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最大的騙局:窮養兒子富養女

21世紀最大的騙局:窮養兒子富養女

中國自古就有:富貴多淑女,紈絝少偉男的育人思想。所以“男孩窮養,女孩富養”成為傳統養兒育女的“金科玉律”,很多人都不知道窮養兒,富養女的真正含義。

父母們往往走入這樣一個誤區:認為男孩要嚴格,少給錢花,女孩要給買好的東西多給錢花,但這是否百分百適合沿用到當今的育兒理念裡來呢?

21世紀最大的騙局:窮養兒子富養女

從心理教育學的角度來講,用“窮、富”這樣的物質概念來衡量區分本就不太妥當。要知道最終決定“教育是否成功”的,一定是孩子的心理發展狀態是否夠全面、夠健康。父母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給予孩子的影響,是基於精神層面,而不是過於倚重在物質條件上的供養。

21世紀最大的騙局:窮養兒子富養女

21世紀最大的騙局:窮養兒子富養女

“窮” 養的真正內涵

作為父母一定要清楚,現在孩子受“苦”,長大後才會成為一個“富有”的人。對於每個孩子來說,無論是成長還是成熟,都需要自立自強,需要承擔更多的責任,需要面對更大的困難,需要不懈的自我奮鬥,可以說,成功成長和成熟是一個不斷挑戰自我艱苦奮鬥的過程。

也許,好多人認為“窮”養,就是控制孩子的花銷,不要給他太多的享受,以免慣壞他,這樣的理解較為片面,和我們所說的“窮”養有一定的區別,我們認為“窮”養孩更重要的意義在於通過對“窮困”和“艱苦”的切身感受,對孩子意志、品質、性格、心態的磨礪、鍛鍊和培養給孩子帶來的價值

21世紀最大的騙局:窮養兒子富養女

當然,我們這裡所 說的 “窮”養孩子,並非是要孩子吃糠咽菜,憶苦思甜,承受不必要的非人折磨和痛苦,而是讓父母減少對的嬌生慣養、包辦代替,讓孩子從小多一些經歷、多一些鍛鍊,培養他們堅韌、頑強的性格。概括起來,“窮”養我們主要可從以下幾方面來理解和把握:

❖捨得讓孩子吃苦

讓孩子過點“苦日子”。優裕的物質生活和給孩子大量的金錢,是葬送孩子的第一殺手。經濟騰飛了,腰包鼓起來的家長們將錢用在培養子女上,這本無可厚非,可以給他們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環境,但絕不能給他們太過奢侈的物質享受。要不然,就把錢存起來,等孩子長大,有了正常的金錢觀後再給他也不遲。為了孩子的積極奮進,為了給孩子養成勤儉節約的美德,還是讓他過點“窮日子”為好

讓孩子適當體驗挫折感。溫室裡的花朵承受不了狂風暴雨的侵襲。含在嘴裡怕化,捧在手裡怕疼的愛子觀,會促使男孩意志不堅強,心理承受力差,稍遇不順心或挫折就走極端。挫折會激發男孩勇敢無畏的精神,積極面對遇到的困難。作為父母,就必須讓兒子遭遇“挫折”,鼓勵其克服並戰勝它。

21世紀最大的騙局:窮養兒子富養女

❖建立孩子的規矩和習慣

讓孩子會獨立生活。“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萬事包辦”,這是育人大忌。現在社會很多大學生都不會做飯、不會洗衣、不會疊被,這簡直不可思議。這樣的人能接受社會的各種挑戰嗎?能有創造力嗎?所以,父母要儘快從兒童時起,就教會並讓他們獨立承擔力所能及的事。

