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绩优龙头把握个股机会

关注绩优龙头把握个股机会

本报特约评论员 常斌

本周市场先抑后扬。上证综指前四个交易连续回调,周五出现大幅反弹,最终报收于2829点,全周微跌0.07%;而深圳成指和创业板指则全周分别下跌0.81%和0.55%。量能上,周内两市合计成交1.63万亿元,与上周萎缩近一成。

三大原因推动周五两市大幅反弹。一是短期做空动能衰竭。周一至周四连续回调,市场量能均出现地量水平,市场惜售心理明显。二是人民币汇率在连续大幅下跌后短线有企稳回升迹象,此举减轻了短期市场压力。人民币贬值是本轮自3050点开始的下跌的重要原因。但在人民币汇率连续跌破6.5、6.6、6.7等重要关口,周五甚至一度跌破6.8之后,后市短期内继续大幅下跌的可能性已大幅减弱。从汇率走势上看,周五美元兑人民币在突破6.8之后便出现了明显回调,显示出汇率明显的短线见顶回落迹象。三是强烈的政策利好预期。2700点至2800点区域是明显的政策底区域,投资者对管理层将推出政策利好的预期强烈,如预期政策上将可能减弱资产新规的严厉程度、放缓其推进速度。

从短期看上述因素为市场提供了反弹动力,但从中期看市场基本形势并没有明显改变:宏观形势仍旧不利,而这将需要较长时间来消化。

首先是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六月经济数据已全面回落,而下半年宏观经济将面临三大压力:中美贸易战导致出口压力有增无减;房地产调控下地产投资增速下滑;消费受房地产泡沫挤压增长有限。其次,金融环境继续走向紧缩的大趋势将延续。因担心短期市场承受力不够,管理层可能暂时放松去杠杆的力度和速度,但不能就此认为金融紧缩大方向的转向。在地方城投债风险、P2P风险、民企信用债风险、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等不断“爆雷”的当前,去杠杆进程已在路上,不能半途而废。只有去掉这其中的金融风险,让它们适时爆掉,中国经济身体上的毒瘤才能慢慢化解,未来才能进入新一轮的健康周期。三是未来两个月中美贸易战局势和人民币汇率波动还将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始终压制机构大资金对股票资产的配置偏好。

技术上看,上证综指中期均线(30日、60日)不断下压,对股指构成压力;而股指量能持续低迷,做多动能不足,要攻克中期均线压制难度颇大。不过,短期技术指标看,股指站上了20日均线,10日均线开始上翘,MACD指标红轴放大,短线指标略显强势。

综合来看,笔者月初对市场的预判在当前仍然适合:“七月市场有望较六月行情有所改善,但改善幅度可能有限。就股指而言,上证综指有望在企稳后保持低位震荡,2750-2950或是核心震荡区间。” 整体上短期市场仍难有突出表现,但在大盘企稳、短期无明显系统性风险的情况下,优质个股和局部优质板块有望继续表现。策略上,投资者可自下而上挖,在适当控制仓位的情况下把握个股机会。

尤其是市场进入中报密集披露期,业绩将成为短期股价的最大影响因子。根据上市公司中报预告数据统计,中小创整体业绩增速较第一季度有所回落,从结构上看大市值的龙头公司业绩显著好于普通公司。如剔除金融和苏宁后的中小板上半年净利润增速为15.66%,较第一季度的19.90%明显回落;市值在50亿元以下的创业板公司中报预告整体净利润增速为-1.13%,而50亿元以上创业板公司增速则达29.72%。因此,抓绩优龙头仍是当前把握个股机会的主要方向。

操作上:低估值的金融、地产、家电等行业龙头,重点关注估值修复下的短期反弹机会;持续成长的大消费领域医药、食品饮料的白马龙头,以及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核心科创股,重点关注中线思路下的逢低布局机会。

关注绩优龙头把握个股机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