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英國人只來了一次中國,說了2句話,戳碎康乾盛世的假象

公元1796年,正值乾隆主政時期,按史書上說,當時可謂中國的盛世。也就是在這一年,遠在大洋彼岸的英國派了一支陣容豪華的隊伍,前來造訪。不但帶著貴重的禮物,就是來訪的人員,身份也都及其高貴,政府要員、法學博士、生物學家、機械專家、學者、醫生等不下600多人。


這個英國人只來了一次中國,說了2句話,戳碎康乾盛世的假象

帶隊的是叫馬戛爾尼的一位外交家。此人,在印度當過總督,對亞洲比較熟悉,而且早對中國比較仰慕。他在外交領域有經驗,學識寬廣,是當時派往中國最佳的人選。

這個英國人只來了一次中國,說了2句話,戳碎康乾盛世的假象

英國人派如此豪華的陣容到中國,不是來觀光的。官方理由是專程給乾隆帝過生日的,其實,是來談判的,想讓大清取消一些對英國貿易不利的障礙,想要在大清的地面上爭一杯羹。

當時清政府對英國商人的限制還是很嚴格的。除了廣州一個通商口岸外,還專門制定了針對他們的徵稅制度。這些徵稅,可以說就是公開的勒索,當地的官員說多少就是多少。而且還規定,英國人不得僱傭當地人,不能傳教,更不能讓那些有傷風化的洋女人出現在中國的街面上。這些奇葩的規定,英國人都快蒙圈了,他們痛苦但又無可奈何。

這個英國人只來了一次中國,說了2句話,戳碎康乾盛世的假象

龍鍾的乾隆爺,在乾清宮接見了這群大鼻子的黃毛洋人。馬戛爾尼一進門就行一個鞠躬禮,這讓當時在場的大臣們,感到很驚訝,這可是大逆不道啊,要殺頭的。乾隆雖然心裡也不是很舒服,但是也就將就了。

這個英國人只來了一次中國,說了2句話,戳碎康乾盛世的假象

當馬團長把帶來的禮物獻給乾隆時,順便也表明了自己的立場,希望英國能在對中國的貿易中可以自由一些,再公平一些。乾隆爺一聽此話,於是就給他們的國王下了一道聖旨:我天朝大國,無所不有,和爾等蠻夷,無需通商。爾等要守我法紀,才能共享太平之福。

這個英國人只來了一次中國,說了2句話,戳碎康乾盛世的假象

英國人信心滿滿的準備的一場外交盛宴,被潑了一頭的涼水。

後來,馬戛爾尼在自己的回憶錄上寫道:清政府目光短淺而又自大過負,只知道防止人民的智力進步。它只是一個神權操控下的一座雄偉的廢墟,中國終將會回到野蠻和貧困狀態。

這個英國人只來了一次中國,說了2句話,戳碎康乾盛世的假象

一個被視為不懂禮數的外國人,只到中國走了一遭兒,就把大清看的這麼透徹,也把那個所謂的盛世的真相戳的粉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