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需要你的“看见”

我需要你的“看见”

我需要你的“看见”

I need your "see"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渴望被看见、被认可、被接纳。

你看见他们了吗?

孩子渴望被看见。从被看见中,孩子可以获得安全感和力量的支撑。动力沟通理论中提出陪伴关照,它并不局限于对孩子近距离的呵护。远远地注视着孩子,给他们空间,让他们自由地去体验、去成长。

妻子渴望被看见。妻子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家、照顾孩子,默默无闻的付出。

丈夫渴望被看见。丈夫为了家,努力辛苦地打拼。

老人们渴望被看见。老人们奋斗一生,儿孙茁壮成长。

……

这些,你都看见了吗?

我需要你的“看见”

假如当不被看见时

每个人都渴望被看见,看见自己的存在,看见自己的价值并被肯定和接纳。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很明确的告诉我们,从物质到精神,每个人都有不同层次的需要。

既然被看见是人们共同的需要,那么当不被看见时,又会怎样呢?

马加爵,这个大家都已经非常熟悉的名字,就带给了我们很深的启示。当一个人不被看到、不被认可、不被接纳的时候,他的心灵会扭曲,他的心理会异常,他的行为会变得极端,自然也就不被大家所理解。

我需要你的“看见”

日常咨询中,某位男性来访者愤怒地敲着桌子,大声地喊道:“我太能理解马加爵的感受了,当同宿舍的同学们兴奋地谈论着电视中的足球比赛时,躲在蚊帐中的我,多么希望有人能问一声‘你对这件事怎么看?’,但是,没有人问我,没有人关注我的存在!”

是的,没有人关注到他,就在那个小小的蚊帐隔出的狭小空间里被无视,那个不被关注、不被接纳、不被认可的生命,在自卑、愤怒、无助挣扎中渐渐扭曲变形。

需要被看见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存在。更多的时候,我们还需要看见每个人的内在需求。

看不见把他逼上绝路

某男,朋友多,头脑灵活,年纪轻轻就有雄心大志。找项目,拉投资,准备跟几个合伙人一起大干一番。此时她的妈妈再次出现在众人面前,颐指气使地对着合伙人指手画脚、指东道西,全然一副霸道总裁的模样。很快,两个合伙人相继撤资并远离。美好的期望破灭了,该男子背负上巨额债务。之后该男子的种种表现,令人扼腕叹息。酗酒、婚姻解体、暴躁、自残、打架伤人、殴打父母、扬言杀人,妈妈追在后面指责、劝解、赔钱,并一度将儿子送进精神病院,苦苦哀求医生,要求把儿子好好关一段时间。

这位妈妈是国家干部,他跟儿子相处的一贯模式就是强权压制,永远看不到儿子内心真正的需求。用“你不行”这三个字,将儿子一步步推向绝望的边缘。

我需要你的“看见”

妈妈是孩子生命中最亲密的人,如果她妈妈看不到孩子身上的优点和长处,一味地去指责孩子的种种不是。在这种长期被否定、不被接纳和认可的环境中成长,是对孩子一种极大的摧残。可以想像,孩子的内心会是多么的绝望!当孩子倾其所有想去做一番大事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时,妈妈又一次地站出来,又给他贴上一个大大的叉……终于,孩子的精神世界崩塌了。

妈妈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看不到孩子的内心需要,听不到孩子内心的呐喊,将孩子逼上绝路的同时,也必然要为自己的愚昧买单。

学会看见自己

前面所提到的看见,指的是看到他人、看到他人内心的需求。接下来我们来谈一谈,看见自己。

我需要你的“看见”

我需要你的“看见”

人们在需要他人关注的同时,也要学会看到自己。看到自己的存在,不管是高、是矮、是美、是丑,所有的存在都是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关注自己的情绪,关注自己会被什么语言、什么事情所扰动,关照好自己的内心小孩,了解他的表现是在试图告诉我们什么,这些都是我们需要看见的。只有先学会看见自己、关爱自己,才有能力去爱别人。这不是自私,更不是自恋,这是对自己的陪伴关照。

长按加入

极悦心理

QQ群:241220833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