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人竟然也愛看《三國演義》?

泰国人竟然也爱看《三国演义》?

在泰國曼谷拉查丹能中路上有一個“拉達納哥信展覽館”,這是一個裝潢時尚、設計精巧的大型現代聲光展覽館,專門向泰國民眾及世界各國遊客展示和宣傳有關曼谷王朝(1782-今)的歷史沿革、社會發展和泰國人引以為豪的藝術文化等方面的成就。這個展覽始於2010年,由泰國皇家資產管理局承辦和管理,是一個官方宣傳的平臺。

而在展覽中,展現曼谷王朝一世推動文學復興這一歷史時,專門列舉了兩部代表作品:一部是改編自印度史詩《羅摩衍那》的詩劇《羅摩頌》(Ramakien,或音譯《拉瑪堅》),另一部是翻譯自中國古典小說《三國演義》的《三國》(Samkok)。《三國演義》的譯本竟然成為了泰國文學代表作品,這讓很多人都出乎意料。

如果在泰國有過較長的生活經歷,或與泰國友人進行過深入的交流,人們會驚訝地發現,泰國人對於諸葛亮、關羽、趙雲、劉備、張飛、周瑜等三國人物都如數家珍,對“桃園結義”“火燒赤壁”等三國故事都耳熟能詳。泰國還有一句俗語,叫“《三國》讀三遍,此人莫結交”,這與中國的“老不讀《三國》”有類似的意味,都是在說《三國》裡充滿了政治鬥爭與謀略智慧,讀得太多會讓人變得狡詐。

作為中國古典文學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自16世紀成書以來,就被人們不斷傳誦、閱讀和品評,並在當時就走出了國門。1689年,第一部日文譯本湖南文山版《通俗三國志》出版,這是《三國演義》最早的外文譯本。之後,《三國演義》被譯成英、法、日、韓、馬來、印尼等數十種語言,有的國家還有多種譯本。因此,在泰國有人讀《三國演義》並不奇怪。但是《三國演義》在泰國的傳播範圍之廣、文化影響之深,著實讓人始料不及。

泰国人竟然也爱看《三国演义》?

泰文漫畫版《三國演義》

那麼,《三國演義》是如何傳播到泰國去的呢?又是如何成功做到在泰國也廣受歡迎的呢?

1802年,曼谷王朝一世王普陀耀發朱拉洛為重振因泰緬戰爭戰火塗炭而衰落的古典文學,御令當時的財政大臣、大詩人昭帕耶帕康(洪)主持翻譯《三國演義》,並將其作為振興泰國“國家文學”的重要措施之一。自此,出現了《三國演義》的第一部泰文譯本《三國》。

事實上,在出現泰文譯本之前,泰國就已經有了《三國演義》。 而《三國演義》能夠傳播到泰國,主要歸功於泰國的華人移民。從阿瑜陀耶王朝(1350-1767)開始,中國人大量移居泰國。一開始,《三國演義》只在民間的華人社會中流傳,並沒有和泰國的文學界發生直接關係。在泰文譯本出現之前,泰國只有中文版的《三國演義》書籍。但是古代泰國不是一個漢文化圈國家,絕大多數人不懂中文,因此也不會閱讀中文書。

除了中文的《三國演義》書籍之外,口頭傳承、神廟活動、戲曲表演乃至工藝美術

都是重要的傳播方式。就拿戲曲來說,雖然中國戲曲與泰國戲曲有很大區別,泰國人聽不懂戲曲的內容,但中國戲曲中華麗的排場和眼花繚亂的動作表演對泰國人有著很大的吸引力。

泰國學者修朝在《中國戲劇在泰國》一文中指出,傳入泰國的戲曲題材“多是三國、水滸等演義小說的題材,以武打見長,或者載歌載舞,活潑矯健,配合以雄壯威武的鑼鼓,重現古代戰爭的場面,氣氛肅殺凝重,而歌舞的表演,則隊列變化多樣,有時威武凜凜,有時輕鬆活潑。”

在泰南的古代文學作品中也有對中國戲曲的表述:

大戲演“三國”,

髯口當鬍鬚。

泰人聽不懂,

“做”“打”卻有趣。

棍棒刀槍劍,

虛晃即若離。

我等如上臺,

劈頭何所懼。

泰国人竟然也爱看《三国演义》?

隨著上層華人的社會流動,《三國演義》有機會進入泰國“大傳統”文化之中。

作為外來移民,華人最初在泰國的社會地位並不高。但是一些華人通過自身努力和社會流動,進到了泰國的上層階層中。泰國的上層社會有“地位準入”的要求。泰國人傳統的准入原則主要有血統准入、庇護准入、戰功准入等。但血統准入是針對有世襲關係的王公貴族;庇護與戰功准入機制則是針對普通庶民。

對華人而言,在這些原則之外還有“財富准入”,它不僅包括華人以財富資本交換政治資本,還包括泰國政府以追求資本為目的而吸納華人,最主要的方式有“仕官加爵”和“通婚結親”

早在17世紀,已有不少華人在泰國當官。陳倫炯所撰寫的《海國聞見錄》裡說:“(暹羅)尊敬中國,用喊人為官,屬理國政。”魏源《海國圖志》也說:“華人駐此,娶番女,唐人之數多於土番,惟潮州人為官屬,封爵,理國政,掌財賦。”

在泰國華人中論地位和成就,最高的要數吞武裡王朝的國王達信王(Taksin,1767-1782在位)。達信中文名為鄭信,華人稱其為鄭昭,意為鄭王。他是泰國人心目中歷史上最偉大的七位“大帝”(maharant)之一。達信是第二代華人,他的父親鄭達是廣東汕頭人,於雍正初年來到泰國,娶暹羅女子為妻,生下鄭信。鄭信後成為達城城主,並帶領帶過人民抗緬復國而登基為王。

泰国人竟然也爱看《三国演义》?

