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话“心疼孙子烧坟纸,心疼外孙把手指”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么说?

海角天涯路


老话说:心疼孙子烧坟纸,心疼外孙把手指。这句话啥意思呢?

就是自己死了之后,孙子会烧坟祭奠。而老人则连纸都不舍得让他出。而外孙在老人过世之后,只是会用手指指着坟墓,并不会祭拜。


这句话说的是孙子和外孙的区别。但是真的却别那么大吗?

我觉得这是个观念问题吧,上个世纪,很多人都是重男轻女的,不管生多少女儿,一定要生个儿子。生了儿子之后,百般呵护。儿子生了孙子之后,那简直就是宠的不能行了。这就算自己家有后了,可能砸锅卖铁,自己买血都愿意了。


这样真的好吗?其实并不是吧?

过去对于男孩更偏爱是因为男的劳动力强,以前吃不饱穿不暖,男孩力气大,挣的工分多,所以整个家庭都能吃饱穿暖。

可是现在时代变了,不在靠苦力来生存了。所以男的在这方面的重要程度也降低了。所以重男轻女的现象也没有那么多了。

因此其实孙子和外孙都是一样的。一个是儿子的孩子,一个是女儿的孩子,这两个都是有血缘关系的,只是一个亲,一个疏一点。并没有其他的区别了。


所以这样的话,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有问题的。


老王侦查记


农村老话“心疼孙子烧坟纸,心疼外孙把手指”是啥意思,为什么这么说?

“心疼孙子,烧坟纸;心疼外孙,把手指”,老表哥给这句老话加加标点符号,以便于更好的理解。意思是老人心疼和疼爱孙子,孙子是自家的香火,是给已故的老人烧坟纸,祭祖。而老人再怎么心疼和疼爱外孙,外孙也是不会给已故的老人祭坟,烧坟纸的。

1、“心疼孙子烧坟纸”

在传统的观念中,儿子孙子是自家香火的延续,是可以也有义务给老人养老送终的。老人也非常真心地疼爱自己的儿子和孙子,在农村有成文的规定,老人也义务抚养自己的子女,也有义务带大自己的孙子孙女。带孙子孙女虽然没有法律的规定,但老人也一直遵循着不成文的农村规定。在农村老人养老送终主要是靠自己的儿子,虽没法律规定要带孙子,但为了减轻儿子的负担,一般都会主动带孙子。而且在农村清明节等祭祖的节日,儿子孙子甚至曾孙都会去坟前祭拜自己的祖先,按照习俗要在坟前烧纸钱。在老表哥当地每年的清明节,中元节,冬至这三个时节,都会去祭拜我的先祖。


2、“心疼外孙把手指”

外孙不会去祭拜老人。

再怎么真心疼爱外孙,按传统习俗,外孙是不会给外公外婆养老送终的,已故外公外婆,外孙也不会去坟前烧纸钱,祭祀的。按照传统观念,外孙是女婿的血脉香火,不属于外公外婆的香火,是不用给外公外婆养老的。就算外孙知道老人的坟在哪,在清明节等时节也不会去祭拜。

“一辈亲,二辈表,三辈四辈认不到”

这句话很好的诠释了外孙与娘家人的关系。外孙与外公外婆,舅舅等是非常亲的一代,但到了舅舅的儿子那一代就是表亲了,舅舅的儿子的儿子也许就认不到了,不再走亲了。自然外孙是不会给老人祭拜,不会在坟前烧纸钱了,只会“把手指”指出哪座坟是外公外婆的。

3、现在独生子女多,外孙也许也会去祭拜已故的老人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女儿出嫁后。老人老了,去世了,也只能由女儿女婿去祭拜,外孙也会随父母去祭拜外公外婆。

在农村子女多,大部分人还是遵循着“心疼孙子烧坟纸,心疼外孙把手指”。但随着独生子女的越来越多,也慢慢变老,也许这句老话也不太适合独生子女的夫妻家庭。也许以后会改为“心疼孙子烧坟纸,或者是心疼外孙烧坟纸了”


昕瑞生态


这句话说得就是孙子和外孙两个人之间的差距,对孙子疼爱将来百年时候会帮你烧纸,但如果是外孙的话,再怎么疼爱,他也不会在你的坟墓上上坟烧纸。这句话说得就是姓氏上的差别导致内心感情上的隔阂,因为宗族关系而产生的亲情上的远近。那么“心疼孙子烧坟纸,心疼外孙把手指”怎么理解呢?



