理办公室,于12月12-13日在南京江北新区举办“2019膜技术环保应用论坛”,为从事膜产品生产及应用的企业、从事膜材料研发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相关领域用户单位搭建起供需对接、技术分享的交流平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