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二年级考双百,为何到了三年级这个“门槛”, 就变差了

小学三年级,是一个重要的“门槛”,或者说,是一个分水岭。在一、二年级的时候,小学生的考试成绩,是没有多大差别的,都是九十几分、一百分。此时,家长也会形成一种误区,觉得自家孩子上小学没问题,什么都会!可是,一旦到了三年级,小学生之间的差别,就迅速拉大了。此时,班里的两极分化开始凸显,一些在低年级学习优异的小同学,在此时,却勉强只能考及格,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因主要在于,小学一、二年级的语文和数学知识,相对简单,许多家长呢,抱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在幼儿园期间,就给孩子提前教会了小学低年级应该掌握的内容。像拼音、汉字、组词、数数、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乘法口诀……都给孩子教会了,生怕孩子跑不过别人。因此,在小学一、二年级,这些小学生的表现都特别优异,考试测验,动辄语文数学考双百。这是因为,这些简单的知识,由于家长提前渗透,孩子们等于学了两遍,自然什么都会。

小学一、二年级考双百,为何到了三年级这个“门槛”, 就变差了

而到了三年级,小学生等于从低年级过渡到了中年级,此时,难度大大增加。首先从课程上,多了一门英语必考课,其次从学习内容上,语文难了,多了大作文,多了阅读理解,数学已经跨向了多位数的加减乘除,还要接触分数和小数,各种复杂的运算,难度和强度都大大增加。在这种高难度下,靠着一点小聪明在小学低年级考高分的孩子,会出现短暂的不适应。而就在这个关键的“门槛”期,如果家长再未引起重视,不能很好地帮助孩子,就会造成孩子逐渐“变差”的后果。如何避免呢?

如果您家孩子暑假之后要升入三年级,家长朋友们,大可以利用这个暑假,帮自己孩子提前做一些准备工作。第一,加强孩子的阅读量。马上要进入三年级了,语文阅读量、语感培养、文章理解、诗词积累……这都是要靠小学生自己去主动做的,这样做有一个好处,为语文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小学一、二年级考双百,为何到了三年级这个“门槛”, 就变差了

第二,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一点十分重要!学习习惯并不是简单的,孩子一回家就捧起书,而是要看他,会不会提问题,会不会在遇到学习困难的时候,自行解决。还有一点更重要,那就是在家长的陪同下,孩子能不能自觉地完成每天的学习任务,比如,一天积累一篇古诗词,比如,一天做一道奥数题……

第三,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很多小学生,一到了三年级,因为各类诱惑,比如游戏啊手机啊,就会令他无法把精力完全聚焦到学习上。长期下去,坏习惯就来了,上课不注意听讲,老师说话他不注意记,导致学习掉队、变差。因此,假期里,家长最好帮助您家孩子,通过一些益智类游戏或别的方式,锻炼一下孩子的注意力,让他能够集中精神做事。

三年级这个“门槛”过渡期,一定要做好,如果这个阶段掉队,那么,您家孩子在初中二年级的时候,还会再掉一次队,最后,中考和高考都无法考出满意的成绩。

小学一、二年级考双百,为何到了三年级这个“门槛”, 就变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