心疼孙子烧坟纸

老人对孙子的疼爱总是发自内心的,因为百年之后孙子会给老人尽孝,会在清明的时候帮老人上坟烧香。而孙子和老人都是一个姓氏,也都是一家人,自然老人对孙子疼爱有佳。并且在农村孙子基本上都是老人带大的,从小就有着扯不断的亲情关系。而孙子也会每年给先祖们祭祀烧纸钱,这就是家族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心疼外孙把手指

虽然外孙和老人之间也有着剪不断的血缘亲情关系,但再亲的感情也终究不是一家人。因为外孙和老人的姓氏不同,自然外孙就是外人。对待外孙再好他也不会记得你的好,百年之后他也不会来到坟前给你烧纸,就连女儿都不会来祭拜更何况外孙呢? 农村人重男轻女的思想一直沿袭到今天,就算闺女的家里再有钱,也和老人一点关系都没有。而那些全生了闺女的人,基本上宗族祭祀的时候不能到祖先的牌位中祭拜,因为他的香火已经断了。而女儿家里再好也终究是泼出去的水,别人家的人。



当然现在农村年轻人已经没有这种思想了,但外孙对待爷爷奶奶和外婆外公的态度还是不一样。大家怎么看呢?


三农圈子


农村老话说"心疼孙子烧坟纸,心疼外孙把手指",是一民间俗语而已。

它的意思就是说,爷爷奶奶心疼的孙子是真心真爱,心疼自己的孙子可以传宗接代,可以延续自己家庭姓氏香火,可以使家庭兴旺发达,平时孙子想要什么?爷爷奶奶们会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就是父母亲教育责罚自己的儿子方法过重,爷爷奶奶在一旁焦急万分,生怕父母亲对自己孙子责罚太重,立马跑过来解难,呵护着自己的孙子,生怕父母亲把他们吓坏了,有时还留着孙子跟自己吃饭,睡觉,可见爷爷奶奶们是多么地疼爱自己的孙子们。


但是,爷爷奶奶们为什么这样疼爱着自己的孙子们呢?原因很简单,孙子毕竟是自己生命的延续,血肉相连,孙子一天天长大,而爷爷奶奶一天天在老去,爷爷奶奶今后走不动了,孙子们可以用手牵着扶着,他们平时想吃什么?孙子可以帮忙买回家来,孙子们平时在外头工作最忙,也会时不时给自家爷爷奶奶们来个电话,视频问问好,逢年过节回家时少不了给爷爷奶奶带好吃的,并给爷爷奶奶献上一个大红包,问候一下爷爷奶奶身体健康如何?并献上新年的祝福。


人总是要死的,爷爷奶奶百年之后,逢年过节,每年清明扫墓,给爷爷奶奶们烧纸钱的,点上香烛,献上贡果,燃放烟花炮竹,跪下低头鞠躬的还是自己的孙子们,所以,爷爷奶奶心疼孙子是真,孙子们在生孝敬爷爷奶奶,百年之后逢年过节祭祖,清明扫墓,也离不儿孙们的身影也不假。

而外孙呢?毕竟是外姓人,如同手指,常年暴露在外,老话说得好呀,父亲叔代,娘亲舅代,娘在外甥亲外婆外公,娘不在了,外甥们恐怕对外婆外公也没有那亲近了,你还不说外孙又隔了一代,你小时最心疼他们,辛苦带大他们,他们长大之后,来看你老外公老外婆一次就是一次,屈指可数了,还不说外祖父母们百年之后,指望他们上坟瞌头烧香烧纸钱了。



不过北斗七星认为,不管是孙子还是外孙,爷爷奶奶,老外公外婆都是我们的祖辈,都是我们的最值得尊敬亲人,既然小时候我们受到过他们的疼爱,我们必须铭记于心,感恩图报,不使老人伤心流泪就行。

[热爱生活.喜欢交流,请大家多多关注北斗七星回答,每天精彩不断,谢谢大家!]


北斗七星92070701


关于这个问题,老农我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先不谈这句话,老农先和大家说这么一句话,很小的时候老农我就听到人们常说这么一句话,“外甥是狗,吃了就要往家跑。”意思就是说,外甥就像一条狗,来你家吃完饭就会朝自己家里跑,即使你对他再好,他还是不会对你忠心的。

而题目中的这句话,和老农我刚才说的这句话意思是差不多的。题目中的意思是说,这孙子和外孙是不一样的,你疼爱孙子不白疼,疼爱外孙你的爱就像竹篮打水一场空,什么都得不到。疼爱孙子呢,等你老了的时候,孙子最起码会到你的坟头去给你烧纸钱。而心疼外孙呢,往往是见到你的坟头,最多也只会说,看,这是我外公的坟头。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老农认为原因有两点。

第一,传统思想的影响。

在农村,农民们认为这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儿是外人。女儿都是外人了,那外甥还能是内人吗?而且,农民有这样一种约定俗成,这父母老了之后,女儿和儿子一样,需要照顾父母,但是父母的遗产呢,只能由儿子继承,女儿无权参与。


外甥小的时候,即使你心疼他,他可能记不住。但是长大以后,这些不公正他都看在眼里,能真正对你好吗?

