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三年跳 京东跃至世界500强第181位

7月19日,2018年《财富》世界五百强名单出炉,京东第三次上榜,榜上排名从2016年初次上榜时的366名,到2017年的261名,再到如今跃升至第181名。三年时间,京东以每年向前跨越近百名的速度实现了连续三年跳。在此次共同入榜的全球六大互联网公司当中,京东已经位居第三,仅次于亚马逊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

数据显示,京东在2017年实现营收收入3623.31亿元,同比增长40.3%,并且过去3年每年的营业收入都保持着持续高速的增长。京东方面认为,京东持续保持高速增长,一方面与我国居民消费保持持续增长有关,另一方面与京东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能力有关。

三年三年跳 京东跃至世界500强第181位
三年三年跳 京东跃至世界500强第181位

“花在京东上面的钱越来越多”

在北京工作的都市白领王婷每天下班前都会通过京东到家购买当天晚餐所需的食材。“京东到家速度很快,差不多1个小时就能送到家,下班的时候在上面买的东西,回到家的时候东西也就到了,一点不耽误做晚餐。”

王婷表示,除了通过京东到家购买水果生鲜以外,一些家用小电器、生活日用品也会在京东上面购买。“京东的速度真的很快,像京东到家是差不多1小时可以送到,其他京东自营的产品,头一天晚上11点之前下的单,第二天上午就能送到。”

用户张帅很早就通过京东购买手机、鼠标等电子产品,但频率远没有现在高。“现在平均一个月得在京东上买四五次。像以前的话,因为京东上主要是3C电子产品,这种电子产品更换的频率不会那么高。现在京东上品类非常多,衣服、日用品、书籍什么的都可以在京东上买了,而且促销活动也不少,剁手的节奏有时候想停都停不下来。”张帅回忆到,有天晚上睡不着觉,打开京东APP发现购物车里的一大堆书籍正在促销,于是赶紧下手了几十本书,第二天书就都送到了。

“京东的购物体验越来越好,现在花在京东上的钱是越来越多了。”王婷笑着说道,“但是京东便利了我们的生活。”正是许许多多像王婷、张帅这样的用户,使京东在世界500强的排名不断向前跨越。

2016年,京东首次登上《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以营业收入1812.87亿元人民币位居榜单第366名。2017年,京东第二次登上《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以营业收入2601.21亿元人民币位居榜单261名。2018年,京东连续第三年登上《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以3623.31亿元人民币位居榜单第181名。

三年三年跳 京东跃至世界500强第181位

三年时间,京东在《财富》世界500强的名次以每年向前跨越近百名的速度前进,2016年到2018年的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57.6%、44%和40.3%,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

“京东营收收入的增长首先来自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消费升级带动的社会商品零售额的快速增长。”京东方面表示。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1-6月份,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8万亿元,同比增长9.4%。全国网上零售额4.08万亿元,同比增长30.1%。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3.13万亿元,增长29.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7.4%;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穿和用类商品分别增长42.3%、24.1%和30.7%。

除了受到外部环境因素向好的影响,受到用户青睐的京东更离不开其自身因素。京东方面表示:“在消费者感受到京东购物体验越来越好的背后,一方面来自于京东不断发展完善物流体系,另一方面是京东在不断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

根据7月12日国家邮政局通报的2018年第二季度快递服务的相关情况,在快递企业公众满意度方面,京东物流得分超过80分,排在第一阵营汇总,继续领跑行业。公开数据显示,京东物流已形成了中小件物流网、大件物流网和冷链物流网的三张网布局,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拥有515个大型仓库、总面积1090万平方米,完成了对全国行政区县100%的覆盖。拥有包含211限时达、次日达、京准达、京尊达、闪电送、长约达等产品的“配送全家桶”服务体系。

京东早期主营3C电子、大家电等产品,之后拓展至服装、日用百货等消费频次高的产品品类,再到后来的全品类发展。如今用户在京东上不仅可以购买到各个品类的实物商品,还可以买到机票、酒店、充话费等服务。

“在用户数量持续增长的同时,京东也在通过业务拓展不断满足用户各种各样的需求,提升用户对平台的依赖度和信任度。”京东方面说道。

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研室研究员北京中农服农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赵振营表示,京东保持高速增长也是其合纵连横战略的一个结果。近年来京东通过京X计划与国内一线互联网企业腾讯、百度、360、今日头条等签署了战略合作,在流量成本上升的情况下,京X计划对京东保持高速发展很有帮助。

开启新的增长曲线

在去年2月的京东集团2017年年会上,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刘强东正式对外公布了未来12年的战略。他表示,时代正在发生快速、剧烈的变化,未来的十年科技的进步速度将超过过去100年,在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四次商业革命来临之际,京东集团将坚定地朝着技术转型,把用技术将第一个12年建立的所有商业模式进行改造,打造一个包括智能商业、智能金融、智能保险业务在内的全球领先的智能商业体。

在2017年之前,京东的营收收入大部分来自核心的电商收入。2017年Q4京东营业收入1102亿元,同比增长38.7%。来自服务和其他的净营收为人民币100亿元(约合15亿美元),同比增长54.7%,占总营收比重的9.0%。2018年Q1,京东营业收入1001亿元,同比增长33.1%。净服务营收为86亿元人民币(约合14美元),同比增长60.0%,占到总营收比重的8.6%。从最近两个季度的财季数据来看,净服务营收的增速远高于营业收入的增速,也超过了电商业务的收入。

在零售整体增速放缓,以及京东科技逐渐积累成熟的背景下,京东提出了“无界零售”的概念,并开始从“科技零售”拓展至“零售科技”,由单轮驱动变为双轮驱动。

在今年“6·18”期间,刘强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首次对外阐述了京东新的增长曲线。刘强东表示:“过去十年是第一条曲线,现在进入第二条曲线,主要是新品类的成长,比如来自于健康、医疗、汽车、房产、服务和对外赋能;大概两三年之后,我们会进入第三条增长曲线,主要是以技术拉动和供应链服务作为核心的增长推动点。”

“前十年,京东已经布局覆盖了整个中国的物流体系或者供应链体系,下一个十年就是把这一套创新的供应链服务管理体系带到全世界,成为一个全球化的物流和供应链企业。”刘强东说道。

在发展的前期,京东持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物流建设、品类扩张、零售科技等。在各方面逐渐形成规模之后,京东的边际成本逐渐降低,开始逐渐实现盈利,到今年Q1京东已经实现了连续8个季度的盈利。

“我们会把京东自营积累的品控、供应链优势等赋能给京东平台上的17万第三方商家,帮助他们不断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从而获得效益的提升。”京东方面表示,另外京东无界零售战略还会对线下商家及合作伙伴等进行技术赋能。

如今,在深圳,一家“TCL&京东家电体验店”已经在营业,除了TCL等手机、智能硬件和小家电,还有手机壳、手机保护膜等第三方商家等手机周边产品和相关售后服务。在北京,一家能买衣服买玩具的家居卖场——曲美家居北京亚运村店集结了京东3000多个SKU。越来越多打通线上线下的购物场景正在落地到消费者的身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