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詹娘舍!

致敬詹娘舍!

詹娘舍哨所,海拔4655米,建在雪山尖上,四周是接近垂直的悬崖峭壁。当地藏族群众说,那是鹰都飞不过的地方,官兵们却亲切地称它为“云中哨所”。

致敬詹娘舍!

致敬詹娘舍!

从前哨所面积狭小,只有不到30平米的空间,不论严寒酷暑,战士们只能在哨所外站岗。这里常年刮着6级以上的大风,为保安全,战士们不得不把自己用背包绳系在护栏上。现在建了这座哨楼,执勤条件大为改善。

致敬詹娘舍!

致敬詹娘舍!

这一天是换防的4位战士去往詹娘舍哨所的日子,前几天走过这条路时还顺顺当当的,可如今突然就出现了塌方。塌方发生的毫无征兆,倘若有人经过,将被倾泻而下的山石瞬间掩埋。

致敬詹娘舍!

致敬詹娘舍!

初夏时节,天气转暖,冰雪消融,这本该是哨所官兵们最开心的时候,然而充沛的雨水,令碎石和沙土混合的土质变得松软,山体塌方频发,危险无处不在。

致敬詹娘舍!

致敬詹娘舍!

战士们最后决定从另一座山绕行前往詹娘舍哨所。这段盘山路是一段很少行车的土路,土质泥泞、道路狭窄,几天前下过的雨水混着高山上的冰雪融水顺山而下,在道路上形成一条条小河,人坐在车里颠簸得厉害。

致敬詹娘舍!

致敬詹娘舍!

见到新换防的战士们,马班长激动地问个不停。马关敬是驻守詹娘舍哨所的老班长,今年已经是他在这里的第11个年头。高海拔地区,含氧量不足平原地区的50%,走路步速过快,一旦喘不过气来随时有晕倒的可能。

致敬詹娘舍!

致敬詹娘舍!

尽管已是6月,内地如今酷热,而这里的室外温度却不足5摄氏度,依然寒冷刺骨,路面随处可见白雪皑皑。马班长说,现在的环境已经是一年最好的时候了,然而他口中最好的时候,在普通人看来却还是异常的艰苦。

致敬詹娘舍!

致敬詹娘舍!

终于登上哨所,还没来得及喘口气,马班长便迫不及待地给战友们介绍起他们今后共同的新家。詹娘舍哨所的主副食仓库里的面粉、罐头等码放得整整齐齐,就连战士们平时饮用的矿泉水如何拿取都有严格的规定。

致敬詹娘舍!

致敬詹娘舍!

为了让新换防战士切身感受戍守边防的含义,马班长决定带领他们走下巡逻路。这条巡逻路并不是很长,却是异常的艰难,战士们在山石的夹缝中摸爬前行,双脚踏在碎石堆上,两侧就是陡峭的悬崖,这样的路,让人不由得感到恐惧。

致敬詹娘舍!

致敬詹娘舍!

致敬詹娘舍!

山的背阴面,积雪没有融化,走起来更加危险,战士们的身体几乎贴着山体表面在行走,一不小心就会打滑。一路上马班长都在提醒大家一定要小心,因为5年前,就是在这条路,马班长差点命丧于此。

致敬詹娘舍!

致敬詹娘舍!

致敬詹娘舍!

常年巡逻在这条路上的战士们,如同行走于刀尖之上,游弋于死亡之渊。巡逻就是用双脚丈量安全,边防军人是祖国敏锐的眼睛和敏感的神经触须,驻守尊严,保卫和平。

致敬詹娘舍!

致敬詹娘舍!

致敬詹娘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