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的军师为何叫吴用,这与施耐庵跟随张士诚的起义有什么关系?

《水浒传》描写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群孤胆英雄,从聚义、发展,再到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快意生活与相互猜疑、彼此陷害的官场生活形成鲜明对比。除了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故事主人公的名字也是很有意思,比如说梁山的军师吴用。

梁山的军师为何叫吴用,这与施耐庵跟随张士诚的起义有什么关系?

吴用是一个很重要的存在,他是出场最早的一批人物,也是梁山的元老级别人物。智取生辰纲,他为梁山积累了聚义的资本;用计策激怒林冲,使其怒杀白衣秀才王伦,为聚义谋得梁山宝地;用计策把玉麒麟卢俊义、霹雳火秦明等骨干人员“陷害”到梁山,他为梁山谋得人才。总之,钱是吴用赚来的,地是吴用谋划来的,人是吴用骗来的,就像是一双操控全局的大手。

这样一位运筹帷幄的人,作者施耐庵为什么会给他起名吴用呢?

梁山的军师为何叫吴用,这与施耐庵跟随张士诚的起义有什么关系?

要说这个先得了解作者施耐庵,他自小聪明好学,考中秀才任钱塘县尹,因替穷人辩冤纠枉遭县官的训诉,遂辞官回家。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起义军蜂拥而起,盐民张士诚等十八名壮士也率壮丁起义反元,施耐庵被邀请为军幕,施耐庵抱着建造"王道乐所"的宏远计划欣然前往,为张士诚献了许多攻城夺地的计策。但不久后,张士诚被短暂的成功冲昏了头脑,一时间居功自傲,独断专行,施耐庵苦苦劝谏终是没有用处,施耐庵自知这样的队伍必然走不远,一气之下离开军队,从此浪迹江湖,替人医病解难,后来写下《水浒传》。

梁山的军师为何叫吴用,这与施耐庵跟随张士诚的起义有什么关系?

从施耐庵的经历看,多少与水浒中的吴用是相像的,从聚义之初,一步一步拉起队伍,最后能与朝廷抗衡,既能出谋划策,有有治世之才,然而呢,碰上了宋江这样的领导者,所有的心血最后都化为乌有,什么都没能改变,坏人仍然占据当着高官,吃着山珍海味,而穷人还在夜里受冷挨饿。施耐庵想表达的也许就是,自己辛辛苦苦呕心沥血,到头来却是一场无用功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