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萬金兵滅了北宋,宋軍有「八十萬禁軍「爲何不迎戰?

北宋很好的解決了唐末以來邊防軍尾大不掉,節度使大權獨攬的局面。

宋太祖杯酒釋兵權,重用文人,領兵打仗都是文人或者太監的事兒,武將基本靠邊站。

大宋一朝沒有武將欺侮皇帝,篡奪社稷的事情。

六萬金兵滅了北宋,宋軍有“八十萬禁軍“為何不迎戰?

而且宋朝是文人的天堂,很多現代人甚至都想穿越去宋朝生活。工資高,有嬌妻美妾,還沒有性命之虞,不要太幸福哦。

但是因為宋太祖的重文輕武的政策,整個大宋一朝一直都被邊患困擾,想像漢武帝來個封狼居胥,揚眉吐氣一把是不太可能的。

宋徽宗時似乎看到了一線希望,北方金人崛起,死對頭大遼岌岌可危,整個北宋都被遼國欺負慘了,燕雲十六州被遼國佔領後,大宋基本上算是無險可守,時刻被北方鐵蹄威脅。

宋太祖想過買回或者奪回燕雲十六州,但是可惜他死的太突然,他的繼承者們在軍事上都很菜,一輩不如一輩。後來奪回燕雲十六州的希望越來越渺茫。

如今宋徽宗好不容易看到一個可以光復祖宗基業的機會,很開心。覺得如果能拿下燕雲十六州,那麼自己這輩子的功業可以直追太祖皇帝了。

其實趁火打劫這事兒也沒什麼不對,但是北宋軍隊承平日久,戰鬥力太垃圾了了。

六萬金兵滅了北宋,宋軍有“八十萬禁軍“為何不迎戰?

和金兵打遼國時,宣撫都統制劉延慶本來想搶個人頭,打一打遼國潰敗的殘兵敗將,但是被金軍打的四散奔逃的遼國殘兵,遇到大宋軍隊忽然神兵附體一般,把大宋軍隊打的大敗潰輸。

平燕之役,延慶提數十萬眾, 當契丹殘破之師 , 兵鋒未交 ,一夕遁去 , 儲糧器甲委為盜資 , 兵夫枕藉 , 填滿坑谷 , 挫損國威。

十萬大軍,碰到遼兵轉頭就跑。

這讓一旁的金人怎麼想,宋國的精銳之師原來就是這個德行啊。

所謂聯軍,兩軍能力相等叫聯軍,一方能力太弱誰和你聯?滅了大遼以後,金兵本著不欺負老實人有罪的樸素觀念,開始對宋朝各種刁難。

大宋送走了遼國這頭老虎又迎來大金這匹餓狼。後來金人知道大宋比遼國富庶太多了,滅完遼國嚐到了甜頭的金國,又把兵鋒指向大宋。

宋徽宗時,軍隊有百十萬,其中禁軍也有五六十萬,但是這些軍隊的戰鬥力真的很菜,雖然平時吃空餉欺負老百姓個個很牛,但是一到戰場上就原形畢露了。

金軍第一次南下時,河北河東禁軍望風而逃,根本沒有一戰之力。

唯一能打的西北禁軍,在太原保衛戰中也幾乎拼光了,後來金兵第二次南下時,進京勤王的禁軍只剩下張叔夜一路了。

張叔夜也就是歷史上收服宋江的哪位。

但是他的一路兵馬已經是杯水車薪了,大宋滅亡已經不可避免。

六萬金兵滅了北宋,宋軍有“八十萬禁軍“為何不迎戰?

大宋開國時,宋太祖曾問過後蜀孟昶的寵妃花蕊夫人後蜀亡國的原因,花蕊夫人賦詩:

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

這話用到宋徽宗時期的禁軍這裡,也不違和。

==============

文:薛白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