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貴州生態日|習水重典治汙呵護水環境

聚焦·贵州生态日|习水重典治污呵护水环境

河長制工作考核時不合格,對幹部考評將一票否決;哪個鄉鎮轄區出問題,書記和鎮長要被直接問責……習水縣出臺一系列制度,採取有力措施,重拳治汙,成效顯著。該縣自全面實施“河長制”以來,實現汙水處理鄉鎮全覆蓋,同時,大力打擊非法捕撈,還縣域河流一片清澈。

近年來,習水縣全面推行河長制,制定科學的水生態環境防治體系,成立了縣、鎮、村三級河長,同時聘請義務巡河員,構建層層考核辦法機制,建成公眾參與、社會監督、齊抓共管的生態保護體系,形成汙染有人治、執法有力度、治汙有手段的工作格局。

該縣建立四個體系落實河長制。一是建立了河長制的責任體系,縣長任當地總河長,26個鄉長鎮長任二級河長,239個村主任任三級河長,這個責任網絡覆蓋了赤水河的幹流和支流。二是建立了目標考核體系。三是建立了監督、驗收和評估體系,由環保部門牽頭,人大、政協監督。四是建立了考評考核結果運用體系,由黨委負責,納入全縣幹部的綜合考評。

截至目前,全縣共有河長746名、民間義務監督員117名、河庫清潔員237名,對縣內240多條河流和41座水庫的生態環境進行實時監控和保護。

在土城鎮境內,有水獅河、黃金河等赤水河的一級支流,對保護赤水河的水體生態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針對三條河流,土城鎮成立村級段河長和義務巡河員,對境內的三條支流進行實時監控,保障水體質量。

“在監控的同時,發現問題要第一時間處理,不能處理的就向鎮一級上報,針對河道內存在的問題,在接到反饋後,我們會第一時間整改落實。”習水縣土城鎮水獅河段河長徐健對記者說。

聚焦·贵州生态日|习水重典治污呵护水环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