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马同城」马鞍山和南京有多紧密?这些人有话说!

「宁马同城」马鞍山和南京有多紧密?这些人有话说!

马鞍山距离南京多远?

坐高铁,17分钟,顷刻即达。

小时候,过节才去南京,

如今,去南京就是“过日子”。

自2001年正式成为南京都市圈成员,

马鞍山人用17年时间,

把节日过成了日子。

“分分钟”,双城变同城,

两城超千万老百姓的感受和体验最为真切。

「宁马同城」马鞍山和南京有多紧密?这些人有话说!

李佳:吸引更多人“策马而来”

「宁马同城」马鞍山和南京有多紧密?这些人有话说!

和大多数马鞍山人一样,“向南京”的情结从小就埋在市民李佳的心里。

作为马鞍山软件园招商部工作人员,李佳是青年骨干。每周跑几次南京,对接企业,服务项目,谈合作框架等。几个月的忙碌,也让李佳和同事们收获了“盛夏的果实”。截至今年6月中旬,马鞍山软件园与北信源全资子公司江苏神州信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打造马鞍山信息安全产业园,推进马鞍山信息安全产业升级发展;马鞍山汉哲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并入住软件园;与中国(南京)软件谷达成合作意向,力争先行示范,打造园谷融合发展样板。

「宁马同城」马鞍山和南京有多紧密?这些人有话说!

计算机管理专业毕业的李佳从专业角度分析,宁马深度融合,对马鞍山软件园及其入驻企业都是一项重大利好,未来也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

陈骋:一城工作一城休闲

「宁马同城」马鞍山和南京有多紧密?这些人有话说!

90后女孩陈骋,作为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冶华天)的法务,最近一段时间,陈骋幸运地被公司委派到家乡马鞍山来学习,让习惯了“工作在南京,生活在马鞍山”的她,暂且告别了“钟摆族”生活,可以一日三餐回家吃“妈妈菜”了。

一直以来,陈骋都很关注宁马融合的信息,这几日更是天天刷新闻看评论,对于深度融合,她有着自己的期待。

2015年,读完香港中文大学法学研究生课程后,陈骋一心想去大城市打拼一番,可父母不希望她离家太远。此时,南京成了陈骋最佳选择。陈骋应聘进入中冶华天,开始了“居住在一个城市,工作在另一个城市”的双城生活。

陈骋的工作单位中冶华天也是两城融合发展的先行者,2008年从马鞍山搬至南京奥体中心,至今还有不少同事在马鞍山工作。入职三年半来,陈骋表示,经常参加两地的联谊活动,如与团市委开展的志愿活动。未来,她期待宁马有更多合作,让两地青年有更多互动互助,促进两座城市携手发展。

马春艳:近水楼台“巧”得月

「宁马同城」马鞍山和南京有多紧密?这些人有话说!

“这就是我看到的融合,实实在在,老百姓们切实感受到融合带来的好。” 花山区塘西街道金安社区书记马春艳坦言。作为社区“当家人”,一有机会她依然会去跑南京,瞧瞧南京知名社区在社区治理和服务上是如何创新的。

“社区工作人员积极性高,敢于创新,社会组织很规范。”宁马深度融合,作为一名来自社区的基层工作人员,马春艳提出了自己的期待,希望近水楼台“巧”得月,有更多机会去南京的社区考察学习,学习社区治理和服务上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如建立明明白白的“服务清单”使社区权责边界得以厘清,给社区肩负。政府部门要派任务给社区,必须在“服务清单”里找项目;经费不能到位,社区则有权拒绝。同时,提升社会组织数量和质量,将专业的志愿服务交给专业团队做,社区人气旺了,活动多了,居民也会感到更热闹。

陈实:马鞍山像块“磁铁”一样

「宁马同城」马鞍山和南京有多紧密?这些人有话说!

7月,雨山区霍里山大道磁山路1号,南京新康达马鞍山分公司生产车间内。

站在智能化全自动铁氧体粉体生产线旁,总经理陈实露出了招牌式笑容:“来马鞍山,真的来对了,我们企业多少年的智能化梦想在马鞍山实现了!”

