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最实用的战法六:量子力学和行为金融学中的观察者效应

双缝试验

今天讲的这个“观察者效应”

源于量子力学的中的一个试验:双缝实验

后来相关的理论,就被衍生到心理学和行为金融学

量子力学中的“观察者效应”为什么产生

因为我也不是这方面的专家,所以简单些讲

当时科学家在进行“电子的双缝干涉实验”时,正常的状态是,单个电子以左右叠加的状态同时通过双缝。但当人们试图观察叠加状态时,电子会瞬间“坍缩”为一个粒子仅通过左锋或者右缝。

股市最实用的战法六:量子力学和行为金融学中的观察者效应

(这里的坍缩又是一个涉及到天体理论的一个概念,原意是指恒星里面的物质因为引力的作用而收缩挤压在一起,不展开了)。

所以当电子被观察时,尽然能够神奇的躲避人们的观察,而人的意识最终造成了叠加态的“坍缩”。

这看上去是一个非常唯心的理论,却是实打实的物理学现象。

心里学中的观察者效应

所以,当这种观察者效应被应用在心理学里面就更好解释了

就好比说,大家都经历过

读书的时候,每逢考试的时候,当监考老师走到了你的身边,停留了十几秒,朝你看看,或者仅仅是站着啥事也不做,但是在那十几秒里,你会完全不知道自己如何答题。

会想:我没有作弊啊,老师来这里干嘛?老师干嘛还不走,盯着我干嘛?

这个十几秒,对于考试中的你,可能会像一个世纪那么长,而直到老师走之前,你甚至都不知道怎么答题了。

这,就是典型的生活中的因为观察者的观察本身而影响被观察者的行为

在心理学里面,对于这种现象有个专门的名词,叫做:

Distraction theory

股市最实用的战法六:量子力学和行为金融学中的观察者效应

行为金融学里面的观察者效应

而我之所以今天会写这个

是因为这个观察者效应在股市里面也可以得到很好的解释

比如A股著名的4.19魔咒

历史上每逢4.19都会下跌

因为大家都在观察这个事情,导致到了4.19就下跌

就像前段时间大家都在讨论的招商魔咒

招商证券每年开两次策略会,中期和年度,可是每次开的时候都会下跌!

比如2011年12月13日-14日,招商2012年度策略会,上证指数两个交易日分别大跌42.95点,20.07点;

2012年6月19日-20日,招商2012年中期策略会,上证指数分别下跌15.26点、7.91;

2012年12月13日-14日,招商政策2013年年度策略会,上证指数开会当日即跌21.25点;

2013年2013年6月18-19日,招商2013年中期策略会,上证指数虽然18日上涨3.07,次日也下跌15.84;

后面2013年度策略会,2014中期策略会,统统下跌;

在2015年度策略会时,上证更是首日暴跌163.99点!

股市最实用的战法六:量子力学和行为金融学中的观察者效应

所以,前段时间

招商证券2018年年度策略会开始了

市场所有的人,都在讨论这个魔咒

因为被观察者的意识影响了被观察者

所以逢招商策略会就大跌,就很好解释了

嗯嗯

484,你们又get了新知识呢?

嘿嘿,不仅仅行为金融学心理学,都已经 get到量子力学的高度了呢

这些东西,都是得益于号主夜以继日的深入学习哦

嗯嗯,你们也好好学习吧

我们,一起加油一起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