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大院的孩儿们之四——浪里黑条的孩儿们

部队大院的孩儿们之四——浪里黑条的孩儿们

现在已经是40岁以上的人或许还记得,在60年代,在北京乃至全国掀起了大学游泳的热潮。

在北京的游泳池里、人工开凿的运河上、颐和园的昆明湖里,到处是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在水里扑腾着。我清楚的记得,上了年纪的老头、老太太们就穿着大白背心、大裤衩子,纷纷勇敢的跳进池中、河里——,一时间,北京的所有能游泳的地方爆满,我们部队大院就是那时修的游泳池(月票只有两元钱),这对于我们这些喜欢玩水的孩儿们来说,真是件高兴的事。

暑假里,孩儿们从早到晚,泡在池里,眼睛红红的,皮肤晒的像非洲的黑孩子(我们戏称是巧克力色),就这样,一群孩儿们学会了游泳,并都是技艺高超。以至在后来的比赛中、抗洪时、部队上、横渡江河湖海,都派上了用场,我就曾经获得过女子100米游泳第一名(不过是县级的)。

但是父母们可不喜欢我们这样,他们觉得我们这样会荒废了学业。所以就定下了许多的条条框框来约束我们:“诸如”除了完成学校布置的暑假作业以外,每天要加写一篇日记、一篇毛笔字、要打扫卫生、要到垃圾等等,但这算什么,小菜一碟,都被我们一一克服了。

我们高兴的扑向水,在水里自由自在的游,像鱼又像人,那年夏天,我光游泳衣就穿破了两件,那是因为游泳池里消毒药水腐蚀的结果,还有太阳的照射,加之那时的游泳衣都是全棉的(不象现在的结实)原因。 

第二年,我们一群小伙伴在通过5000米的测验后,被告知批准参加全市纪念毛老人家畅游长江一周年纪念活动,去横渡颐和园的昆明湖,我们高兴的拥做一团,高呼:毛主席万岁!

第二天,我们排着队来到湖边,成千上万的人和我们一样,纷纷跳进清澈的湖水里,向指定地点奋力的游着,被暖暖的水包围着,阳光融融的从天上撒下来,感觉舒服极了。 

至今,我还非常喜欢游泳,不管到什么地方都想下水一游(虽然游泳技术并不算很高),游泳给我带来健康的身体和匀称的身材,而且我特别喜欢那种在蓝蓝的、暖暖的水中,自由自在象一条鱼样的无拘无束的游着,仿佛已经被融进这没有边际的、没有束缚的无穷空间中------。

那种惬意,令人久久回味和永远不能忘怀。

文:王徐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