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饵要雾化,为啥结果会大不同!

台钓开饵时,钓友们都会考虑饵料的雾化这个问题,是不是一定所有的情况都要求饵料有相当好的雾化状态呢?其实不然,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钓饵要雾化,为啥结果会大不同!

一是在密度较大的水域垂钓的时候一定要慎用雾化这把双刃剑。快鱼重雾化,这是必须的。但高密度塘打几竿就开始上鱼,甚至第一竿就开始中鱼。这个时候饵料雾化的太快,随着进窝的鱼的数量的增多,雾化的细小颗粒刺激它们越来越兴奋,浮标的语言会越来越丰富。 这会给我们抓入口信号带来很大困难,而且太容易乱窝。有的时候要放好几口才会抓到吃口而浪费有限的时间,这就不如直接在开饵的时候少些雾化,控制进窝的鱼的数量,以保证一定的节奏频率来钓取。

二是在钓猾鱼的时候要慎用雾化。猾鱼对饵的警惕性导致它们的涮饵现象非常的严重。它们不是不吃饵,只是因为多次的钓放使它们对饵的形态,运动状态以及饵入水后的雾化脱落状况都很了解并有一定的记忆,所以越是雾化好的饵进水后它们就越警觉,是想吃,但冲过来一看见那种熟悉的细小颗粒飘落的状态,就马上会反应到有危险。它们知道该怎样才能吃到饵料,就会使出它们所有的招数来冲散钓饵,然后再吃掉散落的钓饵。这时我们的浮标是大起大落,跳动不停。虽然通过相应的调钓可以控制这种情况,但还是少用雾化,让饵入水后饵团比较规整,周围少有些细小的颗粒,这样猾鱼过来吃饵的时候只能张口吃钩上的饵团,这时的入口信号会真实。

钓饵要雾化,为啥结果会大不同!

三是在小鱼中钓大鱼的时候,小鱼因为口小和天生的习性,对细小颗粒和雾状区域非常敏感,特别是白条一类的小鱼,发现飘动散落的小颗粒是穷追不舍,而且体力之充沛着实让人感到这大自然的活力所在!这时只有尽量的不引起它们的注意,把饵做的粘些,不要雾化,直接到底,等待大鱼的光临了。如果此种情况下饵料雾化太好,是难以钓到目标鱼的。

钓饵要雾化,为啥结果会大不同!

四是钓鲤鱼等大物鱼的时候,开始做窝时饵有一定的雾化还是蛮有用的,一旦鱼进窝后,饵料再持续的强雾化,鲤鱼等大物鱼往往会因为所处环境周围状况的突然改变而停口。甚至会改变食性,也会积聚在钩饵周围吸食细小的雾化颗粒,这点相信好多钓友都遇到过,好多时候窝里有鱼星,就是无鱼上钩。这时只有等窝点里的雾化颗粒被鱼吸散或随水流飘走,才会又有鱼问钩,那么我们此刻要做的是改变钓饵的状态,软粘增强适口性但不要雾化,以饵的下落动态来引鱼吃饵。

五是饵料的雾化要针对垂钓的鱼种来定,如钓鲢鳙时,就要求饵有一个好的雾化性,这是根据鲢鳙鱼滤食性特点来定的。

所以说饵料雾化有何利弊,要根据鱼情来做出判断,再相应的搭配饵料才是最高明的!就象钓鱼小药一样,用好了上鱼连连,用不好加多了,死窝一个。


分享到:


相關文章: