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修羅》撤檔,差評不斷到底是同行抹黑還是觀衆選擇?

最近的國產電影市場顯得不太平靜,既有收割話題,豆瓣評分9分的票房、口碑雙豐收國產片,也有剛剛上映的評價褒貶不一、口碑兩極分化的姜文新片《邪不壓正》。與此同時,還有一部同期上映的的電影,突然來了個大新聞。7月15日下午,電影《阿修羅》的官微突然發佈公告稱,經全體投資方決定,《阿修羅》將於15日晚22點起撤檔停映。

《阿修羅》撤檔,差評不斷到底是同行抹黑還是觀眾選擇?

為何突然撤檔,片方並未給出具體原因,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所以然。這部聚集一眾知名演員、拍攝週期長達六年的奇幻片號稱有著高達7.5億的不菲投資,但上映三天票房卻不足5000萬,豆瓣評分僅3.1分,與同檔期其他電影形成慘烈對比。有人指出,《阿修羅》撤檔是為了避風頭,避免排片被擠壓得太過嚴重,收不回投資;更有甚者,結合《阿修羅》的上映前後表現,認為其有借電影洗錢的嫌疑。

不管如何,口碑和票房雙雙撲街,首先都應該反思影片質量問題,但《阿修羅》官方團隊卻將矛頭指向了電影評分網站。在宣佈撤檔之前,其官微便發文《的8.4分和4.9分,是這個行業的恥辱》,怒懟貓眼評分體系,控訴電影遭遇水軍黑粉惡意差評,並且將其上升為有組織、有預謀的“黑水行動”,將自己打扮為水軍攻擊的受害者。

《阿修羅》撤檔,差評不斷到底是同行抹黑還是觀眾選擇?

在觀影成本降低、信息傳播越來越便捷的前提下,核實一部電影的好壞,並非難事。那麼,《阿修羅》到底拍得怎麼樣?老實說,這是一部在畫質上相當炫酷的電影,特效製作據說也有好萊塢班底,看得出真得花了不少錢。然而作為奇幻大作,電影卻毫無故事性可言,影片設計了一個六界輪迴的世界,但卻缺少駕馭的能力:平庸的敘事,三頭人的莫名其妙的角色設定,毫無邏輯的故事推進,加上拙劣的演技,映襯出一個崩塌了的奇幻世界。看過《權利與遊戲》的還會發現,女主簡直就是照搬龍母的造型。這種中西混搭的奇怪畫風,時刻讓人出戏,也讓影片看上去不倫不類。

《阿修羅》撤檔,差評不斷到底是同行抹黑還是觀眾選擇?

這樣一部缺少故事內核的電影,觀眾用腳投票理所當然。中國的電影市場,早就過了只靠特效就能圈錢的年代。即便是《邪不壓正》的兩極分化,也是圍繞故事的深淺和流程度。在這樣的前提下,《阿修羅》電影方以為用畫風奇特的特效,就能掩蓋粗製濫造的故事內核,無疑是挑戰觀眾的審美和智商。

電影市場當然存在水軍行為,但觀影人數增加,最終會沖淡這種拿錢差評或者點讚的行為,影片的口碑往往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回到真實的水準。所以,依靠評分網站作為觀景指南的人多會發現一條不成定律的定律:高分的電影不一定好,但低分電影是爛片的可能性極大。而回歸到《阿修羅》片方的控訴,事實上在豆瓣、貓眼、淘票票幾大電影評分網站上,其基本都處於口碑跳樓的狀態,這顯然不應僅歸結為某個評分網站水軍刷差評的結果。

《阿修羅》撤檔,差評不斷到底是同行抹黑還是觀眾選擇?

故事講不好,就不能怪觀眾不買賬。在如今的信息環境下,市場埋沒一部優秀影片的幾率仍然有,但真得不多。同樣的鬧劇,在《逐夢演藝圈》已經上演過一次,如今《阿修羅》再次拉評分網站下水,並將影片差的問題偷換概念,轉換為行業欺壓的黑幕。這種帶有陰謀論色彩的掩耳盜鈴,沒有任何技術含量,在侮辱觀眾判斷能力的同時,只會徒增觀影者的惡感。從長遠來看,如果形成口碑差的電影片方習慣性“怪天怪地就是不怪自己”的風氣,則不利於整個電影市場的健康發展。(熊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