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代乡镇来了温州理发妹,理发匠就被时代抛弃了

剃头理发,被称为“顶上功夫”。以前的理发店贴有一个对联:虽是毫发技艺,却是顶上功夫。可是,到现在,传统的剃头匠这个手艺日渐式微,已经快到消亡的地步了。

对传统剃头匠颠覆性的冲击,是在1980年代出现的。可是毫不夸张地说,将传统剃头匠赶到绝境,是1980年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成果。在我的家乡,给传统剃头匠予以致命一击者,是一群外地来的柔弱的温州理发妹。

在1980年代以前,理发都是由剃头匠来完成的。这,估计有几百年的传承了。在我的家乡,剃头匠一般是走村串户给人理发,人们的理发钱,一般是包年付费,基本上是每个月理一次发。当然,集镇上也开有一两家理发店。

剃头匠给人理发,是不怎么注意发型的。要说有发型意识,那基本上就是四种发型,那就是老中青和儿童,发型稍有不同,但也区别不是很大,最大的区别,就是有人要理光头,有人不理光头。

当然,剃头匠不重视发型,并不等于不注重手艺。剃头匠对手艺还是很讲究的。基本的手艺,就是头发要剪得平整,手艺更重要的表现是在剃上,手艺高的剃头匠给人剃头时,会让人很舒服,很享受;反之,手艺差的剃头匠一动剃刀,就让人头皮疼。而最考验剃头匠功夫的,是给人剃胡须和剃光头。如果剃得人生疼,那就是手艺不佳的表现。而剃刀没有掌握好,剃得人皮破出血,那就是很大的讳忌。遇到这种情况下,甚至,理发的人,会拒绝付理发费。

在我的家乡,剃头匠最大的特色,是会武术,懂穴道,平常给人剃头后,会给人进行简单的按摩,据说这三五下的按摩,会给人酥麻的感觉,让人感到十分舒服。

也正是因为剃头匠会武术,在走村串户给人剃头理发时,遇有人跌伤脱臼等,就会请剃头匠给推拿医治。

学理发还需要练武,是家乡剃头匠最鲜明的职业特色。

1980年代乡镇来了温州理发妹,理发匠就被时代抛弃了

在我的家乡,剃头匠都是男性。当然,除了裁缝师傅,有少数女性外,一般的工匠,都是男性。就是平常家里,一般是女性做饭。但作为职业的厨师,还是清一色的男性。这,或许是传统社会男性占主导地位的一个重要特征。

在剃头匠都是男性的时代,那女性如何理发呢?

一般来说,女性比男性更爱美,自然也就对发型更讲究。在那个时代,女性的发型当然不如现在这样丰富多姿,但与当时的男性简单的发型相比,女性的发型自然更多一些。比如头发的长短,比如刘海的造型,比如是扎马尾巴还是结辫子,比如头饰发夹,等等。总之,即使是在那个美受到极大压抑的时代,女性对美的追求,在发型上还是有所表现。

或许让现在的很多年轻人根本想不到,在那个时代,女性是不到理发店剪头发的,也就是说,在那个时代,女性的头发,根根就不是到专业的理发师傅那里剪的。

在那个时代,无论年龄大小,女性的头发,都是在家里自己剪,最多是在左邻右舍中请心灵手巧的女性同伴帮忙来剪。

然后,在1980年代,在我生活的乡镇,温州理发妹来了,事情就很快起变化。人们争相到温州理发妹那里理发,开始是青年男性去,后来青年女性也去,再后来,传统的剃头匠,就让让给抛弃了。

也可以说,传统剃头匠是被时代抛弃的。但在其中起颠覆性作用的,是温州理发妹。

关于温州理发妹的故事,且容我下回再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