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千阳县中草药的“来龙去脉”——溯源篇

7月19日在对县城内三家中草药收购点进行走访时,生命学院赴千阳县中草药市场调研队注意到两家收购点均提到水沟镇的中草药种植农户,因此调研队于7月20日前往水沟镇走访当地农户了解中草药种植的具体情况。

探寻千阳县中草药的“来龙去脉”——溯源篇

镇政府合影

7月20日上午9时许,调研队一行六人乘坐公交来到距城区十公里外的水沟镇,镇政府工作人员十分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帮我们联系相关负责人。负责人介绍,当地是水源地保护区,政府限制工业的发展,为了鼓励农民种植中草药,同时帮助贫困户早日脱贫,县政府在县区内为种植中草药的农户提供每月300元的补助。同时附近一些村落已经逐渐形成集体经济组织,进行中草药规模化种植,但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

探寻千阳县中草药的“来龙去脉”——溯源篇

镇政府相关负责人向调研队介绍中草药种植情况

考虑到调研队的时间安排,镇政府工作人员推荐调研队队员到最近的中草药种植面积较大的水沟村了解具体情况。一位工作人员主动提出给调研队带路,调研队首先来到水沟村村委会,得到了水沟村各农户种植中草药面积和种类的统计名单,据统计,该村农户种植的中草药以柴胡和大海籽为主,村内种植中草药的农户共有23家,柴胡种植面积达五亩,大海籽种植面积高达52.6亩。

探寻千阳县中草药的“来龙去脉”——溯源篇

观摩中草药种植田地

在村委会调研队还同村委会成员一起学习了千阳县的扶贫方针政策:千阳县已经发展出自己的一套扶贫帮扶办法并且已经向全国推广,针对不同类型的贫困户有不同的帮扶方针,如实行农企对接,降低农户的市场风险,对中草药种植贫困户的补贴也是千阳县独创的帮助贫困户脱贫的有效方法。

探寻千阳县中草药的“来龙去脉”——溯源篇

调研队队员和村委会党员共同学习千阳县扶贫政策

之后,在镇政府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调研队实地观摩了水沟村的种植田地,经统计,田地中目前集中的农作物和中草药分别是玉米和大花葱。

探寻千阳县中草药的“来龙去脉”——溯源篇

大花葱

下午在完成了对水沟村种植中草药的相关数据采集后,调研队队员对获取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发现当地的中草药种植规模在当前阶段仍较小,种植面积分散;当地没有与之直接对接的药企,农户种植中草药的市场风险较大;集体经济刚刚起步,规模效应较低。但随着国家扶贫政策的逐步落实,水沟村以及千阳县的中草药将能形成种植、采购、销售一体化的现代模式,既能够帮助当地贫困户脱贫,又能够助推中草药的可持续发展。

虽然每天都经受着烈日的炙烤,但有队员之间的相互鼓励、相互关心和团结协作,即使路途坎坷、任务繁重,我们依然以十二分的努力全心投入到我们的中草药市场调研活动中。暑期三下乡,我们在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