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兩個新視角審視北京老城建築遺產整體保護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在論及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時,特別強調“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北京老城建築遺產是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的重要組成部分。梁思成說,北京老城是保留著中國古代規制,具有都市計劃傳統的完整藝術實物。整體保護老城早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並在規劃制度層面得以落實。《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以下簡稱“新總規”)提出老城不能再拆,確定了加強老城整體保護的十項主要內容,強調嚴守整體保護要求,處理好保護與利用、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創新的關係,使老城成為保有古都風貌、弘揚傳統文化、具有一流文明風尚的世界級文化典範地區。

儘管北京老城在基本格局及重點文物建築的保護上卓有成效,但從整體保護的要求看,仍存在一些不足亟待解決。一是老城部分歷史景觀支離破碎,城區、街區和單體建築遺產之間並未建立充分的聯繫。一些零散分佈的建築遺產由於開放性和主題性開發不足,導致出現無人知曉或無人問津的情況,難以發揮老城建築遺產的整體文化效應。二是忽視從城市設計的整合性視角探索建築遺產保護與再利用路徑,未能有效地將建築遺產保護與維護城市整體風貌和營造城市公共空間有機融合。為了更好地保護和利用北京老城建築遺產,本文認為應當基於城市設計和主題建構的視角,探索老城建築遺產整體保護的可行策略。

城市設計視角:強化老城建築遺產的文脈延續

當代城市建築遺產保護範式,一個明顯轉向是日益擺脫僅僅重視文物建築保存與修復的古典範式,更加註重建築遺產的多元化展現和利用。強調建築遺產與城市空間形成一種有機聯繫和互動的關係,致力於在更具整合性的城市設計層面探索建築遺產保護的新路徑。

城市設計是對城市體型和空間環境所作的整體構思和安排,貫穿於城市規劃全過程。城市設計作為一種空間塑造行為,是賦予城市環境連續性和協調性的重要手段。對於老城保護而言,城市設計首先強調從空間維度上將單體建築遺產和周邊環境、空間格局的關聯保護作為首要考慮因素,注重城市肌理各主要元素之間關係處理,使其在空間上互相聯繫和滲透。其次,重視從時間維度上強調與過去的連續性,注重處理好新建築與老建築之間的關係,以創造出新舊和諧、特色鮮明的空間秩序。新總規在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方面提出了加強城市設計的要求,基本策略是通過“特色風貌分區”的方式,對新建築的整體風貌提出不同的管控目標。具體將中心城區劃分為古都風貌區、風貌控制區、風貌引導區三類風貌區。其中,老城屬於古都風貌區,實行最為嚴格的建築風貌管控,嚴格控制區域內建築高度、體量、色彩與第五立面等各項要素,逐步拆除或改造與古都風貌不協調的建築,實現對老城風貌格局的整體保護。

城市設計視角的建築遺產保護策略,除了採取“特色風貌分區”這一區塊管控模式外,還可從以下兩個方面展開:

第一,科學織補城市肌理,完善老城風貌特色。近年來,在城市更新和老城保護實踐中,“織補城市”逐漸成為一種延續和保護城市肌理的城市設計方法。“織補”是一種形象說法,指在影響老城文脈延續和古都風貌特徵的區域裡,對中斷的、碎片化的建築遺產和歷史空間進行整治、修補或“微更新”,“編織”風貌協調、肌理承續的老城景觀。織補城市肌理具體可採用“節點織補”與“意象性展示”兩種方式。“節點織補”是指在建築遺產景觀的一些重要節點遭到損毀的情形下,通過科學復建、恢復關鍵節點的方式,聯接起史實節點,使老城歷史景觀恢復連續性。例如,永定門作為北京老城中軸線的南端起點,是中軸線文化古蹟不可或缺的關鍵性節點。2004年復建永定門城樓的重要意義,是將中軸線南端“斷了的琴絃補上”,恢復老北京的集體記憶符號,實現中軸線的完整性。新總規提出要採取遺址保護、標識或意象性展示等多種方式,保護和展現重要歷史文化節點。“意象性展示”就是指對於早已消失、不宜復建的,但卻體現古都風貌的重要建築遺產,可以通過以標識系統為主要載體的“意象性展示”呈現出來。例如,北京中軸線上缺失的節點建築——地安門,可以考慮在原址上標示該城門位置與形象或通過添加文化空間等方式加以展示。

