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获奖茶,反而不如平时喝的茶好喝?

为什么有的获奖茶,反而不如平时喝的茶好喝?

众所周知,一款茶,只要参加斗茶赛获奖,就会身价倍增,从平凡一跃成为贵族。

然而生活中不少茶友却发现:新买的获奖茶反而不如平时喝的茶好喝……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就不得不提到斗茶赛的PK机制了。

为什么有的获奖茶,反而不如平时喝的茶好喝?

参加过斗茶大赛的都知道,由于茶多、时间有限,一般参赛茶只冲前三泡。

也就是说,如果你在前三泡表现上佳,香气、滋味抓人,那就很可能过关斩将,最终获奖。

基于这样的规则,很多制茶师傅为了获奖,都会专注于打造前三冲有爆发力的茶,去迎合评委们的喜好。

然而这种规则,却会导致一些前三泡表现平常,但后劲十足、工艺佳的茶叶惨遭淘汰。

为什么有的获奖茶,反而不如平时喝的茶好喝?

如果说我们平时喝茶,是品茶,是找出茶当中的优点。那么斗茶赛就是找毛病、挑问题。

斗茶赛还有一个规则是闷杯。通过闷杯,每一冲都闷上个几分钟,闷出苦味和涩味来,闷出所有的缺点来。

然后,比拼哪款茶的缺点少。最后缺点少、优点多的,便胜出。

也就是说,我们平时品鉴标准里认为好的茶,如果在前三冲没有鲜明表现,在闷杯时失利于水温,是不太会获奖的。

为什么有的获奖茶,反而不如平时喝的茶好喝?

而在这种极致的赛制下,挑出来的茶,一定是香气最高扬、滋味最霸道的。低调内敛的茶,在斗茶赛上是弱势群体。

如果你喜欢浓烈滋味的茶,斗茶赛的获奖茶将会是你的知音。而如果你喜欢醇和甜美的,那么获奖茶可能并不是你的真爱。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人觉得获奖茶,反而不如平时喝的茶好喝的原因。

为什么有的获奖茶,反而不如平时喝的茶好喝?

此外,获奖茶达不到你心中的预期,还跟所参加的斗茶大赛有关。

因为如今茶行业各类斗茶赛、茶王赛层出不穷,质量却良莠不齐。

虽然不乏一些相对权威公正的比赛,从中脱颖而出的参赛茶含金量很高;但也有不少斗茶赛水分过多,评审制度不完善,审评专业素质也高低不一……

某些不正规的比赛甚至出现花钱买奖的行业潜规则。这些所谓的获奖茶当然都是虚的,印有奖项的包装其实也是随处可买,镀上一层金后,茶叶的身价便不可同日而语。

为什么有的获奖茶,反而不如平时喝的茶好喝?

所以,建议大家还是不要过度迷信获奖茶。

喝茶之前,先忘记它身上的标签。具体还是要看茶品本身,通过品鉴来评判茶叶品质是否好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