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元帅有四位来自四川,为何自古以来无川不成军?

猪鼻子兔


十大元帅中,朱德,刘伯承,陈毅,聂荣臻均来自四川(包括直辖前的重庆),十有其四,四川可谓将星闪耀。

那么,为什么说无川不成军呢?其实,这个说法不是自古就存在,而是抗日战争时才有的。

众所周知,抗战时,国民政府以空间换时间,在大片国土沦陷的情况下,迁入西部,而这西部,主要就是四川。四川因而成为民族复兴的最重要的基地。一方面,它容纳了内迁的政府机关,科研机构,工厂,大学等社会中坚力量。另一方面,川中大量向前线输送军队。

川军七个集团军,另有一军一师一旅共40余万人,先后开赴抗战前线。8年抗战中,川军先后参加了包括淞泸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和长沙会战在内的几乎所有重要战役。川军高级将领中,有4人牺牲于战场之上,他们分别是饶国华、王铭章、许国璋和李家钰。

据统计,8年抗战,四川出川官兵的伤亡约占全国的20%,其中阵亡26万3千多,负伤35万6千多,失踪2万6千多。至于为全国提供的兵源,8年中四川共征壮丁近300万人,为全国各省之冠。

正因为四川在抗战中于军事上的付出如此重大而显著,因而才有无川不成军之说。


聂作平


十大元帅中的四位四川籍元帅是朱德、刘伯承、陈毅、聂荣臻。“无川不成军”的说法源自近现代,并不适用古代。相反,古代的川军一直是弱鸡。

十大元帅四位来自四川,近半壁江山

1、朱德——十大元帅之首

朱德,字玉阶,四川仪陇人。朱德堪称中国革命和人民军队的“活化石”,他一生经历了辛亥革命、军阀混战、北伐战争、一次内战、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无论在哪个时期,朱德都是人民军队最高领导人总司令,被当时和后人亲切地尊称“朱老总”。朱老总在党内、国内和军队德高望重,与毛泽东并称“朱毛”。毛主席评价这位终生搭档“度量如大海,意志坚如钢。”

2,刘伯承——独眼军神

刘伯承,原名刘明昭,字伯承,四川开县人。我军公认的第一儒将,文武全才,既能统兵作战,与邓小平合称“刘邓”;又是军事理论家、教育家,被誉为“当代孙武”。刘伯承戎马一生,新中国成立后致力于培养军事人才,被称为“我军院校的开拓者”和“我军院校之父”。朱德元帅称赞他“有古名将风”,毛主席评价“刘伯承是一条龙下凡。”

3,陈毅,字仲弘,四川乐至县人。陈毅早年参加南昌起义,后长期担任新四军领导人,领导了最为艰难的游击战争。解放战争时期,陈毅先后指挥了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和上海战役,歼灭了大量国民党主力军队,战功卓著。新中国成立后,陈毅担任外交部长,为外交事业做出重大贡献。毛主席评价说“陈毅是好同志。”

4,聂荣臻,字福骈,四川江津人。早年参加南昌起义,后担任红军、八路军政治委员,与林彪搭档,取得卓越战功,后率军在五台山开辟第一块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根据地。建国以后,聂荣臻致力于军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作为国防科工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主持了“两弹一星”工程,毛主席评价说“前有鲁智深,今有聂荣臻。聂荣臻就是新的鲁智深。”

古代四川战斗力不高,屡屡被外敌侵犯

四川地理形势特殊,中间是四川盆地,四周被群山环绕,与外界的通道主要有两条,一是北面的穿越崇山峻岭的人工通道——蜀道(一向以艰险难行著称);二是东面的天然通道——长江。