達信王

通過仕官和通婚,以及由此形成的關係網,一些華人垂直流動到泰國上層社會,使以《三國演義》為代表的中華文化被泰國的上層社會接受成為可能。而使可能成為現實的,則是成功主持翻譯了《三國演義》的昭帕耶帕康(洪)。如果沒有他這位“伯樂”,《三國演義》的潛質恐怕很難被真正發掘出來,甚至可能因為“水土不服”而就此湮滅。

昭帕耶帕康(洪)生年不詳,卒於1805年。“昭帕耶帕康”並不是他的名字,“昭帕耶”是爵銜,相當於公爵(一等爵品),而“帕康”為負責國家或王室金庫的大臣的職銜。他的本名叫洪。他是泰國吞武裡王朝和曼谷王朝兩朝重臣,也是當時首屈一指的詩人,在文學上很有造詣。

昭帕耶帕康(洪)雖然泰文功底深厚,但是卻不懂中文。他主持的翻譯團隊由兩部分人組成:一部分是精通中文並粗通泰文的華人移民,以閩籍華人為主;另一部分則由昭帕耶帕康(洪)親自掛帥的精通泰文的人員。整個翻譯過程採用了一種完全“意譯”的方式進行翻譯,先由華人將中文大意翻譯成質樸否認泰文,然後由宮廷文人對譯文重新進行組織和潤色,力求使泰文譯文地道、典雅,具有文學性。

這樣一來,翻譯出來的《三國》在具體內容上會有與原文不一致的地方,但是卻更符合泰國人的閱讀和欣賞習慣,這也是其在泰國獲得成功的原因。準確來說,泰文《三國》並不是一本嚴格意義上的翻譯作品,更像是一部以《三國演義》故事為藍本進行的“再創作”。不少泰國人也將洪版的《三國》視為泰國本土文學。

泰国人竟然也爱看《三国演义》?

洪版《三國》自問世以來逐漸風靡暹羅社會各個階層。起初,譯本以手抄本的形式在宮廷和貴族間廣泛傳閱。1865年印刷出版以後其影響很快就擴展到整個暹羅的範圍。除了三國故事的精彩和厚重之外,《三國》中所使用的全新的敘事語言風格也頗受歡迎,形成了一種

“三國體”(samnuan Samkok)。

“三國體”的特點是語言簡潔明快、通俗流暢,常常帶有生動形象的比喻,行文中又帶有一種特殊的中國的異文化韻味。這種散文體語言風格是以往泰國文學作品中不曾有過的。洪版《三國》及其“三國體”開創了泰國散文體文學的先河。

《三國演義》的成功泰譯還帶動了一大批中國歷史小說被移植過來,中國文學開始逐漸被泰國所認識和接受。很多中國古小說的泰譯本紛紛出版成書,例如《紅樓夢》《金瓶梅》《聊齋志異》《濟公全傳》《七俠五義》《警世通言》等。

進入20世紀之後,泰國社會逐漸出現一大批洪版《三國》的派生文本,不僅數量上蔚為可觀,不少作品在質量上也令人矚目。譬如雅各布(Yakhop)的《賣藝乞丐版》,這是最早的泰文《三國》重寫型小說。還有克立·巴莫(Kukrit Pramoj)的《富豪版》,“冷威塔亞庫”(Ruangwithayahom)創作的《賣國者版》以及厄·安恰裡(Ua Anchali)的《身邊人物版》(又名《蝴蝶的夢影》)等諸多有趣的派生版本。這一系列新文本是《三國演義》在泰國傳播進入本土化階段的直接產物和明證。

泰国人竟然也爱看《三国演义》?

因此,簡單地說,現在泰國人民看的《三國》跟我們中國人看的羅貫中寫的《三國演義》並不一樣,甚至在語言風格和思想立意上可能有著很大不同。不過,這也說明了中國傳統文化與泰國本土文化的融合較為成功。

時至今日,《三國演義》在泰國的傳播進程仍在持續進行之中。人們推陳出新的熱情不減,每年仍有新的泰文《三國》類書籍源源不斷地出現,同時經典的《三國》書籍還在不斷重印和再版。此外,各種新的傳播方式,如影視劇、漫畫、動畫、網絡遊戲等方式方興未艾,對年青一代受眾來說更迅捷、更富時代氣息。

本文觀點資料來自

《《形似神異——

在泰國的古今傳播》》

圖片來自網絡

長按圖中二維碼可進行識別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