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慘身世的貂蟬歷經董卓、呂布而能全身而退,卻是一個關羽最懂她

在《三國演義》中,大家對貂蟬的印象都是沉魚落雁,閉月羞花,貂蟬則是因為遭十常侍之亂,避難出宮,為王允收留為歌女,她是為了報答義父王允的養育之恩而甘願獻身在長安,完成美人計和離間計、連環計的,但事實並不然,這貂蟬原少時與其母共入煙花,其母后位司徒王允寵妾,死前又將女兒貂蟬許與王允做小妾。王允欲除掉董卓,一貂蟬為情之諜,是董卓、呂布死於非命。而後事如何,我們來看下分解。

悲慘身世的貂蟬歷經董卓、呂布而能全身而退,卻是一個關羽最懂她

貂蟬是三國時期的絕色佳人,皓齒明眸,花容月貌,瓊肌傲雪,可謂是比花花為之失色,較月月為之失光,原本是湖南常德人氏,其父在長安經商,限於生機,其母只得落入妓院之中,作依門賣笑的紅塵女子。在院中對男女之事可謂是耳濡目染,再加之身材窈窕,還不到及笄之年,便已經周旋於達官顯赫之間,這就為她能在董卓和呂布之間全身而退,準備了條件。

悲慘身世的貂蟬歷經董卓、呂布而能全身而退,卻是一個關羽最懂她

後其母被王允看上,貂蟬隨母進入王允府中,但半年後其母暴病而亡,貂蟬淪為歌姬,此時正值董卓竊據朝中大權,王允欲殺之而後快,但苦於自己乃是一介文弱書生,毫無兵權。偶然間發現已經及笄的貂蟬美貌驚人,加上貂蟬自願為主人分憂,於是乎將其許配給了呂布,單另一方面有勾引董卓,而後之事,便猶如《三國演義》中所說。就此可以簡單來說,雖是貂蟬自願,也成就了一番美談,但其中對於身世坎坷的她來說,不知是否甘願?我的答案肯定是不的,因為很快也得到了驗證。

悲慘身世的貂蟬歷經董卓、呂布而能全身而退,卻是一個關羽最懂她

在成功挑起兩者之間的戰爭後,呂布獨霸一方,這時曹操崛起,欲一統中國,故而需除掉呂布,作為呂布妻子的貂蟬開始欣賞其曹操的雄才大略,認為曹操是個少有的梟雄,因為他愛惜人才,講究策略,所以貂蟬希望他能夠以丞相之位統一中原,振興漢室,很顯然她並沒有看透曹操的野心。當然貂蟬也不負眾望,開始了第二次細作生涯。毫無疑問是成功的。

悲慘身世的貂蟬歷經董卓、呂布而能全身而退,卻是一個關羽最懂她

但在第三次引誘關羽時失手了。雖然關羽也曾為其美色所迷惑,但由於前車之鑑,及時醒悟,貂蟬多次引誘未果,在一次關羽與他人談話中聽到,“是啊,這位姑娘也有她的苦衷,這姑娘看形止舉動倒也是個難得的人才,從內心來講,我也是憐愛於她,估計她是受曹操密派來我身邊來,在我身上下功夫的。

悲慘身世的貂蟬歷經董卓、呂布而能全身而退,卻是一個關羽最懂她

不過,看她對我並無歹意,她內心也是矛盾重重啊……”這些話恰為貂蟬偷聽到,內心激動不已,一方面她覺得關羽心底豁達,處事周到精明,極富有人情味,又看到了他對其兄弟的忠義,再來可能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關羽瞭解她心中的想法,這對當時的貂蟬來說是很觸動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