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州上半年房地產投資情況分析!你想知道的都在這!

昌吉州上半年房地產投資情況分析!你想知道的都在這!

今年以來,昌吉州加大了環保工作力度,部分房產項目因環評和安全檢查無法辦理復工手續,開工項目減少,與此同時,3月份,自治區黨委、政府提出清理政府債務工作要求後,各縣市對採取政府舉債形式建設的項目進行了叫停,全州房地產市場投資進度滯緩,主要指標均呈現下降態勢。

一、房地產運行情況

(一)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逐月下滑

1-6月,我州房地產完成投資23.75億元,同比下降56.6%,降幅較1-5月擴大16.3個百分點,投資增速呈現繼續下滑態勢。其中,建築工程投資17.42億元,同比下降57.6%;安裝工程投資4.52億元,同比下降50.7%;設備工器具購置0.78億元,同比增長15.3%;其他費用1.03億元,同比下降72.5%。

分縣市看,1-6月我州只有吉木薩爾縣房地產投資增速較去年同期有所提高,增長33.1%,其餘縣市均為下降。其中,昌吉市投資18.48億元,同比下降34.9%;阜康市投資0.53億元,同比下降93.2%;呼圖壁縣投資0.21億元,同比下降95.2%;瑪納斯縣投資0.3億元,同比下降79.6%;奇臺縣投資2.96億元,同比下降74.1%;木壘縣投資0.21億元,同比下降52%。

(二)商品房銷售面積、銷售額降幅持續擴大

1-6月,全州商品房銷售面積47.44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5.8%,降幅較1-3月擴大1.8個百分點;銷售額21.05億元,同比下降21.6%,降幅較1-3月擴大3.7個百分點;空置面積112.89萬平方米(已竣工現房,不含期房),同比增長35.4%,增幅較1-3月回落5.3個百分點,面積增加2.15萬平方米。

分銷售類型看,商品住宅銷售面積41.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3.7%;非住宅商品房銷售面積6.1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7.4%。

分縣市看,我州只有兩個縣市商品房銷售增速較去年同期有所提高。其中,奇臺縣商品房銷售面積8.91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0.7%,佔全州商品房銷售比重18.8%;吉木薩爾縣商品房銷售面積2.59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56.8%,佔全州商品房銷售比重5.5%,增速較高的原因是該縣多數新項目去年仍在投資建設期,今年部分竣工並開始銷售,拉動商品房銷售增長明顯。

(三)房屋施工面積、新開工面積雙雙下降

1-6月,全州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施工面積805.59萬平方米(包括歷年結轉至本年未竣工施工面積),同比下降5.7%,降幅比1-3月擴大8.9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施工面積486.54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2.2%,非住宅施工面積319.0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6.3%。房屋新開工面積50.18萬平方米,同比下降59%,降幅比1-3月擴大61.6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28.88萬平方米,同比下降60.9%,非住宅新開工面積21.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56.1%。

二、存在的問題

1、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減少

截至6月底,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32.27億元,同比下降43.2%,降幅較1-3月擴大46個百分點。其中,國內貸款3.8億元,同比下降51.1%;自籌資金9.46億元,同比下降62.5%;其他資金來源1.5億元,同比下降93.7%。

減少原因,一是資金回籠困難。商品房銷售額是企業回籠資金的重要途徑之一,但今年以來商品房銷售面積、銷售額持續下滑,導致資金回籠較為困難;二是銀行貸款減少。為堅決遏制房地產泡沫,牢牢堅守“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嚴防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逐步降低銀行資金通過貸款渠道流入房地產市場的速度和規模,故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開發企業投資房地產的積極性;三是已開工建設項目減少較多。截至6月底,全州納入統計的資質以上房地產企業184家,新、續建開發項目247個,有開工項目104個,較去年同期減少40個,按照環保及安全生產的要求,部分企業暫緩投入。

2、城市周邊新建房供大於求

截至6月底,昌吉州在統房地產企業待開發土地面積189.06萬平方米,面積同比增加47.49萬平方米,待開發土地面積主要分佈在市區邊緣。

吃、住、行最為便利是老城區,但老城區土地可開發利用空間有限,且地價和後期拆遷費用較高,所以大部分房地產開發企業選擇地域廣闊、土地價格相對合適的城市邊緣發展。但是,城市周邊普遍存在人口導入能力差、區域消費能力不足等問題,購房者選擇房屋時主要受位置、戶型、周邊基礎設施、小區物業、規劃環境、醫療保健等多種因素影響,城市周邊新建房區位優勢不明顯,有價無市、供大於求現象較為突出,再加上近年來昌吉州對土地市場宏觀調控力度的不斷加大,房地產開發企業的投資方向趨於謹慎。

三、建議

(一)有效盤活存量,著力提高企業資金回籠率

一是鼓勵房地產企業對於新開盤房屋適度讓利,低價入市消化庫存,盤活資金;二是庫存量較大的項目,在交通、物業、生活等配套設施方面進行完善,提高樓盤競爭力;三是大力推進公租房以租代建,通過購買或租賃符合條件的存量房轉為公共租賃住房,優化住房資源配置,消化庫存。

(二)加強城市綜合配套建設,提升規劃佈局合理性

一是加強商業配套規劃,合理規劃佈局,提升商業服務功能,方便周邊群眾;二是各類基礎設施配套項目與房地產開發項目同步建設使用;三是提高住宅小區配套規劃建設水平,根據實際住戶情況確定小區內綠化、停車、治安、文體、醫療服務、托幼等功能配置,做到配套完善,佈局合理。

(三)繼續推進房地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一是控制新增總量。嚴格按照《關於加強分類調控促進自治區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新建房〔2018〕1號)文件精神,督促各縣市積極主動,提前佈局,梳理今年新開發項目情況;二是新增房地產項目要以綠色建築為引導,推動裝配式建築發展,全面提升房產的綜合品質,創建綠色建築;三是鼓勵企業可通過舉辦房交會、房博會、網交會以及“互聯網+房地產”等新興營銷模式,房產網、微信平臺等推介形式,進一步激活房地產銷售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