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臨桂瑤鄉大山里最後的馬幫

更多農業資訊,請關注“農家之友”!

馬幫是大西南地區特有的一種交通運輸方式。山間鈴響馬幫來,是茶馬古道的真實寫照,它的存在與運作已有上千年的歷史。

隨著現代交通系統的不斷完善,馬幫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只有在一些偏遠山區路修不到的地方,還能偶爾遇見這個特殊的群體。在臨桂最邊遠的山區黃沙瑤族鄉,因此還可以見到馬幫的身影。

黃沙瑤族鄉距城區77公里,海拔1500多米。這裡世居著漢、瑤、壯、苗4個民族,5500餘人,散居在198平方公里的大山中。境內高山綿延,地廣人稀,其中最偏僻的宇海村委直到去年8月才架通高壓電,成為臨桂區最後一個通電的村委。

由於地處高寒山區,受氣候、交通等因素的影響,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鄉民基本靠砍伐山間的竹子和杉木賣錢補貼家用。在不通路不通車的大山深處,人們只能靠著一匹匹騾馬的馱運,將木材、農產品和生活物資運出運進。

廣西臨桂瑤鄉大山裡最後的馬幫

一頭騾可負重300斤,每天行走10公里。 

俗話說,“行船走馬三分命”。在過去,幹馬幫就等於拎著腦袋找飯碗。馬幫行走路線周圍環境相當危險,懸崖峭壁,毒蛇猛獸,風霜雨雪,瘟疫疾病,長時間的野外生活,對馬對人來說都是嚴峻的考驗。

而在那時,馬幫卻是整個瑤鄉的希望。據悉,在黃沙瑤族鄉,成立最早、馬匹最多的馬幫誕生在翻水村委翻水村。

今年50歲的村委主任李榮勝介紹,在馬幫盛行的八九十年代,單翻水村的馬匹就有30餘匹,全鄉馬騾上百。那時候,買一匹馬就相當於現在買一部車。而且,馬不只是運輸工具,更是鄉民相依為命的“親人”。

廣西臨桂瑤鄉大山裡最後的馬幫

一趟路程下來,騾和馬都需要適當補水。 

如今,由於實施了公益林保護政策,禁止砍伐林木,加上鄉里發展了一些產業,交通系統也不斷完善,馬幫的地位和作用變得越來越小。曾經離不開馬的黃沙瑤族鄉現在已難覓“馬蹤”,偶爾出現的幾匹馬倒成了鄉里一道風景。

7月12日下午兩點,記者遇見了正在為出工做準備的一個馬幫,他們主要為當地李家村瀑布旅遊項目建設運送建築材料。記者瞭解到,這10餘位趕馬人以30歲到40歲男人為主。

“50歲的人基本就幹不動了,二十來歲的人讀點書的都出去做事了。”今年40出頭的陽仁發就是馬幫中的一員,算一下今年是他入這行的第6個年頭,用他自己的話說,40歲在馬幫已接近“退休”年齡,而6年的“工齡”實在算不上“經驗豐富”。“有那麼幾年出去打工了,做得不如意。去年聽說這裡要搞生態旅遊建設,就決定回來趕馬。”他說。

廣西臨桂瑤鄉大山裡最後的馬幫

馬幫經常以三四人為一組,出完一次工大家會短暫休息一下。

比起陽仁發,馬幫裡30歲的小莫反而是個“老司機”,從十八九歲開始便在馬背上討生活。

“那時候家裡窮,也沒讀什麼書,趕馬算是一條不錯的出路了。”小莫說,現在工錢方面和城市裡的快遞小哥一樣,想要掙到錢就得勤快,爭取一天多跑幾趟,而遇到雨季只能減少出工。

僱主也是根據路程遠近並按貨物多少來付酬。趕一天馬大概可以得300-400元,收入的一部分要用來買馬糧。雖說辛苦,但一年到頭也能攢下些錢。

此外,小莫也是幫裡唯一一個堅持用馬的人,而別人趕的都是騾子。“騾子比較聽話,馬就比較野。現在大家普遍喜歡用騾子。這匹馬跟了我9年了,捨不得換掉它。”他說。

廣西臨桂瑤鄉大山裡最後的馬幫

出行前,趕馬人需要給馬釘馬掌,保護馬蹄。為安全起見,這個過程一般需要五六個壯漢將馬匹控制後進行。  

如今趕馬雖不比以前來得危險,但依舊是個不折不扣的體力活,起早貪黑,跋山涉水在所難免,裝貨、卸貨、釘馬掌、餵馬是每個趕馬人的日常。

出發前,陽仁發與小莫等人需要花費一個小時的時間餵馬並檢查馬蹄磨損情況,再準備自己的乾糧、水壺、柴刀等日常所需。建設項目主體位於山頂,馬幫上一趟山來回需兩小時。手機在這裡沒有信號,出發之後遇到一切困難都靠自己和馬以及同伴解決。

走馬時,大夥需互相配合,三四匹為一組,走得快的馬在前,慢一點的在後,既要保持一定距離,又不可分得太遠以至走散隊形。馬匹遇到危險的路段停滯不前時,趕馬人會通過喊、拉、鞭打或者投餵等方式,引導馬匹按照計劃路線繼續前進。

廣西臨桂瑤鄉大山裡最後的馬幫

馬幫歸來。

在這個馬幫裡,無論人與人還是人與馬,在瑤鄉大山裡,都是相互幫扶,相處融洽,一步一蹄走向未來,也為時代更迭留下這個群體最後奮鬥的足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