比如,去買東西回家,可以就讓孩子幫媽媽拎一些小東西,媽媽打掃衛生的時候讓她幫忙整理東西,並

時常表揚 “寶寶真棒會幫媽媽做很多事情了。”讓她在對別人的幫助中感受到快樂

在不斷的要求和鼓勵下,孩子會變得越來越能幹,越來越懂事。看到孩子這麼懂事,這麼能幹,也可以不失時機地送上一個甜甜的吻,向她表示誇獎,感謝!讓孩子參加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也有利於促進他對家人的瞭解和關愛。

21世紀最大的騙局:窮養兒子富養女

“富” 養的真正內涵

富養孩子,其主要真義是從小要培養孩子的見識,開闊視野,增加閱世能力。“富養”的孩子,因見多識廣、獨立、有主見、有智慧,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什麼是真正值得追求的東西。

女孩最應該培養的品質首先是善解人意,她有一個好的性格,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對給予她幫助的人都心懷感激,是一名優雅的淑女。

而男孩則要學會承擔責任。責任是男人肩頭的“徽章”。因敢於擔當,不推卸責任,才讓男人更顯魅力。所以,父母對男孩要從小進行責任心的教育。讓他們未來能擔起家庭和社會的雙重責任,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21世紀最大的騙局:窮養兒子富養女

❖學會分享和合作

生活中見到過太多不懂得“分享”的孩子。其實也難怪,如今的孩子大多是家中獨苗,被人捧著護著,屬於他的東西從不需要分給別人,不屬於他的東西也會有父母長輩千方百計為他弄來。儘管開始只是一隻蘋果一個梨,但生活點滴的力量可以“穿石”。成長在這樣環境中的孩子,漸漸凡事都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斤斤計較,難以與人友好相處,更談不上與人分享、合作。

讓孩子學會分享,對於培養孩子的合作能力也至關重要。而合作能力恰恰是孩子社會化過程的重要一步。如果孩子的社會化過程慢、發展不足,那麼就算他發育健全,但身體、智能的優勢也不能得到充分發揮,最終會導致感情不成熟、不適應社會生活。

所以,聰明父母,首先要有為孩子創設充滿“分享”的家庭環境的意識。孩子身邊所有的人、物、事件、情緒,統統構成他的成長環境。當環境中充滿了分享的意識、情緒、行為,孩子的“分享”也會從心底發生。如果說學會分享有一個終極目標,那麼就是孩子自發地分享,而不是被動遵守成人制定的“分享規則”。這點就是最重要的,要讓孩子從心底理解自己行為的意義。

21世紀最大的騙局:窮養兒子富養女

❖學會愛和感恩

要學會愛別人,首先要從愛父母開始。父母親不要太過於寵溺孩子,什麼都不願意讓他們做,這樣對於孩子的成長是沒有好處的。比如,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偶爾表現出身體不舒服,請孩子來照顧一下自己。要讓他們懂得生活的不易,。只有這樣,孩子才會更加珍惜這一切,這樣就能學會付出自己的感恩之愛。

讓孩子從身邊小事做起。其實教育孩子並不一定要刻意為之,在生活中無時無刻都有機會,只要善於發現並抓住它。比如上街時攙扶盲人過馬路,把地上的香蕉皮撿起來扔到垃圾桶裡防止有行人摔倒……當孩子做完這些事的時候,要適時地給予表揚和鼓勵,讓他感受到助人的快樂,這樣一來在以後的日子裡孩子也會更加願意去付出他的愛心。

21世紀最大的騙局:窮養兒子富養女

優優媽咪寄語:在教育這條路上,我們都在摸索,因為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並沒有什麼通用的金科玉律可以幫我們解決育兒中所有問題。但有一點我們可以做到,那就是學會讀懂自己的孩子,給孩子真正的心靈自由。對於孩子的教育,就像是在放風箏。如果父母一直拽住這根線不放鬆,那麼這風箏一定飛不高;你必須得慢慢松線,讓孩子自由、自主地去發展,去嘗試,去探索,這樣才能像風箏一樣越飛越高。孩子才能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才會不斷地超越自己,做得更好。

你喜歡女兒還是兒子?歡迎一起留言討論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