早已将诗城作为第二故乡的陈实一提到自己及公司与马鞍山的缘分,话匣子瞬间被打开。陈实介绍,南京新康达是一家磁性材料高科技企业,8年前,因江宁区无法满足公司扩大规模的发展需求,再三比较考量后,第一次将分公司设在南京以外,将新厂建在雨山经开区。随后,南京新康达马鞍山分公司的发展势头迅猛。

“马鞍山就像块‘磁铁’一样吸引我们!”陈实感慨,马鞍山很包容,投资环境、政务环境属一流,服务也到位,是一片投资热土。

不只是创业投资,生活上,陈实也逐渐融入第二故乡。只要空闲,便带着一家老小从南京夫子庙出发,驱车来马鞍山游玩。同时,陈实还担任雨山区政协委员,决心回报当地政府。

徐勤:从宿迁跳槽来濮塘

「宁马同城」马鞍山和南京有多紧密?这些人有话说!

“这就是我现在工作的地方,世外濮塘!”一有机会,濮塘镇凤山村大学生村官徐勤便发朋友圈,向大家推荐濮塘,满满的自豪感。在濮塘工作快3年了,29岁的徐勤也彻底恋上了诗城美丽乡村。

徐勤是南京江宁铜井人,第一次来濮塘,大概是7年前和大学同学一起来游玩,当时就喜欢上了濮塘。大学毕业后,徐勤通过江苏省大学生村官选聘,去宿迁当了3年村官。因为离家太远,交通不便,常年奔波很疲惫。

「宁马同城」马鞍山和南京有多紧密?这些人有话说!

2015年,徐勤通过安徽省大学生村官选聘任马鞍山市花山区濮塘镇凤山村主任助理,随后借调至濮塘镇工作。“开车上班,半小时就到办公室,方便,快速。”徐勤坦言,三年来,濮塘的乡村面貌一年比一年好,濮塘国家度假公园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吸引了南京都市圈里众多市民来游玩。

除了工作,平时得空,徐勤也会带着家人一起来马鞍山市区逛逛。徐勤坦言,开车去南京市区不堵车的情况下至少1个小时车程,来马鞍山车程更短也更方便。

宁马深度融合再启程,徐勤期待在规划、交通、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等方面加强联动,不断提升区域协同发展水平,促进两地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宁马长期保持着“好邻居、好兄弟、好朋友”的关系。

陈波:娶妻生子安家诗城

13年前,因工作调动,来马鞍山工作的南京小伙陈波怎么也没想到,从此以后,他就与马鞍山绑在一起了。

从购房、安家到娶妻、生子,再到辞职、创业,40岁的陈波回忆,这些年来,他人生中的重大事件都离不开马鞍山。陈波回忆,2005年,作为马鞍山苏宁易购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他带着一帮小伙伴来马鞍山打拼,本打算工作个两三年便回南京。不曾想,这一来就再也离不开马鞍山了:“马鞍山很包容,马鞍人也很热情,一见如故。”

「宁马同城」马鞍山和南京有多紧密?这些人有话说!

工作越来越顺利,马鞍山的朋友也越来越多,城际界限也在日常奔波中日渐模糊。耿直的陈波坦言:“我一直很喜欢这座城市,更喜欢这座城市里的人,这不,娶了一位貌美如花的马鞍山姑娘,当起了马鞍山女婿。”如今,陈波一家三口幸福地住在西湖花园小区。

四十岁之前,陈波毅然辞职,开始创业,投身于马鞍山养老事业,当起马鞍山丰华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

「宁马同城」马鞍山和南京有多紧密?这些人有话说!

陈波做过调查,马鞍山部分养老机构中有不少来自南京的老人,平时交谈中,不少南京亲朋好友也表示愿意来马鞍山养老。今年7月,由陈波带着小伙伴们负责的霍里敬老院改造项目完成,成为诗城首个成功转型的敬老院,对马鞍山市其他敬老院的转型具有借鉴意义,开启了诗城养老“公建民营”新模式。

宁马深度融合,在陈波看来是一大利好消息。“政务服务好、区位好、环境宜居、价格适中等,这些都是优势。”陈波看好马鞍山养老事业,“我将带着团队一起致力于将马鞍山打造成南京都市圈养老目标地。”

「宁马同城」马鞍山和南京有多紧密?这些人有话说!

同城梦圆,诗城蓄势待发,

感受最真切的依然是老百姓们。

同城生活,扑面而来,

对于未来,他们有着自己的日常和期待。

同城生活,精彩可期!

「宁马同城」马鞍山和南京有多紧密?这些人有话说!

「宁马同城」马鞍山和南京有多紧密?这些人有话说!「宁马同城」马鞍山和南京有多紧密?这些人有话说!

深度决定高度

你点一个赞

「宁马同城」马鞍山和南京有多紧密?这些人有话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