四川的特殊地势使得此地易守难攻,而蜀中天府之国的富饶,足以支撑在此地割据一方,因此历史上割据四川、建立政权的就有10几个之多,且以蜀、汉等国号居多。

但四川相对封闭的地势,也造成了当地居民封闭的心态,即便是其中的杰出人物也都是胸无大志,很少主动出川,在乱世中逐鹿天下,最多是当个土皇帝,自娱自乐,都是短命王朝。

正因为这种不求上进的心态,古代四川政权的军队战斗力并不高,一旦外部势力侵入,四川很难长期成功固守,最终结局往往是外部势力入川,纳入全国统一。历代统一王朝如秦汉、隋唐、宋元、明清在攻入四川时都比较轻松。

“无川不成军”之说,源自近现代

近代以来,随着革命思想传播,四川迎来历史转折。四川经济形态和社会发展比较落后,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严重,因此阶级矛盾十分激烈,民众也就越容易接受革命思想。在革命思想影响下,很多四川本土的有志之士走出四川,走向全国,投身轰轰烈烈的革命事业中。

革命不是游山玩水,吃喝玩乐,革命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革命是敢为人先,前仆后继;革命是抛头颅,洒热血……而四川人最不缺的就是吃苦精神、踏实精神和不怕死精神,这使得他们不畏艰难、不惧死亡、敢于牺牲,敢为天下先,因此四川不但涌现出以四大元帅为代表的杰出军事人才,也有扛着“死字旗”,为抗战胜利付出重大牺牲的“川军”战士。

在此,向所有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做出贡献的川军将士们致以崇高的敬礼!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四川自古便有着天府之国的美称,相比于小农经济占主导的近代中国,物产丰富的四川成为了中国诸省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当然在近代军阀割据混战的情况下,这里也顺应历史潮流,走出了不少名噪一时的军事将领。



相比于近代盘踞一省的地方军阀,四川却显的极为异常,在这里光省内爆发的军阀混战便高达四百多次,尤其做为人口大省,四川光从北洋政府到国民时期先后出现了熊克武、杨森、刘湘、刘文辉、邓锡侯、王陵基等等错综复杂的地方势力,他们彼此混战,最后直到刘湘完成形式上的统一。所以四川首先是有着良好的军事基础的,尽管在近代混战不断,但也因此组成了规模庞大的军备力量,这也是抗日战争中川军团的前身,也就是地方军阀的直属部队。



除规模庞大的军队外,这里也走出了一些抗日名将,比如李家钰将军,王铭章将军,他们都是出川卫国而壮烈牺牲的四川军人。当然四川军人最为著名的还是这里走出的四位开国元帅,他们分别是朱德、陈毅、刘伯承、聂荣臻,而这里能走出十大元帅中的四位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四川的现代军事教育普及还是比较早的,在清光绪时期便开办了四川武备学堂,四川陆军小学堂,而在民国时期统治这里的军阀便多次创办陆军讲武堂,这就为四川人提供了现代军事学习的机会。而这些先后举办的军事学堂,也在各个时期为四川造就了大批军事人才,其中便有很多人成为了四川军政大员和军事高级将领,这也是四川军人多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无川不成军”这句话还是有一定的历史原因的。


历史之绝唱


近代中国十大元帅四川(含重庆)得其四,从我们四川人角度来说,其实没有那么高大上的理由,各种伟大的说法那是外头传的。真实的原因是因为“穷”,这个穷不光指钱,而是生存资源的穷!除了成都平原,四川巴蜀之地都是高山峡谷,人多地少,要活下去,就要和天斗、地斗、人斗,抢着活下去!有能力,就去使劲爬,比如朱德同志,比如刚被枪毙的四川老大刘汉。没能力,只有拿命去换,所以全国都知道四川农民工舍得卖力气,没办法,川耗子,要么死,要么活,不然一辈子都穷死在山沟里!

