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T温度控制器,不能控温怎么办?

常争


XMT温度控制器,不能控温怎么办?

答:XWT系列温控器属于智能自整定PID工业调节器。

XWT62X系列仪表是综合了许多新技术而研究制成的新一代智能自动调节温控器,温控器采用先进的微电脑芯片及技术,仅仅只需要通过面板按键设定变可以使仪表与各种温度传感器、变送器等等配套使用。


XWT系列温控器有智能PID控制计算法;

①P→比例带→在PlD调节中,输出控制量的大小与测量值和设定值之间的偏差成比例关系。

②I→积分时间→积分运算的目的是为了消除“静态误差”,只要偏差存在,积分作用就是将控制量向使偏差消除的方向移动,积分时间是表示积分的强度的单位,温控器设定的积分时间越短,它的积分作用越强。

③D→微分时间→积分的作用是对控制的结果的修正,动作响应速度较慢,微分的作用恰恰是为了消除积分的缺点而补充,微分作用是根据偏差产生的速度对输出量进行修正,使控制过程中尽快回到原来的控制状态,微分时间表示微分的强度单位,温控仪表设定的微分时间越长,表示仪表的微分作用对控制量的修正越强。(此处省略许多字)

就提问者所说的情况,说明你的XWT温控器只是简单的使用仪表的继电器J1或J2来实现对交流接触器线圈的控制,交流接触器的主触头接三相交流电至加热管。当温度到达设定值时,仪表的J1或J2没有释放开来,所以交流接触器一直吸合不放。

对于这种型号的温控器来说,你可以查看它的使用说明书。


这里简单的给你说一下,1~2号接线端子为交流220v电源输入端,3~4号接线端子为仪表的继电器J2端子,5~6接线端子为仪表的J1继电器控制端子,13~14~15为热电偶或热电阻输入端口,(其他7~8通讯变送,10~11主控输出端口,都不要管它)。按照下图接线接好,通电重新进入设置状态。

xMT系列仪表共分为三组参数,分别由三个密码锁存,用户输入不同的密码即可进入相应的参数设定组。

①进入功能参数组;自动控制状态→按SET键一次→显示PA55→输入密码0089→可以设定输入信号、显示量程、以及变送输出、控制输出方式等相关参数。

②进入工作参数组;自动控制状态下→按SET键一次→显示PA55→输入密码0036进入工作参数组→此时可以设定报警方式、PlD参数、以及与控制输出的相关参数。(你的温控器就是在这个区域设定时搞错了,请你找生产厂家索取你的温控器使用说明书,来对号入座,重新设置)

③进入控制参数组;自动控制状态下→按SET键一次→显示PA55→输入密码0001进入控制参数组→此时可以设定目标设定值、两个报警值和自整定启动开关。

实事求是的讲,对于智能温控器,必须懂得和充分了解仪表的各种代码,才能够把这种温控器玩转,对于刚刚接触智能温控器的初学者来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这里老编只能够点到为止。

知足常乐于上海2018.7.20


知足常乐98954541


温控器,就是一个简单的温度闭环回路,设定温度值,一般是通过面板给定的,然后实际温度值,通过热电偶或者热电阻这些测温元件检测出来,一般有PID和ON/OFF两种控制算法,辅助有高低温报警这些辅助继电器,不能控温,先要检查是不是温控器的输出不正常引起的,请关注:容济点火器

比如这样一个接线方法,在温度低于一定值的时候,中间那个继电器会吸合,220伏电直接施加在电热丝(负载)上加热,电热丝会发热,温度会慢慢上升;温度高于一定值的时候,中间那个继电器会断开,这样电热丝上不会通过电流,电热丝不会发热,温度会慢慢下降。

一般还有利用了上边这种报警继电器输出来连锁上边的中间继电器,这样高低温的时候会报警。

很多温控器,都带有报警输出设置功能,你先要根据对应说明书,判断是不是报警方式没有选择对,或者报警输出没有接对线等。

如果线是正常的,报警设定也是没有问题的,就要检查中间继电器输出是否正常,如果正常,不排除是发热丝烧断了,或者主回路电源不正常。

如果输出都不正常,可能是温控器本身烧了。


容济点火器


由于我不知道整体工艺流程。只能按照假设控制回路是完整并且完好的来抛砖引玉了!

假设前提1.温度传感器完好并可以稳定服役。

假设前提2.受温度控制器控制的作动器完好并可以稳定服役。

假设前提3.整个控制环路(如信号线缆及连接等)的完备性没有缺陷(或错误)。

不能控制温度,首先要查找原因。是硬件故障问题,还是组态不合适。

如何判断温度控制器硬件是否故障。使用信号发生器或回路校准仪逐一检查,确认。咨询温度控制器厂家技术支持,最终确认。最简单的是换个同型号的试试(这是最直接有效的)。如果温度控制器硬件故障,只能使用同型号过功能近似的替换了。

如何判断组态是否合适。参照温度控制器使用说明书,考察参数设置(组态)是否满足工艺流程的要求,调整组态并配合信号发生器(或回路校准仪)模拟工艺参数变化,观察问题是否解决。如果反复试验无果,请参照硬件故障的处理方法!

请记住,自查自纠很重要!取得厂家技术支持同样重要!

希望对你有点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