第二,外公外婆对外甥和孙子的差异对待。

在城市里,可能独生子女比较多,外甥也就是孙子,就这一个晚辈,往往也是集众多宠爱于一身。但是在农村就不同了,有外甥有孙子,孙子是内人,外甥是外人,能一样吗?

所以,从以上两点,我们对于问题理解就容易多了。


农人话农事


这是一句民间的老俗话。


从字面意思理解是说爷爷奶奶心疼孙子,等自己过世了,他们还能去坟上给自己烧纸钱,炸鞭祭拜;


而心疼外孙,等自己过世了,外孙也只会用手指指着坟墓说,这是我的外公外婆,是不会去坟上给自己烧纸钱,祭拜的。


这句话实质是在说孙子和外孙的区别,是以前爷爷奶奶认为孙子才是自家人的智慧结晶。这么说,有书君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1.受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影响


据史料记载,在我国上古的卜辞里就认为生男为嘉,生女为 不嘉。


这种重男轻女的思想一直延续到封建社会瓦解后,新民主运动开始推崇男女平等。

因为重视男孩,所以爷爷奶奶会认为孙子才是自己家的亲骨肉;而女孩长大成人后终究留不住,是要嫁出去的。


所以也就有了那句:“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女孩入不了家谱。那出嫁的姑娘,生的孩子自然就是别人家的人。


2.对血缘关系认识存在误区


古代因为医学不发达,人们认为只有男孩才能传宗接代,延续香火。这种思想观念一直延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直至20世纪。

所以为了传宗接代,不断香火,一定要生男孩。以前,家里没有男孩的,一家人都抬不起头,甚至会被人骂绝后。


不少家庭为了生男孩,在没有计划生育之前,不停的生;在计划生育后,有的甚至发现是女孩,采取流产或生下来掐死,送人等方式,一心要生男孩。


其实无论孙子还是外孙,身上都流淌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血。


3.姓氏不同


我国从古始就非常重视家庭观念和血脉传承。而姓、氏等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家族体系与脉络。


孙子是跟爷爷的姓,而外孙除非很特殊的情况,否则是不可能姓外公的姓的,因此就是外姓人。


外姓人自然在心理上面就有一层隔阂。


比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因为父母早亡,寄居在外婆家,虽然外婆很疼她,但她始终感觉到自己是外人。

综上,因为这些传统的约定俗成的原因,爷爷奶奶认为孙子才是自己的亲骨肉,孙子认为自己是爷爷家族血脉的延续,外孙就是外姓人。


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独生子女政策的推行,人们的思想也越来越解放,生男生女都一样的思想越来越深入人心,孙子和外孙的区别也越来越小。


尊老爱幼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孙子、外孙,都应该孝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为他们尽一份心。


对以上理解你认同吗?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这是一种传统的说法,意思是:等老人去世了,上坟的时候,孙子会烧上一堆纸钱纪念,而外孙只会用手一指,说那是外公外婆的坟。

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

传统文化里老人们一直是孙子比外孙好,因孙子是自家的血脉关系,而外孙是外人。甚至还有一种说法:老人百年之后,女儿外孙烧的纸,在阴界是收不到的说法。而孙子是自家的血脉,是自家传宗接代的香火,自家的根苗,老人百年死后,曾经疼过的亲孙子来坟上给他烧纸,他才收的到。所以农村特别在乎这个,普遍存在重男轻女这种老传统的旧思想旧观念。

过去农村,老人们对孙子和外孙是有很大区别的,他们认为要多疼孙子,因为他是给你养老送终,传宗接代,祭拜你的人;而再怎么疼外甥,外甥都是跟别人的姓,养老送终、传宗接代都是指望不上的。

所以古时还有一句:外孙是外婆家的狗,吃了就要走。

意思就是再怎么疼外孙,都指望不上他什么。


外孙是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四代认不到,但孙子的孙子始终都会敬你为祖宗,这就是老一辈所看重的香火延续。外甥是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四代认不到,但孙子的孙子始终都会认你为祖宗,这就是老一辈所看重的香火延续。



过去在农村,老人们只认为儿子、孙子才是自家的血脉,是家族的烟火,有了孙子就觉得高人一等,后继有人。如果哪家没有男丁就觉得抬不起头。这样思想的根源也因为,从旧时农村地里干农活来看,只有家里有男人才能胜任,有男劳力的农家才不愁干重活、种田时没劳力的缘故。

多少年来因为这个俗语,还带来了很多矛盾,尤其是现在独生子女多了,双方老人带孩子的问题上也会出现很多矛盾。

有些上一辈传统观念的老人,觉得带自己孙子才是天经地义,觉得带外孙就是帮忙,甚至不去带。

从遗传学上来看,孙子和外孙对于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来说,遗传基因是同等的,在孙子和外孙身上流淌着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的血液是一样多,都是1/4。这些都是没有什么差别的,为什么有“外甥像舅舅,侄女像姑娘”一说,就是这个原因。

