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養,富養,不如教養

窮養,富養,不如教養

去年刷爆朋友圈的800w學區房,

引發了父母們的熱議。

但是,

當我們還在糾結窮養還是富養孩子時,

殊不知教養才是孩子最大的隱形財富。


金星曾提到自己的育兒標準:

孩子走向社會不招人討厭就行。

“我對子女成長教育的標準是:

有一天走向社會,

這三個娃不叫人討厭就行。

孩子走入社會招人厭煩,

是真正失敗在起跑線上了。

在當今社會環境裡培養一個

有素養的孩子就等於給孩子做加速度。

這需要的是父母與老師共同的努力。


不由得想起前陣子的

迪士尼遊樂園與安醫生自殺事件,

都是熊孩子引發的悲劇。

父母為避免孩子走上熊孩子的道路,

前提是給孩子正向的教育,

正向的價值觀。

窮養,富養,不如教養

李玫瑾教授說:

小時候的耳聞目睹,決定人的觀念。

在6歲之前就要給孩子建立正向的價值觀,

給孩子們傳達了正直、誠實的正能量,

讓孩子瞭解責任的內核是什麼。


最高境界的炫富是

有一個有教養的孩子

最近山東淄博一位媽媽

教育孩子的方式獲得了網友的稱讚:

孩子在小區騎車子不小心

撞壞了李先生的車,

孩子跑回家一會後母親帶著男孩

和妹妹一起出來看了被撞壞的車輛,

在沒等到車主後,

這位媽媽給車主留了張字條。

窮養,富養,不如教養

字條上寫到:

您好:

非常抱歉孩子騎車時碰到您的車,

把後燈碰壞。

等我回來沒有看到車主,

請您打電話135****

到時給您協商補償解決,

我也是小區住戶,請您放心!

調皮孩的媽

11.4

窮養,富養,不如教養

而車主回來看到紙條後並未生氣,

還覺得很暖心,

並對著鏡頭說這樣的教育方式挺好的。


孩子媽媽在被採訪時也說:

沒想太多,

就想趁著這樣一個機會教育下孩子,

做了錯事就要學會負責與承擔。

新聞底下網友的評論不約而同的

肯定了這樣的教育方式。

窮養,富養,不如教養


窮養,富養,不如教養


窮養,富養,不如教養


窮養,富養,不如教養


窮養,富養,不如教養


窮養,富養,不如教養


窮養,富養,不如教養


窮養,富養,不如教養

去年南京的一位小學生,

在春遊參觀博物館時,

拿走了布展的兩塊鵝卵石。

幾天後他帶著鵝卵石

和一封道歉信回來承認錯誤。

後來博物館工作人員回看監控發現:

來送道歉信的孩子

是由媽媽騎電動車送來。

到了之後,

媽媽站在那裡和孩子說了許多,

然後目送孩子獨自一人去道歉。

窮養,富養,不如教養

這位媽媽用自己的方式

教會了孩子承認錯誤和承擔後果。


而在一架由寧波飛往西安的航班上,

一位坐在頭等艙的媽咪擔心孩子吵鬧

打擾到休息的乘客,

給旅客和空姐都贈送了一份小禮物,

並附了一張寶寶口吻的暖心小卡片。

窮養,富養,不如教養

不是因為坐頭等艙才這樣,

而是因為這樣才坐頭等艙。


其實,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

生活中父母的言行舉止

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

所以做父母更應該以身作則地要求自己,

為孩子做一個好榜樣。


世界正在獎勵有教養的孩子

相對地,

一些被教養澆灌的種子,

也正在無聲無息地開出花來。

成都一輛公交車因禮讓行人急剎車,

導致一位小學生不慎將豆漿潑灑在車廂裡。

大約十分鐘的車程裡,

這名學生反覆起身、擦地,用光兩包紙巾。

窮養,富養,不如教養


孩子說了句十分暖心的話:

“公交車是公共場所,

來的時候什麼樣子,

走的時候也應該什麼樣子。”

窮養,富養,不如教養

孩子並沒有顧及周圍人的眼光,

她的目的只有一個,

為了不給後來的乘客添麻煩而已。

一個孩子的習慣、能力和教養,

才是能陪他走完這一生的東西,

而那每一個細節中,都藏著家教的影子。

那才是父母給孩子最久的陪伴和最好的禮物。


一位心善的路人偶遇一名

摸黑騎車晚歸的小學生,

給他照了二十分鐘的路直到看到燈光,

小男孩下來鞠了一躬,

那鮮紅色的紅領巾顯得格外鮮亮。

窮養,富養,不如教養

禮儀風貌總是相互的,

更恰當的來說,

這個孩子長大後或許也會

變成這位車主一樣的人。

車主後來發文說

“鮮豔的紅領巾的你,

讓我一瞬間無地自容”,

他們是互相敬畏的,也互相感激。


教養裡藏著溫度

這幾天,

又一則泰國的公益短片在朋友圈火了起來。

短片的主人公叫做芭作,

是一名普通的小學教師,

他有一個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母親。


為了照顧好母親,

芭作每天都會將母親帶去學校上課,

並將她安置在教室的最後一排。

可這卻讓好奇心旺盛的孩子們

常常在上課的時候分神。

對此,

家長們頗有微詞:

窮養,富養,不如教養

“這是學校,又不是他家。”

窮養,富養,不如教養

“就是啊,學生們怎麼可能集中精神學習呢?”

窮養,富養,不如教養

“其實可以請個保姆幫忙照看,比每天這樣好地多了。”

窮養,富養,不如教養

“我正琢磨讓我家孩子轉到別的學校去。”

很快,

校長就找到了芭作,

希望他鄭重地考慮這件事,

並善意地向他提議,

為他的母親尋找專人照顧,

免去他的後顧之憂。


可這一提議卻遭到了芭作的拒絕。

在他的心裡,

是母親給予了他生命,

現在她老了,

也只有他了,

他不能也不放心將母親

交給別人來照顧。


而在這個時候,

短片進入了高潮,

在芭作和校長談話的時候,

芭作的母親走失了。


聽見老師急切的呼喊聲,

學生們也自覺地

組織起來尋找老奶奶。

這時候家長們發現,

芭作對母親的悉心照顧,

在潛移默化之中,

已經影響了孩子們,

讓他們學會感恩父母的愛。


他們會感謝母親的辛勞,

對母親說:

窮養,富養,不如教養

“等我長大了,我也要給你開車。”

也會在放學後給媽媽

一個大大的擁抱。

窮養,富養,不如教養

芭作老師用行動給孩子們

上了一堂愛與感恩的教育課,

這難道不是最好的教育嗎?


培養出有教養的孩子

不止是一個家庭的幸運,

更是一個社會的幸運。

注: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