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暴雨误车经历告诉我:这三类人一定不能进团队

写在周末:

5月21日到5月27日是忙碌的一周,周五更是一日三城,又逢雷暴的恶劣天气,心里难免一阵阵委屈。这种情绪在最终晚上没能赶上从上海到杭州的火车、站在虹桥火车站南广场的电闪雷鸣倾盆暴雨中达到峰值。然而冷静下来,我发现这三个小时内经历的一切,让我更加明白团队中一定不能存在这三类人。

一次暴雨误车经历告诉我:这三类人一定不能进团队

1

对自己做错的事情毫无愧疚感

我知道周五晚高峰的延安高架一定很难走,更何况天气预报说有暴雨。按照活动流程我大概在7:20-7:30之间可以离开会场,所以我下午早早在某国有网约车平台预约了晚上7:20的车。

由于大雨,很多客人不能准时到场,我们的活动比预计推迟一些。我赶紧给预约师傅打电话说明我有可能比预计迟到5-10分钟,如果师傅到了电话我,我没接,那一定是在演讲,只要结束我就马上下来。师傅说不急,他在路上也有点堵,可能要到7:30。

我在电话里一再叮嘱师傅千万不要再晚了,因为我要赶8:44的车。但结果是,我在7:35的时候发现师父距离我还有十几分钟的距离,于是我又打电话过去。

对方的态度还挺好,说堵车,让我再等十几分钟。但是他在整个对话过程中并没有因他迟到了未按时接到乘客而感到愧疚。

说实话,长期以来我对那家公司的服务相对信赖,所以我才在最需要靠谱的时候选择了他们。但可惜最终我很失望,并不是因为他到底迟到了多长时间,而是因为他对于自己未能交付时漫不经心的态度。

其实在我们身边,这样的伙伴并不少。平时相处人也不错,做什么事情态度也挺好,但是却从没严肃地为结果负责过。很多结果在他那里都会变得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即使捅了篓子也无所谓,因为在他心中责任始终都不会变得更重要!

一次暴雨误车经历告诉我:这三类人一定不能进团队

2

业务技能不过关

由于司机严重迟到,我在和司机协商后取消了订单。我们很幸运地通过最近一个新出现的竞争者叫到了车。司机显然对业务还不太熟练,比预估时间晚了不少,看着他绕来绕去找路总算是来到了上海这个名气不小的酒店门口接上了我们,总算是长舒了一口气。

可惜这口气舒早了。开得慢就不说了,最终去出发层的时候还差点走错路,那一刻我也终于可以死心了,这火车是肯定赶不上了。

记得有很多关于领导力和组织建设的文章里都提到了“小白兔”和“野狗”。我们都知道那些乖巧的“小白兔”带给团队的负面影响更大,所以对于那些能力平平且在得到帮助指导后,依然看不到未来可能性的,就不要浪费这个时间。不要指望平庸的人可以突然在某一天创造奇迹,更不要指望自己和一群比自己弱的人工作才是最安全的!

3

不诚实、不负责、信口胡说

我被那个不够专业的司机放在了广场边,结果放眼望去,那里的进站口一个都没开。

我站在那里感受着一个又一个炸雷,看着放佛从天空泼下来的雨,欲哭无泪。我向前走着,走到一个能进站的入口,收拾一下狼狈的自己。

想起还有一张已经开走却没能上去的火车票在身上,于是就去退票。排了半天队,总算是轮到了我,人家说退不了。我问为什么,人家说车开了就不退了。

我灰溜溜地走出队伍,想去旁边窗口咨询一下。我刚说我想问下退票的事情,对方直接要走了我的纸质票和身份证,二话不说把票退了。

说实话,我到现在也不清楚这其中具体的规则。但我想说作为一个窗口服务工作者,态度与业务就代表了团队的整体形象和水平。

退一张不到100元的火车票,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太明显的影响,但是对于那些打工探亲者来说,可能每一分钱都是省吃俭用攒出来的,你凭什么可以胡说八道、不负责任?

最终,我还是很幸运地打到了一辆最近饱受争议的“顺风车”,这也是我人生第一次经历没赶上火车、第一次体验顺风车还是跨省顺风车,但旅程比我想象得愉悦得多,也让我思考了很多。

每天我们都会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和事,而这些表面的偶然都有背后的必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