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招投標「亂套」現狀

招投標行業的不規則現向依然有,未來一段時間也不會終止,雖然無法做好招標項目全規範,但讓招投標中的某一些慢慢規範起來倒是合理的,那麼我國工程招投標現狀如何呢?

1.“暗箱操作”

有些工程項目,招標人表面上按照程序操作發佈了公告,開展了登記、審查、開標、評標等一系列程序,實際上卻存在出賣標底,互相串標,互相陪標等現象。有的承包商為了中標,串通業主或者乾脆造假招標文件,提供假證件、假資料;甚至有的工程開標前就已暗定了承包商。

工程招投標“亂套”現狀

2.過度競爭造成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

在一些地區,一個小小的工程就有幾十家公司去投標。每個投標人(承包商)都要交付投標費用,包括正常投標費用和隱形開支,但中標的卻只有一家。如果幾十家承包商的開支之和大於投資節省效益,則提高了社會總成本,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此種制度設計就不夠合理。有的企業每年參與上百個項目投標,卻中不了幾個標,這樣的企業又有什麼效益可言。

3.招標投標方式與範圍混淆

招標投標有公開招標、邀請招標、協商議標等多種方式。一些人錯誤的認為,只有公開招標才是最科學合理的,議標就有問題。豈不知,公開招標雖好,卻週期長,成本高,如果不論項目性質,不管項目大小,一律強調公開招標,明顯加大了無謂的開支,使招標投標的社會成本增大。因此,應區分項目性質和大小規模,採取靈活的招標方式,不能盲目強求一致。

我國工程招投標“亂套”現狀雖有不少,但在招投標行業中還應遵守規則,充分發揮招投標本來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