现在已经出现很多外公外婆因为就一个闺女或者两个闺女,然后跟着闺女女婿在城市生活的,而且对外孙照顾的也非常好。老人老了,去世了,也只由女儿女婿去祭拜,外孙也会随着一起去祭拜外公外婆了。


我认为不管是孙子还是外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是我们的祖辈,都是我们最值得尊敬的亲人,小时候都收到过他们的疼爱,长大了就必须铭记于心,感恩图报,不使老人失望,老人们老有所依,老有所靠,老有所指。

人类在不断进化,思想也在不断的进步,现在偶尔再听到这样的话,也只当着是一种打趣调侃的话了。


Ruby梅


农村古语‘’心疼孙子烧坟纸,心疼外孙把手指‘’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个人理解是老人心疼孙子孝心之举,每年都扫墓都烧掉很多钱。老人心疼外孙不把自己当亲人,用手指着墓碑说‘’这个是我外公‘’!

其实,孙子和外孙一个是老人儿子的儿子,一个是女儿的儿子,按照道理来讲都是老人的至亲呀!为什么孙子和外孙的行为有如此大的差别呢?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重男轻女封建思想,儿子可以传宗接代,女儿长大之后要嫁人。儿子生的孙子也是一样,女儿生的外孙就不同了,他可是个外人!因为孙子可以一代又一代的继续传脉下去,每年都会有后人们来烧纸扫墓。



然而,外孙这边就不一样了,当外孙在长大之后,不仅看望老人的时间和次数很少,甚至在老人百年之后,很少来扫墓烧纸戴孝,并且用手指着墓碑介绍给别人,一点都不尊重老人,枉费老人生前的疼爱了,不愧为外姓人啊!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前那种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很少了,现在人们的观念是男女平等,生男生女都一样!百善孝为先,连父母都不尊重的人,怎么能让别人去尊重你呢?一直以来,尊重老人,孝敬老人是中华人们的传统美德,希望朋友们继续发扬下去!


猪农巴巴


这是一种传统的说法,意思是:等老人去世了,上坟的时候,孙子会烧上一堆纸钱纪念,而外孙只会用手一指,说这是外公外婆的坟。

这句俗语的引申意思是,孙子和外孙是有区别的,要对孙子好,因为他是给你养老送终,传宗接代的,而外孙是别人的姓,养老送终、传宗接代是指望不上的。

而外孙,一代亲,二代表,三代闲。再往后,认不认识都难说,但孙子的孙子始终都会敬你为祖宗,这不正是老一辈所看重的香火延续吗?

因为这个俗语,还带来了很多矛盾,尤其是现在独生子女多了,双方老人带孩子的问题上就会出现很多矛盾。

有些老辈子传统观念的老人,觉得带自己孙子才是天经地义,觉得带外孙就是帮忙,甚至不去带。这种情况,你身边出现过吗?

但是,我是不同意这个说法的。

为什么呢,因为从无亲身体验来说,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给予我的是同样的爱,甚至因为爸妈工作的原因,小时候,我是长期住在外公外婆家的。

虽然,外公外婆现在都相继离我而去,但是在我心里,他们依然是最疼爱我的人,也是让我这辈子都不能忘怀的。

民间的俗语,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随之时代的变化,人们的观念也在更新。

现在已经出现很多外公外婆因为就一个闺女是独生子,然后跟着闺女女婿一家在城市生活的,而且对外孙照顾的也非常好。比如著名演员,潘长江不就是带外孙小石头吗?

朋友们,你身边有这样的例子吗?

你还觉得这句俗语有道理吗?


嬉笑怒骂农家事,柴米油盐茶酒中!


老爸的茶


老俗话说的好,心疼孙子烧坟纸,心疼外孙把手指。指的是过去,作为爷爷奶奶过事后,孙子伤心的一直在哭。而外孙不同,如没事人一般。


无论那个年代,人们都会说,要亲亲自己的孙子,亲外生瞎胡弄,是喂不熟的狗。孙子不说是血脉相连,他是本家的拫,永远都守着爷爷奶奶,外孙你在亲他,长大啦回他爷爷奶奶身边啦。就按现在讲,老人去世了,孙子哭的不停,外孙该说说,该笑笑。无论清明节,十月一上坟,都是孙子给他爷爷奶奶烧纸送钱,确没有一个外孙来到坟前。即便是周年跟着妈妈来一次半次,也会问那个是我姥爷姥娘的坟,可想来的次数,也不会上坟上仍一锨土。总而言之:《血脉相连,性氏为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