中国近代,日军要进来,为啥子四川舍得死那么多人?因为我们真的穷,出川抗日,百万大军穿得跟乞丐似的,不是任何势力的嫡系,当炮灰战死大半,就因为穷,没人觉得四川人活得像人,所以300万挑夫被抓壮丁,死就死了,不是因为现在大家说的那么高大上,真的因为我们命贱啊,就因为死的多,所以后来才各种伟大的说法来安慰四川人,其实不用这样夸张,我们哪个不知道呢?四川军政府主席刘湘还躺在武侯祠的旁边,这里是成都著名的旅游景点,也是城市核心区域,他去世之前说“日军一日不退出中国,川军就一日不得回川”他是四川永远的省长。


豇豆先生


川人,战时遍地起可为兵,和平时解甲为民。不争于世,但救于世。

自古以来西部四川有一个特点就是,相对于中国大部分地方来说,属于比较折中的一个地区。

地处西部但并没有那么的封闭,相对与沿海地区来说也没那么开放。所以造就了川人既不保守,也不是奔放的性格。

况且成都平原上,沃土千里,自给有余,人们的生活比较安逸舒适。也正是这种性格,川人一次又一次的出来救国。

无川不成军,不是人们吹出来的,而是老一辈们一滴血一滴汗拼出来的。

开国元帅,四川占据四个,将士无数,川人从不负国。




盛世打杂



这是每每让我肃然起敬而泪流不止的川军抗战“死”字旗。

上面的每一个字,都传递着巴蜀人民团结抗战,共赴国难,抵御外辱的决心,是川军之魂!这就是这个问题的最好答题!

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分上尽忠

国难当头 日寇狰狞 国家兴亡 匹夫有份 本欲服役 奈过年龄 幸吾有子 自觉请缨 赐旗一面 时刻随身 伤时试血 死后裹身 勇往直前 勿忘本分

国难时刻,川人从未负国!

300万将士出川,伤亡60余万!


我们即要祭奠那些为国捐驱的将军,也要铭记那些无名的士兵!共同用血肉筑成的钢铁长城!

这样的士兵,哪支军队不需要?


净月暖阳


傻子,没钱怎么革命?四川人才你查查家里什么情况...

第二,张国焘不乱搞四川更多几倍,

第三,四川没有被殖民

第四,巴人自古以来就善战,汉族宋以前靠的就是巴人底的虎贲军...

第五,蜀国文人多,科技发达...

第六,希望你多多研究一哈历史...我也不想血统理论,但是四川人确实内战不行外战第一...而且我老家就是川东的,说真的很暴力...而且瞧不起老外...看见就打...

最后一点,大家都是中国人,我觉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靠谱

四川啊除了清朝后期一直都是全国第二大经济省,特别是唐,出了多少人材啊,一次次奋起反抗保家卫国,不管成功失败,我们总是公祭了炎黄!虽然我们是皇帝直系后代但是我们也敬重炎帝少来黑我们


我深爱着我的祖国


个人认为为什么四川出元帅,湖南出将军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解放前的湖南、四川等中西部地区相对于中原、东部地区还是贫穷落后,老百姓日子无法过下去,革命造反意愿更强烈,涌现出大批革命人士;而中原、东部地区相对较富裕,闹革命意愿没那么强烈。第二,中原、东部地区都是国民党重兵把手地方,很难把革命根据地做大做强,八一南昌起义等起义失败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此,所以中共后期要转移到西北陕甘宁地区。总言之,中原、东部地区相对较富裕,老百姓闹革命意愿不强烈,国民党军队重兵把手,起义较难,因此,元帅、将军主要出在四川、湖南地区,而不是像中原、东部地区的河南、山东、江苏、浙江等地区。


雨的印迹8617


四位元帅来自天府巴国巴人,而不是蜀国冉人,巴国建都美丽重庆,江南的才子,巴渝的将,唯有天府巴国出将帅,西北的黄土藏帝王,巴人能歌善舞,智慧超前,打仗英勇顽强,有将帅之才,是我国出将帅的民族,蜀国自不量力,向巴国发动战争,巴国向蜀国来犯之敌发起猛烈的进功,一举拿下蜀国,打得敌人落花流水,溃不成军,体无完肤,剩下的蜀国败兵举起双手,向巴国人民谢罪,从此巴蜀走向合作,成为现在的巴蜀文化,非常看好以美丽重庆为代表的天府巴国巴人。不看好以川西成都为代表的蜀国冉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