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创造了孩子,但千万别当上帝!

前几天,乔爸在微博上看到一个视频。标题为:《小女孩声泪俱下的哭诉,让父母很无奈》。

说实话,看完这个视频,乔爸比视频中未露脸的父母更“无奈”,且有一种说不上来的“痛心”和“愤怒”。

我们创造了孩子,但千万别当上帝!

没有看过视频的家长看到乔爸用“痛心”和“愤怒”这样的形容词,可能以为这是一个父母虐待孩子的视频。而事实上,视频中的家长并没有对孩子进行语言上的侮辱,和行为上的打骂,在一定程度上,一些家长还会觉得视频中的父母还是很“讲道理”的。但乔爸却在这看似表达父母无奈的视频中,看到了孩子对于父母声泪俱下的“申诉”。

视频全长两分多一点,是一位母亲在“教育”自己犯了错的女儿。女孩大概六七岁,上小学一二年级的样子,在承认了所有错误后,要求自己静一静,求父母不要打扰自己。

而面对孩子如此痛苦的歇斯底里式“哭诉”,女孩的父母竟然在视频中两次笑了出来,并全程用一种“上帝”的姿态和视角,“冷漠且无视”孩子所有诉求。只是不停的反复询问孩子,“你知道错了吗?”“错了改不改?”“你态度不端正!”最后就算同意了孩子想静一静的需求后,又提出不许关门以及要写检讨书的新要求。

乔爸看到这里,想说,我们虽然“创造”了孩子,但是请别把自己当成“上帝”!

面对孩子歇斯底里般的哭诉,视频中母亲的声音显得既淡定又有种不可侵犯的“神圣感”,母亲像个上帝一样,俯视着自己情绪失控的孩子,像在看一个表演的小丑。孩子虽然在声音上占足了“优势”但还是被母亲的“冷漠与无视”逼得节节败退。

网友评论:这是用最硬的语气,说最怂的话。

是啊,孩子的那些看似的强势,无理,其实都是源于自己内心对于无法战胜父母的恐惧就像奥运会那些竞技对抗类项目运动员上场前都要用力的吼几声为自己打气一样。声音越大,心里越没底气,越没底气,越恐惧。再看看视频中小女孩“撕心裂肺”的尖叫和质问,父母竟然能把孩子逼到这个份上,这是乔爸的“痛心”。

再说说乔爸的“愤怒”。

视频中的母亲,说的每一句话,其实都有一个引申义。

“你凭什么关门?”这句话意思其实是:“我不允许你关门。

“因为你态度不端正!”孩子带有情绪的认错就是态度不端正,也就是我不允许你有自己的小情绪”

“那你肯定是有问题的!”面对孩子对于自己打手板的反抗,这位母亲说出这句话潜台词其实是:我不允许你反抗我,即使是体罚。”

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是典型的中国父母的思维——孩子是我的所有物,我不允许他/她对我有一丝的反抗。我们一直在强调要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请问一个从行为到思想,从身体到灵魂都被父母360度全面控制的孩子,能拥有什么样的独立人格?你培养的到底是孩子,还是另一个自己?把自己当做上帝的你,真的没有任何问题吗?

“不存在有问题的孩子,

只存在有问题的家长。”

对于一个家庭来讲,家长是树,孩子是花朵,如果花朵病了,病根多半在树上。家长在孩子身上看到的问题,往往就是家长自身问题的投射。

家长常常会创造一些问题概念,然后投射在孩子身上。然后便会给孩子“下定论”。

比如家长常常认为“你带有情绪的认错就是态度不端正,所以你是个犯错却不认错的问题小孩。”可是要知道,孩子对于情绪的调节本身就不如成人自如,你平时想对孩子发火的时候,你的情绪你自己也未必能完美调节,却在要求孩子能马上恭敬的认错,不能有一点情绪,这本身就不现实。

是你在脑中设置了一个伪命题,然后投射到孩子身上,在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回应后,你便把孩子一竿子打到“有问题的小孩”阵营。仔细想想,有问题的未必是孩子吧。

说到底还是家长的认知不到位,眼花,把一块完美无瑕的玉看成了一块丑陋的石头。

“收起上帝的姿态,

我们和孩子只是同学而已。”

著名演员小陶虹,那个我们曾经心中可爱天真的“小龙女”,嫁给她的“猪哥哥”后,一下子没了消息。最近出现在大荧屏,却是一个分享教育观点的节目。她在节目中谈到:“做父母要永远有一颗谦卑的心,我一直没有一个特别坚决的教育观,因为我的教育观是在跟随着我的成长,和伴随着她(陶虹女儿)的成长在不停的改变。与其说我在教育孩子,不如说她是我的师傅。我也有其他家长的焦虑,恐惧,但是我很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朋友也说,她是为了孩子,在自己身上投入最多的母亲。(上父母认知课等等。)

她还讲述了一个故事:在一次出门前非常匆忙的情况下,她的女儿把一玻璃杯的牛奶摔倒地上,牛奶四溅,玻璃碴一地。当时的场景对于妈妈来说,可以说是非常噩梦了,小陶虹忍不住向女儿发了火,怒气凌冽。女儿一下愣住了,从她的眼中,小陶虹看到了恐惧。她马上想,

如果连妈妈都不能包容她的错误,那么这个世界还有谁能包容她?小陶虹在那一瞬间觉得自己错了。

批评这个东西很神奇,当你是个孩子时,当所有人批评你的时候,你都会下意识的远离他们,但是当你的父母批评你,你会难过,会大哭,会抱住他们。因为孩子给父母的是全身心的依赖和信任。而我们怎么样去反馈孩子们这样的信任和依赖?

平等,尊重,理解,以及正确的开导。

“一想到做父母居然不需要任何考试,

我就忍不住的后怕。”

在知乎上,对于“有一个对自己有负面影响的父母是种什么体验?”中,答案多的让我吃惊。几乎全部都是匿名回答,而回答的答案让人心惊。我们中国人基于“道德”和几千年的孝道文化,使得我们对父母不得有任何“微词”。即使孩子们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也不能说出来,一旦你说出来了,就会被打上“不孝”的罪名,以至于如此多的家长,对于自己的“错误”一无所知,他们甚至从未意识到自己的失误给孩子造成了多么大的影响,有的甚至是孩子的一生。在教育上受到父母负面影响的孩子往往会陷入一个“极度抗拒自己变成这样的父母,但不知不觉仍然会变得和自己父母一样”的死循环。

所以改变自己的认知课程,已经是父母的必修课。

乔爸想说:我们并非生来就是父母,我们也在伴随着孩子成长,在成为爸爸或者妈妈前,我们也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我们不知道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一晚要喂几次奶,我们不知道小儿黄疸是什么,我们甚至不知道孩子每次哭的含义,那又怎样?我们都在一起学习。

在人生这条道路上,我们既是父母,又是同学,我们彼此都不必担心未来会发生什么,因为我们知道,我们会陪伴着彼此,这就是家人的含义。与各位家长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