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法者,总有六义

本期导读:众生有无量无边的机,所以也就有无量无边的法。本期推出“心的世界”系列之《大乘百法明门论》第五讲,探讨“百法”如何把宇宙万法简明扼要的概括出来,让我们能够一步又一步,一层又一层逐渐透由佛法认识到自己的心,圆成实性,通达无我。

心法者,总有六义

佛言祖语:世间五欲德,心法说第六,于彼欲无欲,解脱一切苦。——《杂阿含经》卷二十二

学诚法师法语:“心法”,从它的通义来讲,有六个通义;从它的别义上来讲,就是八识。“通义”就是什么叫心法,什么叫心所法,什么叫色法,什么叫心不相应行法,什么叫无为法,就是共通的,共通八识的,它怎么定义。共有六种。


文章:

【“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应行法。五者、无为法。”】

一百个法,过去有一个偈颂:色法十一心法八,五十一个心所法,二十四个不相应,六个无为成百法。这四句把它概括了,色法十一心法八,五十一个心所法,二十四个不相应,六个无为成百法。

下面的注解,“心法者,总有六义。”

我们那个投影仪上面,不是“法的通义”,是“心法的通义”,还是掉了一个字,上面还要加一个字,“心法通义”。“心法的通义”,就是五位百法么,那第一位就是心法,总有六义名为“心法”。

“心法”,从它的通义来讲,有六个通义;从它的别义上来讲,就是八识。“通义”就是什么叫心法,什么叫心所法,什么叫色法,什么叫心不相应行法,什么叫无为法,就是共通的,共通八识的,它怎么定义。共有六种。

心法者,总有六义

心法者,总有六义。

一:集起名心,窥基大师的注解,“唯属第八”。

如果从“集起义”来说,“唯属第八”,只属于第八识。那么也就是只有第八识可以称为“集起义”。

集诸法种子起诸法现行,也就是,种种现行的出现,都是有种子的,如果没有种子,就没有现行。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种种的相,都是跟我们内在的种子有关系的,有种子它才能够发芽、开花、结果,才能够有果实。

在部派佛教的时候,它所谈到的是说,我们人身语意造了种种的业,这个业都能够结合起来,最后感果。大乘佛教唯识宗的说法是,这个业会变成种子,就是业种——业的种子,业产生种子。这个说法就更加确切,更加好理解。

部派佛教只谈六识,大乘佛教唯识宗谈八识,其中就谈到种子、现行。我们造了种种业,业过去了就成为种子——业种,这个种子以后再感果。种子实际上就是因,起了现行实际上就是果。所以“此义唯属第八心王阿赖耶识”,其它心法没有这种功能。

“若就现行集起,则通其余诸识。”

诸识,如果从“现行集起”前面是“种子集起”,“集诸法种子起诸法现行”,从“现行集起”,通其他的诸识——其他的识也可以这么(集起)。

“名为集起”,也就是其它识的现行的这些特点、现行的这些状态,也都是有种子,和种子也是有关的。这是第一义。(2)(未完待续)

——摘自学诚法师2009年5月北京龙泉寺开示《心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