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客戶拿出一件玉獸,抵欠下的10萬貨款,債主轉身拿去鑑定

收藏:客戶拿出一件玉獸,抵欠下的10萬貨款,債主轉身拿去鑑定

這些年,新聞裡不斷出現有人拿古玩抵債的事,有的賺了,有的虧了。但要是沒有眼力,債主最好還是別輕易答應。湖北的賀先生是做食品加工生意的,有個客戶經常從他這進貨,但前段時間客戶資金週轉不太方便,就拿了一件玉獸給賀先生抵10萬貨款。客戶說是從祖上傳下來的,大概值十幾萬塊吧。

收藏:客戶拿出一件玉獸,抵欠下的10萬貨款,債主轉身拿去鑑定

想到貨款可能很長一段時間也收不回來,這也算是個沒辦法的辦法。但是賀先生和大多數人一樣,在看古玉的時候都覺得很懵,上面一個字都沒有,也不知道怎麼欣賞它,這要是假的不就虧了,於是拿去找專家鑑定。

專家告訴賀先生,看玉一般來從五個方面來分析,一個是材料,一個是器型,一個是紋飾,一個是雕工,還有一個就是沁色,或者叫做包漿。

收藏:客戶拿出一件玉獸,抵欠下的10萬貨款,債主轉身拿去鑑定

賀先生的這件玉獸咋一看非常像西周時期的東西,身上雕刻的紋飾採用的是勾撤法,又叫一面坡,就是一面深一面淺,這是西周時期非常典型的加工方法。有經驗的人用放大鏡仔細看就會發現它的加工方法到底是西周的還是後仿的。

專家在這件玉獸上發現了幾個破綻,首先是在玉獸耳朵上面,在西周的時候,因為砣具也是青銅的,所以打孔一般是喇叭孔,這件玉獸的喇叭孔只打了一半,後面的孔都是直孔。嘴巴的直孔從上打到下,同樣是打孔,專家認為一件真的東西不會出現兩種加工方法。

收藏:客戶拿出一件玉獸,抵欠下的10萬貨款,債主轉身拿去鑑定

其次,勾撤法猛一看很好,但是上面的幾個紋飾雖然出在不同的地方,但是它的痕跡差不多,幾乎是一樣的,這是什麼原因呢?這就是沙砣一體。在古代砣具是砣具,沙子是沙子,沙子是呈散漫狀的,砣具在砣它的時候,沙子是亂跑的,留下的痕跡不會是一樣的。但是作偽者為了加工方便和提高效率,把沙子直接焊接在砣具上,從而成為固定的紋飾。

收藏:客戶拿出一件玉獸,抵欠下的10萬貨款,債主轉身拿去鑑定

再有就是沁色,看起來很漂亮,但僅僅是浮在表面,沒有沁到玉的裡面去。綜合這幾點硬傷,專家鑑定這件玉獸為贗品。

聽完專家的鑑定,賀先生心情十分沮喪,決定把玉獸退還給客戶,債務的事另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