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瓦尔·赫拉利最新作品《今日简史:人类命运大议题》

2018年8月,以色列历史学家、畅销书作家尤瓦尔·赫拉利将推出新作《今日简史:人类命运大议题》中文版。他之前的两部著作《人类简史》、《未来简史》可谓全球现象级畅销书,中文版短短三年多时间内总销量超过了500万册。新书中,作者把注意力转移到当下——充满诸多问题和挑战的21世纪。

今天的世界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科技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日新月异。当数据成为最重要的经济和社会资源,它到底该属于谁?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如果数据掌控在少数人手里,如何保证全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当生物基因技术让我们可以克服疾病,延长生命,如何活得更加有尊严,有价值?当机器替代人类做了更多的工作,我们该如何教育孩子以应对未来的挑战?作为一位历史学家,赫拉利从全球政治、科学技术和个体价值三个维度,讨论了人类目前面临的重要议题,并提出影响未来10年的重要判断。

受当下这些巨变影响最大的,不仅是我们,更是下一代。过去,人们害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而今天,就算跑赢了起跑线,却有可能中途发现——跑道不存在了。

尤瓦尔·赫拉利最新作品《今日简史:人类命运大议题》

教育革命

今天出生的婴儿,到2050年就是三十出头,他可能到2100年还活着,甚至到了二十二世纪还是个积极的公民。我们到底该教这个婴儿什么,才能帮助他在2050年或者二十二世纪的世界里存活,甚至大展身手?他需要什么样的技能才能找到工作?才能过得幸福?

让我们回到一千年前的1018年,当时的人相信未来不会有什么不同。他们也许会猜想1050年宋朝可能灭亡,也可能发生瘟疫,让几百万人丧命。但就算到1050年,大多数人仍然是农民或织工,预期寿命还是大约只有40岁。所以,宋朝的贫穷人家会教小孩如何种稻或编织,有钱人家则是教男孩读经写字、骑马射箭,教女孩三从四德、当个好妻子。毕竟毫无疑问,这些技能到了1050年还是很重要。

然而,我们完全不知道2050年会是什么样子,我们不知道人类将如何谋生,不知道军队或政府会如何运作,也不知道两性关系会是什么模样。

一旦科技让我们得以设计改造人类的身体、大脑与心智,之前的一切都会被推翻。因为有了生物工程和直接的脑机接口,就连人体本身也可能有前所未见的改变。所以,现在孩子学的各种科目技能,绝大多数可能到了2050年再也没有用途。

当下,我们被大量的信息淹没,很多错误的、不重要的信息分散了我们的注意力。只要上网点一下,你就能知道叙利亚遭轰炸的状况或是南极冰盖融化的最新情形,然而网络上众说纷纭,实在难以判断何者可信。除此之外,也因为点一下就能得到无数其他信息,也就令人难以专心,我们很容易就会想转去看些八卦。

在这样的世界里,老师最不需要教给学生的,就是更多的信息。学生手上已经有太多信息,他们需要的是能够理解信息、判断哪些信息才重要,而且最重要的是能够结合这点点滴滴的信息,组成一个整体的世界观。

事实上,西方教育的理想在几百年来一直是如此,但至今,很多西方学校也从未认真加以实现。教师只是把资料硬塞给学生,再鼓励学生“自己思考”。

但我们已经没有时间了。我们在未来这几十年的教育,将会影响“生命”本身的未来,而我们只能依据自己目前的世界观来做出这些决定。

重塑自己

我们并不知道2050年的世界和就业市场会是什么模样,所以我们也不会知道人类需要哪些特定的技能。我们可能投入大量的精力,教孩子如何用C++、怎么说英语,但可能到了2050年,AI比人类精通这些技能。

所以,我们该教什么呢?许多教育专家认为,学校现在该教的就是“4C”:批判性思考、沟通、合作、创意。更广泛地说,学校应该别再太看重特定的工作技能,而要强调通用的生活技能。最重要的是能够随机应变、学习新事物,在不熟悉的情况下仍然保持心理平衡。想跟上2050年的世界,人类不只需要发明新的想法和产品,最重要的是得一次又一次地重塑自己。

这么做的原因在于,随着改变的脚步加速,“作为一个人”的意义也可能不同。在1848年,几百万人失去了乡间农场的工作,迁移到大城市上班。但他们只要能找到工作,就能安稳待上一辈子。

但到了2048年,人类可能要面临的就是迁移到网络空间、流动的性别认同,以及计算机植入装置所带来的新感官体验。在25岁的时候,你的个人简介可能是“25岁女,住在北京,时尚业”。但到了35岁,就变成“年龄调整中,非特定性别”,再到了45岁,就连“约会”和“自我定义”都成了过时的概念,只要等待算法帮你找到完美的另一半就行了。还想要从时尚设计找到人生意义吗?现在算法的作品已经比你强太多了。此时,你也才45岁,后面还有好几个十年。

在未来,无论是个人或整体,人类将愈来愈必须面对以前从未遇到的事物,像是超高智能机器、基因工程打造的身体、能够精确操纵自己情绪的算法、急速袭来的人工气候灾难,以及每过十年就得换个专业。

这很可能会带来极大的压力。大多数人都不喜欢改变,为了手上的这些技能、生涯、身份和世界观,你已经投入太多时间心力,并不想重新再来过。

然而在二十一世纪,“稳定”会是个我们无福消受的奢侈品。如果还想死守着稳定的身份、工作或世界观,世界只会咻地一声超越你,把你远远抛在后方。想让自己在这个世界还有点用,就需要能够不断学习、重塑自己。

然而,要教孩子拥抱未知、维持心理平衡,要比教他们物理公式或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来得困难许多。人的韧性不是光靠着读书听课就能培养出来。现在的教师多半也是旧教育系统下的产物,通常连他们自己的心态也还不够灵活。

尤瓦尔·赫拉利最新作品《今日简史:人类命运大议题》

尤瓦尔·赫拉利最新作品《今日简史:人类命运大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