第二,重視將建築遺產的保護與公共空間的營造有機結合。公共空間是展示老城形象、帶動老城活力的基本途徑,沒有完善的公共空間體系作為支撐,建築遺產的保護與再利用很難融入現代城市生活。從總體上看,北京老城與“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匹配的高質量、多層次的公共空間系統有待完善,尤其是北京老城傳統的衚衕肌理被逐漸蠶食,綠色空間相對匱乏。對於北京老城的公共空間營建而言,尤其需要與建構老城線性建築遺產景觀和提升街巷衚衕空間品質有機結合。從城市設計視角看,可依託老城主要建築遺產空間和特色自然景觀為關鍵節點,逐步完善以歷史環境保護為導向的北京老城公共空間系統。例如,可圍繞明清北京城牆格局建構連續的公共空間系統。1950年7月,梁思成提出關於北京城牆再利用的著名設想,基本思路就是將其改造為公共綠色休閒空間——全世界獨一無二的環城立體公園。如今,北京的老城門城牆幾乎拆除殆盡,僅餘的城牆城門遺蹟比較散落,老城“凸”字形城郭格局及形象特徵均已變得模糊。因此,有必要在已建成的城牆遺址公園和綠色空間基礎上,以展現“凸”字形城郭的完整格局為目標,利用現有的城牆城樓遺址、護城河水系及相關建築遺產節點,建構北京城牆公共空間系統框架。新總規提出打造沿二環路的文化景觀環線。要具體依託德勝門箭樓、古觀象臺、內城東南角樓、外城東南角樓、明城牆遺址等若干重要節點,開展二環路沿線環境綜合整治及景觀提升。要貫通步行和非機動車系統,完善綠地體系,建設城牆遺址公園環,形成展示歷史人文遺蹟和現代化首都風貌的文化景觀環線。實際上,“二環路文化景觀環線”,就是以明清北京城牆格局及其主要節點為基礎營建的公共文化空間。

  主題建構視角:強化老城建築遺產的公共文化效能

“主題建構”是一種對建築遺產資源進行綜合性、文脈性梳理,同時對個別建築遺產資源的相對重要性進行比較分析的工具。主題建構方法運用於老城保護的可行性策略,是運用關聯建築遺產景觀和步行路徑相結合的方法,基於老城空間建築遺產資源要素的客觀分佈,而構建的“主題性建築遺產線路”。它是整體性保護老城建築遺產、活態延續城市文脈的重要方法。“主題性建築遺產線路”,類似國外一些城市的遺產足跡(Heritage Trail)方式,主要是指運用主題篩選、文化規劃和主題闡釋等方法,以“點”成“線”,將具有文化相關性或相同文化主題的建築遺產資源有機融入整體保護與展示系統之中,形成一種線性或鏈狀結構的遺產保護與再利用框架。“主題性建築遺產線路”不是孤立地保護單個建築遺產,而是以共同的文化主題為紐帶,搭建並加強單體建築遺產節點之間的內在聯繫,從而整體提升建築遺產的文化價值,實現整體價值大於線路上各部分遺產價值之和的共贏效益。同時,該線路還是以特色建築遺產資源串連而形成的“文化探訪路”,具有帶動老城特色文化旅遊發展的獨特作用。

依據北京老城建築遺產突出的類型特徵和共性文化元素,通過文脈分析、比較資源特色和文化主題篩選,建議主要提煉和打造兩種類型的主題線路。第一,打造能夠鮮明體現北京古都風韻和城市文化特色的主題線路。例如,通過公共文化空間模式,完善與強化“中軸之路:北京老城中軸線上的建築遺產”主題線路的城市文化標識價值,以中軸線現存各節點建築以及消失的節點建築歷史記憶展示為主要依據,營造軸線視線廊道景觀,構建北京老城中軸線公共文化空間的系統框架。通過博物館模式,構建“禮制之路:北京老城壇廟建築”“王府之路:北京老城王府建築”等主題線路,讓保存較好的建築遺產變身為主題博物館或文化展示中心,加大對公眾開放的力度。第二,打造具有較為重要教育價值的主題線路。例如,通過博物館模式和與文化旅遊相結合的綜合開發模式,提煉和打造“紅色之路:北京老城革命紀念建築遺產”“發展之路:長安街至前三門大街優秀近現代建築”“名人之路:北京老城名人故居”等主題線路,強化革命紀念建築、名人故居和優秀近現代建築的文化教育功能。

基於“主題性建築遺產線路”的保護,是一項綜合性遺產保護策略。它不僅包括建築遺產保存和修復活動,還包括改造再利用、遺產活化、遺產展示、注入主題性文化事件等活動。應遵循適宜性再開發原則,在保護建築遺產文化價值的基礎上,深入挖掘和充分發揮其蘊含的獨特公共文化效能。第一,完善標識系統。建築遺產線路上的各節點可通過統一的指路標牌、視覺識別或解釋性標牌及導向標識系統,向遊客和公眾提供全面的信息,建構一種主題性環境,加強各遺產節點之間的聯繫,使場所具有可讀性,提升公眾對建築遺產的興趣及對其價值的認知。第二,打造文化品牌。通過經營空間事件的方式將文化遺產以“活態歷史”場景的方式呈現出來,提升遺產與城市日常生活和體驗之間的關聯。例如,可以結合建築遺產的特色,定期舉辦相關的儀式、慶典、傳統民俗、非遺展示項目和特色文化活動。第三,挖掘核心價值。借鑑國外一些國家建築遺產保護中重視編制遺產闡釋規劃的經驗,注重通過編制遺產闡釋規劃,加強對老城建築遺產文化內涵的系統挖掘,增強公眾的文化認知度和自豪感。例如,可借鑑加拿大多倫多市《多倫多老城遺產闡釋總體規劃(2013)》的作法,編制《北京老城遺產闡釋總體規劃》。其中,闡釋規劃最核心的部分是在主題篩選的基礎上構建主題框架,歸納提煉出總的闡釋主題和具體的故事主題。在此基礎上,通過詳盡、具體和直觀的展示途徑將北京老城的文化價值傳達給公眾。

(本文系北京市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基於主題性策略的北京老城建築遺產資源保護及再利用模式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秦紅嶺,北京建築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